程红兵|上海金瑞学校
“好的学校,面向未来”,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可能是我们的学校要有一个战略思考:面向未来,学校应该怎样前瞻性地看社会的发展走向?我们该如何规划学校的未来?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其实每一位校长、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开发了许多课程,那什么样的课程是最好的课程呢?可能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上了很多课,有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那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呢?这些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
好的学校应是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和谐统一。东方教育有东方教育的优势,就如杭州的很多学校都体现了务实、高效的精神特质,其中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在办学过程中刻苦努力,把一所落后学校提升为非常优质的学校。同时,西方教育也有它的优势,当然问题也很多。相对来讲,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广博,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性、独立性、实践能力;而东方教育则特别注重逻辑思维、知识深度,重视理论,强调系统规范、品德培养。因此,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有机整合可能是一所好学校非常重要的标志。换言之,一“横”(西方模式)加一“竖”(东方模式),可以组成一个T型人才模型,这个T型人才模型应该是最佳的人才模型。
好的教育应注重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统一。过去,我们特别强调人的社会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强调人的个性化。其实,这二者都不可或缺。如果过分强调个性化,容易走向极端的精致的个人主义,这是大家所不愿意接受的;如果过于强调人的所谓社会化,人的基本个性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这同样也是不对的。例如杭州天杭教育集团,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大量供不同学段学生选择的课程,这就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的理念。规范与选择二者不可或缺,没有规范不行,没有选择也不行。
好的课程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学校开发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要水乳交融地贯穿人文思想的精华。所以,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二者不可偏废,所有的科学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教育就像空气养人,这个空气就是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管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以人为本,没有人与人的互相关怀,所谓科学管理也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好的课堂应是思维启迪与文化浸润的和谐统一。好的课堂一定是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它着眼于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一堂课如果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无论你采取什么模式,无论你采取什么范式,都是有问题的。除此之外,好的课堂要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某种文化,并使该文化浸润在课堂之中。它是开阔的,也是纵深的。
好的学校,面向未来。人类是一种会思考未来的生物。要探讨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肯定要思考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有人持有很极端的观点:未来20 年,现在60%的职业将消失。那今天的教育到底该干什么?今天的教育到底如何为学生的明天服务?
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和著名记者杰夫·豪在其著作《爆裂》中总结了未来世界的三大趋势:一是不对称性,二是复杂性,三是不确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我们在当今社会基本已经能够感受到。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经说,21 世纪最重要的产品不再是工厂、车辆、武器,而是人体、大脑、思维。当前,众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将目光聚焦在了学校教育上,因为他们发现今天的学校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今天的教育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2019年,我到美国访问,只访问了一个城市纽约,只看一个类型的学校,即创新型学校。我看了五所创新型学校,发现学校里的不少教师原来都不是当教师的,校长原来也都不是当校长的,但他们办起了学校,用全新的课程体系来办学校,居然赢得了美国白领精英阶层的高度追捧。没当过一天校长的人来办学校,没做过一天教师的人来办学校,居然把学校办好了。他们面向未来,关注到学校需要做大量的改革和革新,但这很难的是指望今天的学校、今天的教师完成。
所以杜威一百多年前讲的这句话或许放在今天仍然有意义:“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来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剥夺了他们的明天。”教育的变革已迫在眉睫。昨天的教育模式包括昨天的培养目标、昨天的概念体系、昨天的课程范式、昨天的技术手段、昨天的教学方式等等。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昨天的情况之下,那怎么带领我们的学生走向未来?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一名有价值思想的校长、一名有价值追求的教师,需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思考我们今天应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创新。
第一,未来社会需要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的一个巨大挑战。我们看各种文件、各种报告、各种数据,都十分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问题。
李克强总理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时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很多产业技术瓶颈主要在于原始创新薄弱。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立足现实,决不能错过这个时机。
科技界、社会各界精英都在反思科技无根的原因在哪里。何以无根?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科学原因,也有文化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育原因……我们的教师、校长,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不是做过很有意义的探索?这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何以无根?缺乏对原创的尊重,热衷于模仿复制粘贴;对科学内在兴趣越来越淡,对外在名利越来越浓;思维格式化越来越严重,想象力创造力普遍缺失;深度思考、哲学思辨的缺失……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本身是科学家,又来当师范大学校长,他的反思很有深度。他说:“教育最大的危机,是教育质量支撑不了国家对创新的需求。”我们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但是满足不了创新的需求。他说:“创新的载体是创造性人才,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思维教育应该超越知识和技能,而我们的学生如果从小学思维就僵化了,还怎么创新?
基于多重思考,上海金瑞学校开设了超学科的智慧思维课程。在小学阶段,开设儿童哲学课程:培养“天问”的思维习惯。在初中阶段开设逻辑思维课程:培养思维方法与规范。在高中阶段,开设审辩思维课程:培养创新性批判思维。儿童哲学课程,旨在培养孩子“天问”的思维品质,就是让孩子向自然、向社会、向人生、向世界去发问。逻辑思维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掌握思维的规律、思维的方法。审辩思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二年一体化办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整体设计课程。我们试图从这个意义上去突破,做一点有意义的尝试。
这其中特别要注意“反常识”思维。几乎所有的教师、校长经常会讲要尊重常识,但问题还有另外一面,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反常识思维。换言之,创新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打破常识。
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21 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即重要的软实力,第一个就是创新思维,第二个是批判性思维,第三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个是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有没有好的方式?如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历史老师魏勇给学生上“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他先放了一段站在美国人立场拍的纪录片。站在美国人的立场,抗税是有理的。历史教师要讲清楚“抗税有礼,美国独立战争因此爆发”这一知识点。但这还不够,魏老师接下来又放了另外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站在英国人立场拍的。英国人认为,美国必须向我们交税,你是我们的属地,你敢不交税,打你没商量。一个历史现象,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同时涌进学生的脑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判断一堂课好不好,要看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说:“一个人同时拥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前面魏勇老师的课例,就是引导学生不是简单地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也不是简单地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是为学生提供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对于怎么激活学生的思维,很多教师是有办法、有经验的。
这种看似矛盾的思维模式,无法通过言语来直接传导。教师须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没有标准答案又有限制条件的开放型项目”,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在不断求真求善求美中前行。
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放在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能让学生走进教室就必须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未来社会需要创意想象。
当今社会,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
一个国家,要么是高创新,要么是低创新,只有这两种可能。所以,正如波德莱尔所说:“没有想象力,一切官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
创新源于想象力,那想象力贫乏,与教学有关吗?
学校的标准化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的程式化,而思维的程式化是想象力贫乏的关键所在。未来胜任力的关键在于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想象力。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育优秀的“记忆者”,而在于培育出色的“思考者与探究者”。
儿童是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的。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是最有灵感、最敏捷的一群人,他们最富有想象力。对此,我们要通过课程范式、教学范式去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例如,我们学校开设的超学科创意想象课程,小学阶段开设的是“创意绘画”,它以绘画为主来表达创意。这门课程不在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在于引导学生把关于社会、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初中阶段开设的是“创意写作”。这门课程也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在于引导学生把想象中的美好东西通过文字等外化出来。高中阶段开设的是“创意建模”。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把美好的想象用模型做出来,比如未来的学校、未来的社区、未来的医院等。
第三,未来社会需要知识的整合运用。
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技术的整体性突破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毫无疑问,这个变革是非常明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知识的理解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何为知识?我们脑海当中关于知识的概念,第一反应是,教师讲的就是知识,学生上课学的就是知识,教材里的东西就是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我们对知识概念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讲到,知识还包括你对知识的理解、你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你面对知识的态度和价值观。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处理后的数据是信息,未经处理的数据不叫信息;处理后的信息叫知识,未经处理的信息不叫知识;处理后的知识叫智慧,未经处理的知识不叫智慧。换言之,一线的校长、教师不能仅仅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看看这个社会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还在津津乐道昨天熟悉的那几样东西,你怎么教出面向未来的学生?
整合的知识才是力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需要调整一下,整合的知识才是力量,一般的知识不能产生力量。在信息化社会里,碎片化堆积状态的知识不再是力量,不可能产生力量,所以整合非常重要。
知识整合已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应特别强调概念间的关联、信息的分类整合、知识的有效迁移及结构化处理。其中的结构化处理,要求教师、校长有结构化的头脑、结构化的思维。
学习者必须进入真实的情境。教师必须把学生带到真实情境中去,以使学生获得有益的启发。从进步主义的教育思想出发,所谓“学力”指的是从现实中学习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而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习得。所以走进现场,学生会获得很多感受。经历即财富,体验即学习。
美国学者戴尔提出“经验塔”的理论,他说:“凡是学生用其全部感官来亲自参与的直接经验与活动,他们都有很高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且在亲身经验中自行发现科学知识,建构正确概念。”这样做的目的在哪里?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学生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要知道知识系统,还要关注复杂的社会系统;不仅要提高解题能力,还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科能力,还要提高综合素养;不仅要关注分数,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学习。所以,跨学科整合成为当下的基本共识,我们要扎扎实实把它做好。
可以运用的知识才有力量。知识如果不能被运用,就是死的知识。知识不应该是死的,应该是活的,只有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有体验支撑的、能够基于证据作出自己回答的知识才是智慧,即基于反思、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智慧。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论。卢梭几百年前说的话在今天依然适用:“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是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需要记住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