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勇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物理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两面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就学与教、理与练、表与里进行教学磨合,教师就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层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适切性的有效手段,对高中物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高中物理课程为基础的风格分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逻辑辨析能力进行教学设计,这种交流与合作,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存在风格差异,在学生的偏好时段内进行贴合学生记忆规律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时段,有的人喜欢在清晨进行高强度记忆,有的人在下午,有的人则是在晚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教师敏感地把握这些个性化区别,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自主教学安排.例如对于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在预习环节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学生自身有比较习惯在晚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晚自习完成了白天的作业之后就可以进行预习,睡前进行当天内容的回顾和总结,第二天早上大脑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复习和预习的结合,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最好的记忆时间,并且能够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增强个人的时间概念,培养慎独素质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楞次定律”的基础上,推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已知的楞次定律的推理原理,教材引入线圈组成的闭合电路题目来进行推断,将这个推理过程进行不断的推演,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两种定律之间存在联系的深度思考,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在思维风格上,有的学生思维较为跳脱,喜欢快速做出回应,缺乏深入思考和理性判断,而有的学生则更加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深度思考,强调知识的有序性,对于两种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协调教学节奏,帮助学生扬长避短,逐渐平衡个人风格与思维逻辑的矛盾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思维风格与学生个体的性格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很多学生属于动觉型,有的则属于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更加善于主动探索、深入挖掘,也能够有效带动学生集体开展积极的思考,提升探究热情.
例如,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课为例,将几何坐标系与运动轨迹的分析相结合,演示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进行尝试.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之后,教师可以让想要尝试的学生自己动手将蜡块装入玻璃管中,并记录蜡块移动与玻璃管移动的距离,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运算,并最终得出“蜡块是沿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的结论.以此为基础,全体学生都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的过程,并能够跟进思考,触类旁通,在今后运动合成与分解的题目中,可以自主推演出曲面运动轨迹的推演过程,丰富自己的思维架构.
物理知识看似零散,其实都是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的,就好像学生之间的风格差异,看似各有不同,却都存在着互补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能够充分结合物理学的系统性、实践性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个性化发展,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协同促进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发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结合当下网络科技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尝试.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章节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难、易水平的课后作业划分,在难的习题部分可以让学生试着从牛顿的思路出发,从“苹果落地”的过程开始推理,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推演,这个推演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充实学生的思维架构和理论深度,提高学生应对不同题型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知识的学习依赖记忆,理科学习与文科学习在记忆的点上存在不同,学生个体在记忆方式上也存在这方面的差别.有的学生偏向于“点”性记忆,比较注重斟字酌句的细节记忆,而有的学生则注重整体意思的把控,忽略细节方面的记忆.物理的学习较为倾向与整体概念的把握,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对一些小细节的区别有所把控,例如对于运动定律的记忆,既要对定律的公式有一个准确的记忆,又要对公式中变量的性质、区域有一个准确地把控.
学生的物理基础情况不同,对不同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强度和高度都不同,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适切性,需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风格.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有的学生审题能力有限,有的学生学习活动局限在教室之内效率不高,有的学生同样的问题反复出错,概念知识点等混淆无法厘清,或者自己大小知识盲区的能力不足等等.教师要提高教学适切性就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痛点”和“痒点”入手,将学生根据不同算的指标和标准进行简单区分,分析不同的学习需求风格以提高教学适切性.例如对于在教室进行书面知识学习效率不够高的普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学习地点和范围扩大.
如在讲解电路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学校或者教室里的电路分布和连接状态,引导学生画出学校、教室或者家里的电路简图,以此刺激学生对于知识的反应,使学习和生活增加一些乐趣,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和实用性知识学习的需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能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在日常物理教学工作中,综合各类学生方式方法的需求,就需要教师开放教学思路,包容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偏好,丰富学习方式方法.有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方法都有尝试的兴趣,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和风格.而有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的学习个性较少,更适宜与跟随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如有的学生更偏好于实践类、探究类的学习,可以从实践探究方案设计环节、实践探究环节、总结环节到反思环节全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对实践探究相关知识有整体的、紧凑的认知,在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浮力计算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测量不同情况下物体浮力计算相关数据来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促进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有的学生更适合在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活动中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小组活动.例如在探究错题的原因和正确解法时,可以运用小组活动,发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解决相关错题.对于错题的整理,有的学生更偏好错题集的整理,在经典错题的附近标注相关知识点.有的学生更偏好采用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主题相关知识点或单元知识点等等,在知识点旁或下层分支补充经典题目.如思维导图梳理中“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的下层接“曲线运动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等等,就可以在下层分支中的“曲线运动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旁添加对应的错题或经典题目.
如“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要渡过一条宽为60m的长直河道,水的流速为4m/s,要使船渡过河最小的位移是____.”该题目考查的就是小船在过河过程中受到的力,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标注该题目,并将该题目与的解题过程大致进行梳理.如“船头与水流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渡河合速小于7m/s,静水船速与合速度垂直时船的位移最小,sinθ=3/4=60m/xmin”学生简要梳理解题过程,可以为思维导图中的重要知识点做说明和示例,在最短时间内联想知识点的相关运用,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物理许多题目有多种解法,不同学生具体学情不同,而基础扎实、各部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不止一种解题方法,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解题喜好来选择解题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深化解题思路,多种知识点综合运用.在讲解题目或者对刚学的知识进行例题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来开阔学生的解题视野,通过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而开发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如果基础不够扎实,后期的学习也会较为吃力,对于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物理学习就更具难度,需要其及时做出调整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风格差异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取长补短,规避死穴,突破瓶颈,从更加科学、便捷的角度去看待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时,物理学科与数学、化学等其他理科门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学科联系,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学生从长远考虑进行学科知识间的联想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架构的建立,最终实现物理教学适切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