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春艳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文本内容,还能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材十分重视提问教学,从低年级学习问号开始,逐渐安排学生学习提问。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提问为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将“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思考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的要求是隐含在课堂提问中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来的。
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唤醒、鼓舞和激励学生投入学习,标志着教学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其中激励是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因此激励不仅用于表扬学生,还可以用于提出问题,激励式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和谐发展。课堂上的激励式提问,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如“回答下面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有发现的眼睛,还要有会思考的大脑,这个问题是……”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是一篇充满情趣的科学童话,在讲述小蝌蚪经过鲤鱼和乌龟的帮助找到妈妈的过程中还体现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情形。这样的故事学生不仅爱读,还爱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在认真倾听中让学生自己通过认真读课文去寻找答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思考,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在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后,教师提出激励性的问题:“从提出的问题和互相解决问题看,大家学习非常认真。下面老师也提一个问题:‘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自己再长出来,小蝌蚪的尾巴也不见了,会再长出来吗?为什么?’大家回答之前,认真读课文,还需要看你有没有敏锐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得靠自己思考。对此,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首先,看看哪位学生能从课文中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学生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发现,小蝌蚪长长的尾巴是用来游泳的。其次,让学生看看小蝌蚪在尾巴逐渐消失的同时,身体上多了什么。学生通过读课文已经知道小蝌蚪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就变成青蛙了。最后,让学生思考青蛙的四条腿有哪些作用。学生讨论后认为,青蛙的四条腿既可以在岸上用来行走、跳跃,又可以在水中进行划水、游泳,这样一来,那逐渐消失的尾巴对青蛙来说就没有任何作用了,自然无须再长出来了。这样,在教师激励性问题的推进下,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打开,最终获得了问题的答案。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通常用于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情境式提问,就能让学生以提问为学习支架,开展探究性学习。情境常常由情节、场景、画面等构成,这些具体直观的内容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乡下人家》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展现乡下人家一幅幅鲜明朴实、风趣别致的风景图和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景图,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课文所描写的乡下人家是几十年前的情形,而且主要是写屋外的情形。时代飞速发展,现在的农村见不到课文中描写的情形了,但我们可以关注屋内的情形,来体现乡下人家的现代生活气息,想一想:抓住哪个关键词进行介绍或描写,能够体现一个乡下人怎样的感情?”这样的创设情境提问,虽然跳跃感强了一些,但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抓住“现代乡下人”这一关键词,通过对自己或村里人家屋内设施的介绍、描写,表达出现代生活给乡村人们带来的便捷。不同的学生从自己的关注角度出发,在想象中表达自己对当下乡村人家富裕、喜庆、红火、自在的生活的热爱,在互相碰撞中更是开启了“我家的现代生活”大比拼。既能够与城里人一样享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又能享受绿水青山中的田园风光,实在像人间天堂一样。这种对乡村生活全新的情感体验,完全得益于创设情境提问带来的思维碰撞,才使学生迁移课文中学到的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在启发式提问中,教师不以命令方式而以沟通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式提问总是由“疑”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解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问越多,教师才能从中捕捉到对学生具有真正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在与多方对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花钟》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在理解这样的表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概括有什么要求?借助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是不是直接用关键语句表达?只有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学生才能在学习具体课文中找到学习目标。“概括”的释义有多项,但具体到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一语境中,概括的要求就是简明扼要。这样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显然是指把关键语句的意思简明扼要地说出来。之后再来看课文中间的泡泡提示语“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和课后练习2的要求“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对此,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找到两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不难,难的是两个关键语句本身表达方式不一样,如何概括才好呢?”受此启发,学生需要回到两个关键语句中,看看它们与概括大意之间的距离,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学生会发现第1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明显不够简明扼要,需要进行删减,最后留下“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很明显这是一个问句,自然不适合直接用于概括大意,需要改写成陈述句,最后形成“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是有原因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学生自主学习常常局限于文本字面上的内容,对于文本内涵的领悟与把握,教师应设计延伸式的问题进行引领。这种延伸式问题需要寻求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进而找出学生感兴趣且与课文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在充分关注课堂生成资源中敏锐地把握源于学生又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关键问题,使学生在拓展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读过安徒生的这一篇童话后,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都十分同情,教师如果顺势设计延伸式提问:“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如何对待她呢?”并拓展阅读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获奖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请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由此,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打开思路,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答案。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开展提问时,应尽量避开那种简单的是非问答形式,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促使学生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进入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