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兽医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12-31 09:10:27郝小利杨奕商绍彬
科教导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免疫学创新型实验课

郝小利,杨奕*,商绍彬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需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学资源,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兽医的传统职责是保障动物健康安全,此外,还在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人畜共患病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应对抗生素耐药等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强的兽医专业人才,对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兽医免疫学是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认识动物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免疫应答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动物病原的免疫特性,研制和开发相关生物制品,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2]。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兽医免疫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本文以兽医免疫学的实验课教学为例,探讨了在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方案。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兽医免疫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方面

与兽医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兽医免疫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抽象、逻辑性更强、概念更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理解。如教师以传统模式授课,学生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并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继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因为兴趣不足,不会进行课前预习,加之自身理论知识基础的薄弱,不能立即将书本知识和现场实验教学相糅合,致其处于“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状态,最终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此外,实验教学通常以班级为单位,但班级人数众多,每位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有限,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印象不深。因此,仅靠课堂上所教、所学、所见,难以充分掌握实验要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后敷衍性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对教学内容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导致对所学内容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1.2 教师方面

兽医免疫学基础研究日益深入,而教师使用的教材内容还相对陈旧,很多新的理论和技术未及时更新和补充,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本课程前沿的最新理论知识。目前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传统的兽医免疫学实验通常按照“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实验课所需仪器和试剂等都是教辅人员提前准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甚至提前为学生完成部分实验。学生上课时只需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无须自主设计,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理论课,实验教学课时更少,成绩占比较低,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另外,为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很少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则更少。同时,教师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无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1.3 教学条件方面

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目前,还有很多教学实验室条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一定距离。首先,教学实验室规划不科学,功能不够完善。例如,实验室没有具体分区,同一区域进行多种实验,容易形成交叉污染。其次,对教学实验室硬件投入不足,导致实验设备和材料跟不上免疫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比如开展新型免疫技术需要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等仪器来完成,但往往这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实验室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学生探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需求,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实践能力培养。尽管一些实验室购买了先进仪器设备,但未实现有效共享,难以应用在教学上。最后,不注重提升实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教辅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要求。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兽医免疫学实验课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优化授课内容,丰富学生知识面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4]。为顺应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创新型兽医人才的要求,在实验教学内容布局上结合思政育人,在课堂上挖掘兽医免疫学实验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免疫学技术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面对免疫学新理论的不断涌现,兽医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和扩充。考虑到课时的限制,需要精选课堂实验内容,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教学大纲规定实验项目,还需要紧跟免疫学前沿,将最新的免疫学技术融入教学中。

结合当前生产实践,引入免疫学技术在动物重大疫病监测与诊断中的案例,如讲解非洲猪瘟病毒抗原检测试纸条可以早期快速检测养殖场中非洲猪瘟发生情况,有助于人们解决非洲猪瘟病毒早期预警和防控等方面的实际问题[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拓展课堂之外的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网络资源信息,包括免疫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国际一流大学的原版英文教材、国内外优秀网络课程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免疫学新知识和更多现代免疫学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知识面。

2.2 创新授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为顺应学科发展要求,满足创新型兽医人才培养需求,要求我们改善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其中教师选择的授课方式是其成败的关键。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笔者从以下几点探讨创新授课模式。

实验课开始前,将授课内容以及实验操作视频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而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实验操作、探讨问题、解答疑问等。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实验所需的仪器、耗材和试剂等,学生自主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文献资料,初步认知相关知识。学生在经历课前学习和实验准备过程各个细节后,会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这种将实验课主动权还原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对于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需要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的严谨态度和科研素养。

实验课进行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实验课教学,围绕实践技能和核心内容制作Flash动画、操作视频、虚拟影像(Virtual Reality,VR)等,将复杂、抽象的免疫学技术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鼓励教师采用其他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示实验要领,如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师应当认真观看学生的实验操作,现场指导、随机提问,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操作不当的及时给予纠正,重点讲解实验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启发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验课堂上,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同时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判定。对结果存在偏差的小组,要求其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另外,根据上课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科技前沿或生产实践布置案例思考题并要求学生结合本次上课内容和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的详细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以及思考题在下次实验课之前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最后,要求学生对照标准实验操作视频进一步巩固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包括解答实验课上遇到的疑问、纠正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实验要领,提高教学质量。

2.3 调整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考核可检查和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实验课的考核不仅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考核,更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考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实验操作、随堂测试、课后思考题和实验报告,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兽医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应当跟踪和记录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并进行打分作为实验操作成绩。随堂测试学生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判定提出自己见解。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有的实验侧重于操作方法,有的侧重于现象观察,有的侧重于结果及分析,多数则兼而有之。应根据实验类型,选用合适的报告格式,可以是一般实验报告,也可以是仿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应当附原始实验记录,尤其是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应紧扣结果联系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述,忌抄袭和编造数据。另外,实验报告中也要体现教师课堂布置的思考题。将所有考核项目的成绩纳入到期末成绩中,增加实验课在兽医免疫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2.4 改善授课条件,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教学资源是提升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和学院教学机构应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建立科学的兽医免疫学教学实验室,创建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效果测试平台、共享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为创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在更新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同时,及时配置实验室基本硬件设施,包括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满足教师的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师资力量是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学团队应当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并配置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好的实验室辅助人员。团队教师成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时常参加教学培训,更新教学方法,投入时间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同时,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过硬的创新型兽医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兽医免疫学”在兽医专业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是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型兽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兽医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本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为培养适应兽医专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免疫学创新型实验课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 13:24:26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4年4期)2014-12-19 1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