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正确导向与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

2022-12-31 08:00张丽峰王家伦
中学语文 2022年32期
关键词:当堂游记课程标准

张丽峰 王家伦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一直为语文圈内外诟病。有人将之归咎于语文教学过于关注“工具性”,有人将之归咎于语文教学过于关注“人文性”。其实,教学评价的导向正确与否、教学目标的设置合理与否,才是最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教学评价的误导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有着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尤其是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导向功能。然而,现实中的一些语文教学评价是如何体现这种导向功能的呢?

1.盲目追求教学的深度

当“深度学习”走进语文教学的视野,追求教学的深度似乎成了教学评价的主要指向。于是,“好课”就有了颇为“具体”的要求。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评价主要指向教师。“文本挖掘有多深,语文教学就能走得多远”一度成了大众化的追求。“好课”与“孬课”的区别标准就成了文本是否挖掘到了人所未知,是否“突破”了“教参”的束缚,是否真正意义上挖掘到了“作者本意”。于是,一些按课标要求、教材定位和学生实际的“深文浅教”的语文课,甚至就成了“亵渎经典”“暴殄天物”。不知这样的提出者与执行者是否研究过课程标准的规范,尤其是否注意到教材体系的定位。如此的“超标”要求,有必要吗?其结果,必然是教师,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平民”教师陷入云里雾里。

就写作教学而言,教学评价主要指向学生。有人经常拿文学创作与“满分作文”来要求学生,岂不知优秀文学家和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自有其主观与客观的规律,岂不知所谓的“满分作文”大多经不起推敲,且很可能经过选编者的刻意包装?这些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学生而言,是空中楼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

2.盲目追赶教学的时髦

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新的概念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教学评价亦步亦趋,不断地指向那个“新”。

其一,浮在单元整合与重构的表面。除传统的深挖,又出现盲目的单元整合与重构的单元整体教学,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比如,从教材体系可知统编初中教材八下第五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写法的多样性;感知文章所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揣摩品味语言,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这是很清晰的单元指向,但是有人偏要趋新追赶“时髦”而弃之不顾。有老师执教该单元,开展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有限的一课时内,列表梳理四篇课文中所至、所见、所感的游记要素;自主择取单元中最美的一篇游记,为其拟写一段150 字左右的推荐词;根据提供的校园视频,小组合作绘制一份有关校园一游的写作思维导图。课后作业则是勾连到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游记。如此“单元整体教学”,一是教学目标杂糅不清,实难达成。知悉游记文体的要素,拟写最美游记推荐词,绘制校园一游思维导图。看似读写结合,层层递进,实则“梳理游记要素”“拟写推荐词”“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指向不一。二是容量大,教学流程复杂化。对于学生而言,恐力所不逮。况且单元的几篇游记写法各有千秋,也实难评判高下。三是可能湮没教材既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其中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必要的揣摩、涵泳,在如此迅疾的教学环节转换中,几乎消逝殆尽。

事实上最后的当堂反馈,学生呈现的“校园一游写作思维导图”大都以说明介绍为主,这与本单元所学“游记”的文体特质,有着明显差异。理想的单元整体教学应该“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设计单元学习的大任务和连贯的学习过程,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上述单元整体教学没有把单元关键教学点融会打通,没有通过整合重构,真正实现单元“核心概念”的理解和纵深迁移。

其二,失真的情境与任务。在“生本”理念的驱使下,一度以课堂学生的活动程度作为教学评价的中心,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课堂:铃响后,教师问学生“是否该上课了”,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喜欢哪篇课文老师就讲哪篇课文,你们喜欢什么方法老师就用什么方法。”于是,课堂中一片混乱,普遍碎问碎答,貌似活动频繁,实则效果甚微。如今,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又成了时髦。好的情境任务有利于在解决问题中进阶迁移,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历练。殊不知情境有真伪,任务驱动有正向和反向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有老师创设情境任务:菲利普一家从哲尔赛岛归来,请你以菲利普夫妇的身份,发一条朋友圈。试想菲利普夫妇发财梦幻灭,对于勒避犹不及,又怎么会在朋友圈“广而告之”?如是情境创设与情节逻辑、人物性格、小说旨归相去甚远,对学习认知只有负面作用。情境任务只是手段,确保学习质量才是目的。不妨这样创设:现在把《我的叔叔于勒》拍摄成影片:1.你是编剧,怎样向演员简介剧情?2.你是导演,如何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3.你是摄影,需要布置哪些背景,设计哪几个特写?4.你是演员,如何读好台词对白?5.你是剧务,准备哪些必要的道具?情境任务合理恰切,才有助于“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

二、教学评价的正确导向——学生是否“当堂有所得”

就教学评价而言,专注于教师怎么教,或专注于学生怎么学,这些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出发的维度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必须将学生所得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首位”。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差异,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能使学生“学会”的就是“优”,不能使学生学会的就是“劣”。既然这样,应该从哪些方面确定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呢?

1.教学活动必须置于课程标准之下

教学活动必须置于课程标准之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所以,是否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必须是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

其一,就阅读教学而言,如果问阅读某一个文本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会千奇百怪,在“了解文本中心意思”“理解作者观点”之外,会有“了解作者人生”的,会有“了解文化内涵”的,甚至有人会说为了掌握“作者的本意”。其实,阅读目的必须从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出发,更应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

其二,就作文教学而言,如果问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也会千奇百怪,会有“培养作家”的,会有“努力达到满分作文”的。其实,应该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某些“点”,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才是最重要的。

2.教学评价应指向学生的“当堂有得”

就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言,绝非一日之功;但是,就某一个小的知识“点”而言,如“卒章显志”,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当堂学会。“课堂的必要职能是‘即时有效’,辅助职能是‘以后有用’”。践行这种“当堂学会”的观点,就是对量变与质变规律的运用,就是将语文教学化繁为简,就是一般的“平民”语文教师都能做轻松做到的“语文正道”。如果教学评价能指向学生的“当堂有得”,那么,语文教学就能走上正途。有老师用群文阅读的方法上示范课,归纳统编初中教材七上若干课文中对比结构的几种形式,然后学生当堂作文,并在自己的文后写下“我用了……的对比方法”。再根据学生的当堂反馈情况进行有具体要求的升格,最后效果自然是明显的。实际上,这是用“当堂检测”“反馈升格”的方法做教学评价的,这种脚踏实地、促进教学的评价才是真正有效的评价。

三、“当堂有得”的关键——目标设置的合理

认识到学生“当堂学会”的重要性,就能够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指向学生得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也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那么,确定“当堂学生所得”的“硬件”是什么呢?这就是务实的课堂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异同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认清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国家教育机构制订的总目标。一般来说,比较抽象,这个我们从国家颁布的几份课程标准中就能得知。课堂教学目标是授课教师制订的,一般来说,比较具体,看得见摸得着,也就是一堂课下来能够达成的。然而,一些“优质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却大而抽象得能吓人一跳。只要随便一查,就能发现大批玄而又玄的所谓的“优秀教案”的“课堂教学目标”大而失当,缺乏针对性。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就是量的积累的具体实施,而无数个务实的课堂教学目标相加,就能达成课程总目标。所以说,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语言运用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回避那种随意衍生所谓“教学目标”的倾向。

2.贪多嚼不烂,“一课一得”之必须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考虑到“一课一得”(这个“一得”指“一对”,即文道各一),既然制订了这对目标,一堂课的时时处处包括课堂导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都得紧扣目标,以求最后达标,就是使得学生当堂有所得。当然,这里提倡的“一课一得”,指的是主要的“一得”,并不反对浅层次地涉及次要的“得”。具体而言,制订务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如下因素:

其一,必须符合课程标准与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教材体系的要求,首先考虑语言运用维度。制订目标之前,首先必须要读懂教材,看看该单元的单元目标是什么。例如,为《故乡》设计目标,就得考虑到儿童视角,就得考虑到对比手法等,而不必“深挖”圆月的含义……

其二,目标指向必须务实——尽量注意读写结合。“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考虑到读写结合。也就是说,在教材体系下设计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尽量从“对学生的写作有何帮助”的维度进行考虑。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除了宏观上的对比手法外,还可以考虑人物描写(寿镜吾先生)、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方法的运用,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当堂学会一两种写作技巧上的“点”,就是成功的教学。比如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得考虑让学生学习侧面描写的手法,学生真正领悟了、会运用侧面描写手法了,就算成功的教学。

其三,符合学生的实际。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界,常有某些“名师”一个教案打天下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名师”外出示范授课,都借用“好”的班级,这样的课借鉴意义不大。实际上,“精英”学生毕竟有限,大多数学生是“平民”学生,且各地的“平民”都有所不同,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制订适合的教学目标,才是实在的。进行教学评价前先来个“学情分析”,很有必要。

如果教学评价能从以上诸点出发,以以上诸点作导向,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化繁为简,也能取得实效。诚如是,语文幸甚。——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吧。

猜你喜欢
当堂游记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不怕死的留下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