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军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实施途径、落实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2021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初中阶段要围绕职业启蒙,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职业体验、适当的校内外生产劳动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勤劳俭朴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2022 年,以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为龙头校的侨谊教育集团(包括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无锡市侨谊古运河中学、无锡市梁溪区扬名实验学校)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品牌学校+新校”紧密型办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制度、文化等办学维度上实行一体化办学,实现互通互融。学校坚定“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以课题为抓手,开展职业启蒙的实践探索,申报并立项了“职业启蒙:指向活动育人的综合实践课程基地”。
学校秉承“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成全人的思想照亮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核心理念,以“这里将证明你是最优秀的”为办学愿景,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形成了侨谊实验中学“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品牌。
围绕职业启蒙教育的主题,学校坚持“做中学,做与学融合”的教学理念。为创设具体的、物型化的育人环境,学校建设了校内职业体验拓展中心、校外联动社会实践基地以及智慧大脑网络平台,融通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现数据融合共生、开放共享,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立体的、无边界的学习体验平台。
学校打造了“大国工匠事迹”“身边的工匠风采”“侨谊巧匠作品展”等主题文化展示长廊,通过讲好大国工匠故事、展示能工巧匠风采等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工匠精神,更好地发挥物型空间的育人价值。
学校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专栏,及时发布基地建设动态,介绍基地设施设备,推介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成长故事,传播课程育人思想,展示学生课程活动成果,营造职业探究的氛围。
通过一系列职业体验物理空间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学校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年来,学校坚守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职业启蒙课程基地的建设之魂:让孩子在最美好的年华思考和触摸职业的温度,牵手无限未来。
具体而言,学校围绕初中生核心素养,依托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重构教学板块,打造以职业启蒙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依托课程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积极的体验和充分的探究中开展跨学科学习,为生命成长注入蓬勃的力量,培养“正气、灵气、雅气、锐气、勇气、大气”的侨谊好少年。
学校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整个生活为课程源泉,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实践、职业体验活动等为载体,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课程群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包含了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每周有规定的课时,是我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首要载体。学校在国家课程指导纲要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和丰富其中有意义、有空间、有创造性的职业作为学生探索学习的内容。
七年级以“非遗传承手工坊”“乐活幸福工坊”和“智爱生命工坊”为主进行学习体验,适当融合思政、历史、生物、体育等课程资源,指向学生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素养的提升。
八年级以“现代农业微工坊”“绿色环保工坊”为主要体验区,融合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以项目学习、科学探究、情景体验、沉浸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整合学科知识,在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提升学习的内驱力。
九年级以“乐研智创工坊”和“乐活幸福工坊”课程为主,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同时为其紧张的学习减压,允许学生自主决定、自主设计、自主评估,为他们未来有意义、创造性的职业生活做好准备。
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渗透在学校德育活动中,通过志愿活动积分化、家庭劳动清单化、学校劳动岗位化等形式,并结合“劳动集市”“校园职业日”等校园德育活动,实现家校合育,推动职业启蒙课程更加连贯、系统。
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学习内容的拓展,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与职业活动相联系,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积极开拓校外资源,通过与政府单位、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研学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活动育人场域。
职业启蒙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以“四有”好教师团队为主体组建团队进行课程研发,开展课程设计、资源整合、过程设计、素材编撰、网络操作等专题培训,培养教师主动诠释、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提升其综合育人能力。
此外,学校还筹建了“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中心”,以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教授为特聘专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研发、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课题研究等培训,为教师的相关素养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高中和职业学校考察交流,了解和把握一些职业要求与职业前景,提升教师在该领域的综合素养和指导能力;坚持开门办学,与职业学院合作,邀请职业指导教师、行业劳模、非遗传承人等到校指导,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通过校理事会、周边街道社区及共建单位等途径寻访行业精英,建立专家库,使职业启蒙教育更具专业性。
课程基地的内涵建设,除了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职业启蒙课程体系,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实践、跨学科综合性学习,让职业启蒙教育在学校整体优化中有序发展。
学校制订了《初中职业启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管理办法》,明确基地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统领性地位和作用,强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明确各年级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理顺职业启蒙课程研发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以任务为驱动,项目化推进课程研发,由项目团队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研发内容,实行项目长负责制,组织实施课程。
以“关注学生需求、立足实践、能力为重、着眼创新”为准则,对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责任担当、活动表现、探究精神、创新实践”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学校将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关于基地的各种考查、交流、培训活动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优化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通过职业启蒙课程基地建设,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以职业体验为切入点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涵,拓展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实践样态,强化活动育人的效果。职业的体验与实践往往需要调动几门学科的知识,也需要考量人的核心素养和各种品质,联结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外面真实的世界,推动着教学走向更深层次的学科融合、学科实践,使我们能够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构适应我国国情的跨学科融合的教育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