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贤, 孙 丽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1)
2014年,我国正式提出现代学徒制,旨在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1]。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观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现代学徒制适应性较强,兼顾社会需求与教育者需求,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2]。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对象较单一;技能教学在培养过程中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个体[3]。高职院校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较低,以至于对其专业的不自信、对于自我的不自信,进而影响学习的态度和职业的发展[4]。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了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下康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提高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校院密切合作,目的是培养更好、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校采用“1+1(0.5+0.5)+1 模式”,学生第1、2学期主要完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3、4学期针对康复治疗技术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进入临床学习阶段,采用“工学交替,育训结合”的培养方式,树立“早临床、早实践、重技能”的教学新理念,是立足于职业院校学生,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5]。最后一学年学生在综合医院顶岗实习,跟医院师傅同步技能学习,全面提高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促进高素质康复治疗技能人才的培养。
1.1 校内教学
1.1.1 理论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教师实施以“1116智慧教学”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111”即一份导学案设计,一份教案设计,一份教学反思;“6”是指课堂教学的6个环节,即创设情境与导入新课,出示目标与明确任务,学案导学与自主学习,明确分工与交流讨论,成果展示与教师点拨,反馈检测与总结拓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是指课前线上学习、课中线下学习(“1116智慧教学”和传统面授教学)、课后线上线下知识巩固,全面开展康复治疗技术理论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常态化举办专业核心课示范课展示,开展教师优质课程评选活动,学校对示范课教师和教学改革班级进行表彰,颁发奖励证书和奖牌。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常态化开展公开课活动,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部分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每周1至2次,推荐多名专业核心课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参加学校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举办的“1116智慧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示范课展示活动,推荐获奖的优秀教师参加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的2021年医学专业优质课评选活动,1名教师获一等奖,2名教师获二等奖。
1.1.2 实践教学 为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场地在实验实训室,采用小班和分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督导,常态化开展师生评教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每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后,对该专业全体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40%。科学制订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技能竞赛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常态化举办功能解剖知识、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人体运动学、康复治疗技术、康复临床等技能大赛,奖励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医院师傅和大赛获奖学生,全方位地提升在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熟练规范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将技能竞赛作为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技能和教学质量。
1.2 医院教学 指定医院师傅重点负责康复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学徒每学期会阶段性前往带教老师所在单位进行跟师学习,通过阶段性的跟师学习和最后一学年的顶岗实习,促使学徒跟师傅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情感关系,形成隐形责权关系,进而将这种关系持续到毕业之后学徒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师傅切实履行义务,传授技术技能,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技术等临床核心课的动作要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核心技能,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3 顶岗实习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制三年,最后一学年进入顶岗实习,该阶段的主要负责人为临床老师即“医院师傅”,师傅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学生一对一指导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学校、医院共同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准,注重学生理论和技能的考核,促使学徒掌握更多更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师徒学习共同体”。
1.4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院双方共同承担,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定期检查发现教学问题,及时整改并收集意见和建议,制定措施,重抓落实。同时,制定并实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专业技能考核以及最终毕业考核三者共同结合的《考核制度》,做好学生的理论、技能、职业道德等综合评价和考核工作。
2.1 实行学校与医院“双导师”制度 校内教师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医院临床师傅的选拔决定着现代“师徒制”的开展是否成功,学校在全市医院范围内进行遴选,选拔标准为副高级职称以上康复医师或中级以上康复治疗师,主要负责学徒的专业核心理论和核心技能训练。我校师徒关系,采用分配安排型,师徒关系一般由职业院校直接将学生分配到企业内,跟随相应的导师进行实训,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直接由医院决定相应的师傅对其进行指导[6]。为提高现代学徒制培养效果,学校导师应着重加强自身临床实践能力,医院导师应着重提升理论教学能力,双导师互相交流,互补互助。
2.2 弘扬传统文化,举行传统拜师仪式 中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周代已有尊师之理。拜师仪式,是信仰和仪式的结合,现代拜师仪式表现出对社会、历史、传统的建构和诠释[7]。2021年4月13日,学校举行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首届“师带徒”拜师仪式,邀请濮阳市中医院、油田职工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安阳地区医院的9名专家担任学生师傅。40名徒弟宣读拜师贴,9名徒弟代表向9名师傅鞠躬、敬茶,师傅进行回礼,校领导颁发聘书,完成拜师仪式。拜师活动后专家师傅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举办了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指导。通过拜师仪式,使师父和徒弟在文化和思想上达成认同,增强师徒责任感,稳定师徒关系,践行师徒精神[8]。
2.3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属于医学技师类,该职业对技能的熟练要求非常高,按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运用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最后一学年学生可以选定1~2个岗位,步入顶岗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全部独立完成从接诊、问诊、开处方、康复治疗、康复病例的书写工作。实现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康复治疗师。
3.1 确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 根据市场岗位调研和需求分析,将康复评定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康复临床思维、常见疾病康复等操作能力确定为本专业核心技能。
3.2 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开发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完成,按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课程体系,整合专业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技能实践为重点,科学合理规划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学徒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增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9]。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强调专业知识与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徒的心理调养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执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临床康复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徒能更早的养成良好、高尚的职业品质[10]。
对学徒进行综合能力考评,由学生代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组成的考核团队[11]。建立理论课程考核、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和学生毕业考核三者共同结合的考核机制。理论课程由学校组织笔试+实践考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合作医院完成, 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毕业考核采用综合专业理论笔试+专业核心能力鉴定+病案报告考核,学生只有通过以上考核才能获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证[12]。
5.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用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改变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继承与发扬了传统优秀文化,校、院师傅共同努力,将丰富的康复治疗技术、高超的技能和临床康复经验在与学徒探讨交流中传授给徒弟,使徒弟既学到了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又学到了临床康复实践操作技能;既学到了师傅娴熟的技能技巧和临床工作经验,又学到了师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等精神财富,提高了康复治疗技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等诸多核心能力。同时,医院导师的专业理论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学校与医院教育教学双赢目标,促进了高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2 推动校院工学结合 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医院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有效途径,完成了学徒从“学校人”到“医院人(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定位,解决了医学院校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产教融合的目标,推动了校院工学结合。
5.3 做好创新推广应用 运用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持续开展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观察、认识和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现代学徒制的经验、优点和特色,取长补短,进一步改良、探索和创新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形成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在临床医学、护理等医药卫生专业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各类卫生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5.4 提高医院(企业)积极性 学徒制推行过程中,存在学校一头热、医院(企业)一头冷情况。借鉴英国学位学徒制经验,有必要开发适应医院切实需求的学徒标准,这一标准还必须考虑学徒发展的能力需求。将现有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激励政策具体化,更具有可行性[13-14]。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师生之间建立“校内师徒”与“校外师徒”的密切关系,尤其要充分发挥好医院师傅教学与传授技能的积极性,使徒弟继承师傅的精湛技艺,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康复治疗师。
5.5 明确师徒责权关系 我国现代学徒制应从注重隐性责权关系,转向注重显性学徒关系。从国家层面、医院层面均明确师徒的责权关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现代“师徒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师徒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解决校内育人专业性不足、职业性不强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校内、校外育人良性互动的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