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建设实践与分析
——以长治地区为例

2022-12-31 03:58丁丽华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语言

丁丽华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近些年长治市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2021年全市进出口增势明显,出口额达到12.6亿元,较上年增长93.1%,增速位列全省第一。[1]长治市进出口企业龙头效应明显,有效带动了全市外贸经济跨步增长。长治市对外贸易繁荣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高素质英语人才作为支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有效提高英语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品质,使其对于未来的职业岗位有更强的胜任力,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一、英语专业建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地方发展储备优质的人力资本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种可优化学生的语言结构,启迪其创新思维,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也可以助推语言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活力,助力区域获取大量优质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彼此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经济同质性趋势愈发凸显。区域经济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就需依托英语这一当前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种,与国际化社会接轨。目前长治市跨境电商实现新突破,出口为主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专业服务平台数量不断增多,“互联网+大数据+品牌+外贸渠道+供应链金融+本地制造”产业链不断延伸,从而打造辐射长治乃至全省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成为山西省跨境电商标杆区和创新示范区。在此背景下,致力于英语专业建设无疑能够为长治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

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场所,需对英语专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多种举措优化专业建设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效率。举例来说,许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这一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专业,其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语用水平,使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与应用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国际贸易等工作,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对外经济发展。[2]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可以以其知识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地方社会来说是宝贵的人才资本,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有力助益。[3]如果将系统性的英语教育视作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那么该项投资显然需要较长的运作周期,且其产生的投资效益往往以一种间接性、隐蔽性的方式呈现,相较于其他投资类型,其先期投入的成本较高,可能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但其产生的投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能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并且该收益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商务英语专业及相关课程建设的初衷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活力,它的服务性价值是非常凸显的,职业院校应立足于教育投资的角度,充分考量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的关系,以此作为后续课程开发、政府协同合作、人才培养环境创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参考依据。[4]

(二)英语使用广泛性反映了经济发达程度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下,地方经济发展对语言经济有较大的依存度,无论是英语语言,还是汉语语言都已成为助力经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有序高效运作的关键“软设施”,它们在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中发挥着积极的功能与作用。长治市对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很大影响力,相关企业多次参加进出口商品线上交易会、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与众多国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它的工具价值与效应非常凸显,对长治市对外贸易发展而言,在任何涉及外商投资的项目中,落项、建厂、生产、销售等各个流程与环节都离不开英语,拥有良好英语环境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具有更大优势,经济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都更具先机,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英语教育比较发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习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人也较多,高频次的英语使用使该地区有着良好的英语环境,相对而言,其经济水平也较高;企业亦是如此,对员工的英语能力有明确要求的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环境,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地方社会的开放程度、开发水平也会体现在英语使用状况上,英语使用较为广泛的地区往往外向型经济比较凸显,呈现出良好的开放度。鉴于英语与地方经济环境构建之间密切的关联性,高校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建设英语专业,不断挖掘和丰富其产业价值。

(三)英语人才质量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来制定地区经济建设方略。以长治为例,其社会经济以内向型为主,但随着《长治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其经济不断向外辐射,扩张性态势已然形成。[5]高校在建设英语专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点,强化专业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联性,提升英语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与价值。

但在实践中,英语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的情况比比皆是,诸多高校只开设了基础性的英语课程,对于建材英语、新闻英语等具有突出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开设比例较低,难以满足市场相关领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此外,当前高校的英语课程建设缺乏对不同学科的观照与整合,表现出明显的割裂性特点。比如,公关英语等综合性实用英语课程建设迟缓,部分高校虽对此类课程有所设置,但其构建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学科本位色彩浓重,重理论轻实践,这既无益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也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相背离,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下问题非常突出。以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为例,它汇集了不同的行业领域,业态构成十分复杂,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综合性特点,要求英语人才具有跨专业的知识储备与应用技能,只有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才能推进产业的集群性发展,助力于类似航空港区这样的产业聚集地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建设路径

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为地方发展储备优质的人力资本、英语使用广泛性反映了经济发达程度、英语人才质量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因此,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也应以此为据,通过创新英语课程构建方式、构建良性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多元知识结构人才等方式,打造“投资视野—产业互动—学以致用”的发展闭环。

(一)立足投资视野,创新英语课程构建方式

地方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人力资本为支撑,因此基于教育投资的角度,高校建设英语专业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地方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切实需求,秉持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不断优化英语教育资源配置,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首先,当前高校英语通识课程建构在块状知识结构模式上,学生基于已经获得的认知构建旧有经验与新知之间的联系,从而习得新知,积累更多的语言概念,实现英语语言知识结构的拓展。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模式也基本沿用了类似的思路,英语文本往往以不同的主题或节点来出现,一篇英语课文围绕一个突出的主题展开,其知识链的形成皆以该主题为中心,这种课程构建模式无益于强化英语的服务社会功能。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英语人才要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对英语用语惯例、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比如当前的通识英语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为之设置了诸多实训模块,但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语用文本写作则较少涉及,如英语总结、英语电邮等的撰写;通识教育中,教师更多围绕英语读写来开展教学,听说训练所占比重非常有限,但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英语听说往往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此外,不同的行业领域都对英语语用有一定的侧重,比如酒店要求英语使用者能在接洽、房间预订、电话会议等场景中流畅使用英语,国际物流企业则要求员工能应用英语进行询盘、签订合同及开展售后服务等。不同行业业务特点不同,英语语用能力要求不尽相同,高校在建设英语专业时应对行业需求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实用情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提高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胜任力,使英语人才培养能高度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其次,英语专业建设应突出其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不断优化相关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促进教育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和回报。从本质上讲,语言具有商品属性,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视域下来审视,它可以像商品一样进行流通,且遵循供求规律。随着地方社会外贸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为此,高校进行英语专业建设应适当增加网络谈判、数字交易等新型课程,并为学生发放BEC证书,最有效地利用语言教育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高校应对教育投资市场有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并围绕提高投资收益而进行英语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以规避过往英语教育投入产出比例失衡、教育资源损耗严重等弊端。将英语专业教育活动视作投资行为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它能将供求理论应用到英语人才培养领域,并藉此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模式方法、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二)注重产业互动,构建良性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环境与经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地方社会开放意识强、开发程度高往往意味着它有良好的英语环境,英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经济环境的营造与形成。因此,高校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英语环境的创建,使英语语言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英语语言环境建设涉及到两个方面,即英语语言服务和英语语言消费。[6]

英语语言服务建立在英语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形式多样的语言服务,如在线翻译、公共咨询等,其服务方式为免费供给大众。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空间不断拓展,英语语言服务品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环境建设日益完善,服务覆盖面愈来愈广,在政府办公、厂家售后等诸多场景中都用得到英语语言服务。

英语语言消费的突出特点在于“消费”二字,人们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购得相应的英语服务,这些服务形式多样且具有不同的英语语用特点,英语导游、英语医疗、英语心理咨询等都属于此类服务。随着英语环境的广泛形成,语言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人们对英语语言产品的消费观念与意识有了显著增强,但是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未能充分观照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滞后。举例来说,在金融英语领域,银行为了推广贷款产品,往往会使用英语对产品进行解释和介绍,以使用户了解该产品的基本内容、办理流程等,银行的介绍文本中用到了大量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以突显其正规性和商业性。但在高校英语课程中涉及到的贷款产品介绍文本却是中文文本的直译版本,在格式方面虽无可挑剔,但却不符合真实市场情境下的英语用语习惯和特点,因此应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使其与真实的经济社会接轨。

(三)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多元结构英语人才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但当前高校在英语专业建设中未能全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专业建设表现出明显的学术性特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开设比例较低,课程教学缺乏对相关学科的联系与观照,英语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脱节。专门用途英语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应用技能,面向职业交际设置相关课程内容是专门用途英语的核心特点,它重视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强调与社会职业的衔接性,不同行业领域英语语用习惯和特点不尽相同。以往的英语教学对此未能给予高度重视,而是更侧重于针对不同领域之间的共性特点开展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行业分工更加细致,对英语应用的具体要求有了较大差异,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建设也有了更高要求。高校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打造高质量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首先,转变落后观念,突破话题式的课程内容设置窠臼,立足于真实的行业情境,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方向规划课程建设方略、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从而使其与行业实际高度契合,更具实用性与时代性。当前高校发展专门用途英语尚处于初级阶段,只在几所重点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普通高校对此关注很少,仍将英语教育的重点放在通识课程建设层面。[7]事实上,语言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关联,要提升英语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应把脉市场需要,大力推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建设发展。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之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与较高的语用技能,注重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实现英语教育的跨学科、跨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有更强的胜任力。

三、结语

语言与经济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语言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通用语,也具有突出的经济功能与属性,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地方社会全面推进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优秀英语人才的积极参与。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场所,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英语专业建设,通过创新英语课程构建模式、构建良性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多元知识结构人才等途径有效提升英语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品质,从而使英语教育发挥更大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与价值。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语言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语言是刀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我有我语言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