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视域下国家通用语人体词“心”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探析

2022-12-30 07:18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义项语义

赵 霞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一、理论基础

“框架”概念最早由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提出,随后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于1965年率先引入语言学范畴,[1]之后随着语言交际视角的引入,Fillmore 进一步将“框架”与认知现象相结合,将其延伸为“知识结构的描写”,修正为具有认知性质的概念,即“由概念组成的架构或图式”,通过考察与词汇相关联的各种概念来确定该词汇的意义范畴。[2]随着框架认知属性的不断明晰化,他明确指出“在阐明语言系统时,不仅要描写其语法和词汇,还要描写认知和互动框架”,因为在他看来,框架是由概念组成的系统,而其中概念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理解整个框架的基础之上。

当Fillmore 将框架和语言联结起来探究语言的意义及其理解时,框架语义学(又称“场景—框架语义学”)应运而生,为词、句、语篇意义的理解找到了统一的合理解释。框架语义学继承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经验和语言间的连续性,认为思维中的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归属于某个概念系统,且概念之间相互关联。[3]因此,要理解语言中的词义,首先要将该词放置于恰当的框架中,通过参照相应的经验、惯例或信仰的结构背景方可理解。可见,词汇阐释与其背后的作为背景知识的认知架构密不可分,要正确、全面理解它们的意义,则需综合考虑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等因素恰当解读,为它们提供概念基础的认知框架,并考察框架中的概念内容如何获得语言表征。

二、语料来源及研究思路

(一)语料来源

本文运用语料库“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以及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到11 月共四个月报道的语料,并查阅了《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等辞书。语料的特点在于其常用性、大众性、规范性,因此有别于专业性、冷门性的语料特点,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框架语义学视角归纳国家通用语人体词“心”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研究思路

从框架语义的角度,选取人体词“心”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人体词“心”的语义框架和语义扩展机制,并在研究框架语义结构模式的分析中提出对应表达策略。文章试图通过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研究,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找寻这两种语言语义扩展机制的认知机制以及语义框架的共性与差异性。

汉维民族有共同的身体结构,相似的生理基础,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和认知的过程中也有相似的身体体验。那么由身体体验建构的认知图示、范畴结构的异同点在哪里?两个不同民族由于地理位置、传统习惯而导致的认知模式的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将对词汇语义框架概念结构的不同进行探析。

三、国家通用语“心”的语义框架

赵斌(2010)对国家通用语“心”族词语从结构形式、意义类型、表义特点及语义拓展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他在研究中发现大量同素逆序词、第一语位为心的词语以联合式复合词为主,综合来说,心位于词语最后语位的现象占优势。[4]最后描写分列了各部词典中“心”义项的表现并尝试对18 个“心”义项进行合并与重构,最终精缩至10 个义项,重构4个词典中未立义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心”的语义拓展机制,梳理了“功能、位置、外形、重要性”四条线索。在分析其义项时,抛开现代医学专用词,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心”的15 个义项,将现有语料的语义义项进行标注,发现这十五个义项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语义扩展机制形成了一定的演变规律,还发现了三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新义项,绘制了“心”的语义扩展路径图,如下:

图1 国家通用语“心”的语义扩展路径图

由此图可分析出:1 义是本义,人们最初的身体体验义。由心脏本身所存在的位置义衍生出了2和9义。2、3义的认知动因在于“心”在人体中的位置与胃、胸极近,人们感知不是很明确,通过位置的相似关联实现了语义框架的转移,有时用“心”指代胸和胃的感知,如扪心自问实际为扪胸;胸口痛旧时称为心痛;心怀天下也作胸怀天下;心脾痛是指胃痛。“心”被身体包裹在身体中心,叶子、花瓣、面皮也包裹着蕊、芽尖、馅料,共同的位置语义特征为被包裹的中心点,因此10 和11 义是9 义的细化表达。通过9 义心脏是位于人体中央,负责重要的运行机制,语义扩展为17义。

古老的认知思维认为“心之官则思”,心在功能上是一个思维器官,[5]所以4 义是基于心脏思维功能衍生的。“心”的思维功能可以产生思想、意念、情感、情绪,因此5 义是4 义思维器官的功能义的扩展。19 义由4 义的位置义衍生。6、7、8 义是5义缩小、细化的结果。古人认为人的性情和行为是由心中的思维方式决定的。12、13、14 义是哲学义,由本义直接演化而来,“在古代‘心’被认为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人们传统上认为‘心’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中心”[6]。佛教认为“三界唯心”精神领域的所有方面都属于“心”的范围。15、16 义为名称,不通过本义衍生,在此我们就不对其作全面系统的考察。

整体语义扩展路径呈现放射型和链条型,但也有较为复杂的交叉型语义扩展路径。放射型语义扩展路径指多条义项均由基本义衍生,与基本义直接发生语义关联,各派生义项之间没有直接的语义关联,[7]比如2、4、9、12、18 义都呈现放射状扩展。链条型路径指从基本义衍生的框架域中后一个义项均由前一个义项衍生,进而形成一条链式语义扩展的路径。最边缘的义项与最先衍生的义密切度小。交叉型语义扩展路径指语义扩展中同时出现链条型和放射型的语义衍生,2、9 义及通过2、9 义衍生的义项,它们的衍生路径属于交叉型。

其中,17-19 为3 个新加义项。研究认为如果人们的使用频率很高,就应得到注义工作的重视。比如18 义心形,认知动因在于现代生活中人们向往追求极简的品质生活,做饭时画心形表感谢,表爱时比心,表达了内心喜悦的情绪、情感的共鸣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框架语义学的视角下,语义框架是人们思维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它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话语理解的背景知识,任何一个语义都可以激活整个背景知识框架。为使语义框架更清晰以供大家参考,现把“心”的语义框架分为人类相关域和非人类相关域两个框架域。除此之外还可以分作六个语义槽:人体成分、非人类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思想和情感、行为活动和空间。同时,每个槽位中还有若干对应的填充项来表达丰富的含义。如图2:

图2 国家通用语“心”的语义框架图

人类域中,1、2、3、4 义描绘了人体成分的槽。非人类域中,10、11 和15 描绘了非人类具体事物的槽;8、12、13、14 和17 描绘抽象事物的槽;5 和19 描绘思想和情感的槽;6 和7 描绘行为活动的槽,是“心”做动词形式的语义衍生,多用在古代汉语表达式上,如:心乎国家表示关心国家;多心表示想得太多。9 和18 描绘空间的槽。其中,经语料统计,描绘思想和情感槽的词语数量占总数的40%以上。可见国家通用语在心域的使用倾向,更倾向于使用思想和情感槽。

四、维吾尔语人体词“心”的语义框架

主位词表示使用频率更高表达相对同义词较全语义的词。维吾尔语的更能体现这一概念,自公元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到《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高昌馆杂字》《五体清文鉴》及现当代维吾尔语详解词典都收录了,可见作为心的主位词由来已久,因此将其作为“心”的主位词。其他附属词补充了国家通用语“心”语义框架对应表达中的一部分缺失框架,拓展了自己的语义框架。结合《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科学绘制了维吾尔语“”的语义扩展图,如下:

图3 维吾尔语“”的语义扩展路径图

图4 维吾尔语“”的语义框架图

人类域中,1 和2 义描绘代指人体组件、部位的槽,基本与国家通用语的槽对应,比如指心胸开阔、气量大表示胸有成竹就是反胃。3 和4 义描述并限制了语义范畴并指代人群的特性,划为人的范围槽。如果用不同的后缀或其他中心词,可以代表不同种类的人。例如:(表示近亲)(美人、佳人、心上人)(贴心人、知心人)、(知心的、知己)(知己的、知己、知心人)、(好心肠的、心软的)(谈得来的人)(伤人心的人)(心上人)。虽然后来国家通用语“心”域也出现了“甜心”一词,也表示一种人,但来源于英语的使用习惯,某类人群的特称还未产生一定使用数量。

在非人类域,5、6、7 义描述非人类范围槽,10、11 描述抽象事物的槽,12、13、14、15 描述思想和情感的槽,8、9 描述空间槽。的本义是5 义,表某范围之内的空间范畴,之后又引申为6义时间范畴,根据其本义的位置义,语义拓展为7 义在某物里面。人们对身体内部的了解逐渐加深,的语义开始从非人体框架向人体框架转移,指代躯干内部的心、胃、胸膛甚至是肚子及腹部。

在维吾尔语中也存在心为思想器官的认知及表达,随着内心思想表达需要的不断加强,逐渐有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在维吾尔语的框架语义结构中,它是由外部物质向内部延伸的语义扩展。其他四个附属词都是从心的本义开始向外延伸。因此8、9 义是本义的延伸。“心”的形状很容易与心形物体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意义,例如(心形)、(心形贝)。

此外,在抽象事物的槽中,抽象意义10、11 也被扩展。思维的个性造就了人们行为的特点,人们通过社交进行认知与理解,随即在自己的思维中产生了对他人性格、胆量、意气、心术的认知,形成了认知思维和固定表达习惯,认为“可以产生能量和勇气,从而延伸意义10、11。比如:(心惊胆战)、(吓破了胆)(定神、壮胆子)、(心术不正)(心术不正的永无欢乐)、(用心、精心)(随心所欲)(表明心迹)。在思想和感情的槽中,“也一度被认为是思维的器官。

小结:从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心”语义框架的对应情况可以看出,首先在人类域下,两种语言中对“心”本义理解都是相通的,都有人体成分的槽,填充项基本对应,国家通用语“心”的身体部位指代范畴小于维吾尔语的指代范畴。此外维吾尔语还多一个关于人的范围槽,填充项是用来表示一类人的身份、范围、关系,而国家通用语没有对应;其次在非人类域中,抽象事物的槽、空间槽、思想和感情的槽是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所共有的槽,其中空间槽、思想感情的槽语义填充项是基本对应的,在抽象事物的槽中的填充项不尽相同,甚至互有缺省。国家通用语行为活动的语义槽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对应,非人类范围槽在国家通用语中没有对应。

显而易见的是,“心”是人体词中使用频率最高、语义扩展最多的词。通过绘制语义扩展路径图,可以更科学地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认知活动轨迹,发现不同语言的认知习惯,追溯认知动因、感知经验。这些认知模式积淀在词的语义中,形成语义框架,使用这些认知模式时就会激活语义框架,甚至不由自主地根据语义框架去发展新词义。

语义衍生机制其一是通过“心”在人体的位置义,但参照角度不同,“心”凸显的位置特征就不同,比如以整个身体为参照,人们认为心位于身体中央;以胸腔内环境为参照,心位于周围器官的包围之中;心临近的身体部位如胸、怀、脾胃都是由于认知偏差,心代指的身体部位在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有语义范畴扩大的表达现象。一个框架内,槽的填充项不同,导致框架的不同视角,从而表达不同的含义。其二是国家通用语中人们认为“心”的功能是思维,而思维的功能决定人的行为和性格。维吾尔语中人们也认为“心”的功能是思维,而思维决定行为和人性格中的勇气。这种认知模式的细微不同也必将影响心框架语义的不对应现象。国家通用语“心”的12、13、14义是哲学文化范畴,在维吾尔语“语义框架中没有对应表达形式,主要是维吾尔语“的语义框架中原本没有对“心”的哲学认知,需要从国家通用语和外语引入,无法再根植于已有且固定的语义框架之中,甚至唯心主义直接是用音译引入(Idealist)直接新建框架赋予意义。

五、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人体词“心”框架语义结构模式对应表达分析

框架语义结构分析在于以组合的视角对框架语义结构模式进行描写分析,其最主要的是对框架式进行描写分析,既要同一个框架式中词元与框架元素、框架元素与框架元素的共现规律,还要研究同一类词元、同一种框架元素在不同框架式中出现的规则。[8]可以暂不考虑语气、情态、否定等因素,因为虽然它们会影响句子的语义表达,但对框架元素分析影响不大,对框架语义配置模式和句法实现模式影响也不大;而性情、情绪、位置空间这三个因素,则对句法实现模式影响较多。在此,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性情框架类对应表达

性情框架式的定义,是以评价者为视角,描写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往往对行为动作的结果具有推动、引导作用。[9]核心元素有性情领属人、“心”性质,构成性情基式框架语义结构的配置模式。词元有心黑、心狠、心地等。如:

以上例句的框架式中,词元多以“心”为主导,同时激活了维吾尔语相同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维吾尔语中也同样以“心”元素为主导,有时辅以专有抽象名词来表达人的性情,比如(那家伙心黑手辣)的表达提供了与国家通用语相似的突出元素。以“心”为显著元素通过人体词“心”性质表达性情,在这样相同框架的对应表达下可以直接对应框架及主要元素进行表达。在框架语义句法实现模式上,性情的领属人多实现为定语,有时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都有隐含的现象,如例句2,原义为“卫生院长的心地”,后因语义隐含而形式上省略,维吾尔语中也省略了“的领属表达。受语义隐含的影响,评价者一般可省略。评价者可以是当事人双方的视角,也可以是第三方视角,甚至作者视角,但都必须是人的主观思想。

(二)情绪框架类对应表达

情绪框架类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情绪最基本的分类为喜怒哀恐。研究发现,对“心”即内隐器官的描写往往表达着情绪的激烈。生理学角度也可以解释此种现象,除病痛现象外,对于一般刺激,内部感受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较于外部感受器官更稀疏,只有强烈的刺激或者经常不断的刺激下,内部感受器官的感觉才表现鲜明。如:

此框架式中词元多以“心”为主导,激活了维吾尔语相同认知框架的语义表达,维吾尔语中也同样以“心”元素为主导,或有时辅以抽象词表达人的恐惧、喜悦和哀伤。在框架语义句法实现模式上,受易者多实现为定语,受易者心的活动变化多实现为谓语或主语。

(三)位置空间框架类对应表达

位置空间框架类的定义,是以评价者为视角,描写脏腑领属者生气的活动行为。对已知或未知情况都具有消极作用。[10]其句法实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核心元素为情绪领属人+心中的活动变化,构成愤怒的基式框架语义结构的框架语义配置模式。词元有中心等。如:

“中心”对应在维吾尔语的表达中激活了位置中心和功能中心两个场景。穿过透视域,人们更常使用等来表达位置的中心。例句2 原句更多的是表达心在功能上的重要性,根据百科知识可知,北京并不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中心,穿过透视域的只有祖国的功能中心对应表达为

六、结语

通过绘制我们得到了国家通用语人体词“心”义扩展图,更科学地帮助我们理解了“心”的整体语义扩展路径为放射型、链条型路径以及交叉型,心是所有人体词中使用频率最高、语义扩展最多的词。通过绘制语义扩展路径图,也可以更科学地理解人们的认知活动轨迹,发现不同语言的认知习惯,追溯认知动因、感知经验。这些认知模式积淀在词的语义中,形成语义框架,使用这些认知模式时就会激活语义框架,甚至不由自主地根据语义框架去发展新词义。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中同一个框架语义配置模式,由于通过特定透视域考察场景时关注的语义焦点不同,又可以有多种相应的框架语义句法实现模式。本文通过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研究,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上,尽量找寻这两种语言语义扩展机制的认知机制以及语义框架的共性与差异性。随着框架语义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有更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义项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维吾尔语数词历时演变发展研究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