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反映了我国生产关系的基本制度规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物质利益驱动下,部分教师趋向金钱价值追求,将更多精力投入课题研究、假日经济、开办公司中,将科研经费的多寡、赚钱能力的大小作为衡量自身的价值。从而造成部分教师很难静下心来专注本职教学工作,教学态度上敷衍塞责,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堂氛围呆板,影响教学效果。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8年5月,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适应时代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学是以教授知识为基础的,教学相长是加强师德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指导下,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培养美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对提高师德修养,加强学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师者立德示范、业精善学、敬岗爱生的先决条件就应该是教学相长。
“教学”一词的汉语来源,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教”字,如“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甲骨文中也有了“学”字,如:“壬子卜,弗酒小求,学。”通过甲骨文中的字形分析看,教是从学派生出来的。“教”和“学”最初都是独立的单字。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教”有“教授、教诲、教化、告诫、令使等含义”。《说文解字》中记载:“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施’就是操作、演示,即传授蓍占和龟卜;其‘效’就是模仿、仿效,即学习蓍占和龟卜”,“教”“学”在当时是被单独解释的。最早将“教学”二字连为一词,据考证见于《书·商书·说命》。“教学”二字最初见于《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
“教学”有两个读音。一作“jiāo xué”,另一为“jiào xué”。当“教(jiāo)学”的“教”读作第一声(阴平)的时候,“教学”是动词,意思是教书,即教学生学习功课,这里的“教”是动词,意为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如:教课,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等。当“教(jiào)学”的“教”读作第四声(去声)的时候,“教学”是名词,意思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譬如“教学相长”一词,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不但使学生取得进步,并使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另外,“教”读作第四声时,除作使令用词或作姓氏外,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单独使用,通常需要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后方能表意,如:动词中的教导、教育、教化、教诲、教改、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等,名词中的教师、教员、教程、教练、教头、教主、教徒、教案、教具、教参、教龄、教室、教堂、教益、有教无类等。
关于“教学”一词的意义有三。《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后汉书·章帝纪》:“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南史·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这些文献中的“教学”一词都是指“教育”的意义。《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东观汉记·邓禹传》:“笃于经书,教学子孙。”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西录》:“室三楹,庭三楹,曰‘一字斋’,即徐学庵教学处。”李广田《序》:“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也一直以写作为副业。”这些文献中的“教学”一词都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间有一个教学的先生,姓阮,叫阮太始。”赵树理《金字》:“在乡村集镇上教小学,教学以外的杂事很多:赛神唱戏写通知,写神庙对联,村里人有了红白大事写请柬、谢帖、庚帖(婚约)、灵牌。”[2]这些文献中的“教学”一词都是指“教书”。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学记》的成书背景特别是通过全文的整体思路来看,“教学相长”中的“教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学。这里,“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也是教师。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讲“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意思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得到提高,这是它的引申意。[3]
“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生要走出压抑个性的困境。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相长”具体描述了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成长过程:教学实践—找出不足—自我反思—改变教法、学法—教学实践。如此循环,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新时代下,我们需对“教学相长”一词赋予新的社会意义,让“教学相长”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我们要站在为国家民族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职业,认识自己岗位的意义和价值。自觉培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投入改革中去,以“教学相长”为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实效。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是有因果关系的,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师如果不求上进,十年如一日,照本宣科,想不疲倦都不可能。教师的教育经历并不等于教育经验,一个有20年教龄的教师未必比只有5年教龄的教师经验丰富,因为有的教师20年经验可能只是一年经验的重复。所以,教师有无教学经验不在于他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是否在不断地理解与思考,在于他是否在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教师只有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反思,刻苦钻研,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才能积累教学经验,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办法、新途径。
引申意义的“教学相长”,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自学—质疑—讨论交流—归纳指导的教学过程。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应该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有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要以疏导、帮助、关爱和信任的教育行为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是以其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取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说:“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书记的话言简意赅、立意深远,是对全国教师的重要嘱托。
总之,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师德是灵魂的灵魂。新时代,师德建设可以协调各种矛盾、提供持久动力。而“教学相长”是教学的基本实践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教师“不是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形象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4]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相长”与师德建设有着质的联系。黑格尔说:“道德的观点,从它的观点、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5]师德就是教育工作者内心的“法”,恪守此“法”,我们的教育行为才会起到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的作用。在目前新教育形势下,师德建设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扫除深层障碍、创造良好环境,而教学相长则是师德建设最关键的一步。
注释:
[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萧承慎.《教学法三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乌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M].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2012。
[4]周浩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黑格尔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