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知耘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与戏剧学院、黄梅戏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回溯了中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对完善“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作出了前瞻性思考。他强调,着力全面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要围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1]505。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的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一带一路”理论建设,从不同视角对多向度的问题予以探讨,提出了新观点,形成了一批新成果。从近年来研究成果看,胡德鑫、石哲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的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高等教育国际化新使命、推动深度融合的战略举措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启示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2];杨荣国、张新平对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提出了需要完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拓展人文交流合作领域与范围,促进文化产业与贸易繁荣发展,提升文化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强化人文交流政策支撑与保障[3];崔金贵通过系统地梳理“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这一主题,从推动高等教育共同体实践来看,提出了未来研究内容应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向,即历史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转向、新型智库转向和交流平台转向[4];刑丽菊对于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意义、困境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提出应丰富促进人文交流的对话机制,探索官民并举的模式,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5]。高等教育交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容忽视,教育交流和资源共享能够为各国间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架设桥梁[6]。因此,以中斯高等教育交流为例,深入厘清跨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交流中的主要弊病,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亚欧大陆上的人们就已凭借着他们自身无与伦比的智慧,构筑出多条跨文化的人文和贸易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正是这条穿越草原沙漠、惊涛骇浪之路,“开启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谱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1]506。被冠以“印度洋明珠”之名的斯里兰卡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南线重要交汇点,对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斯于1957年2月建交,但在此之前,中斯之间对于文化、教育交流问题就有所交涉。但由于斯里兰卡原系英国殖民地,长期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在独立之初对双方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十分排斥。期间,时任斯里兰卡总理的约翰·科特拉瓦拉就表示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关系应该仅限于贸易[7]60。这一态度在所罗门·班达拉奈克领导人民联合阵线政府上台执政后得到转变。1956年,班达拉奈克拒绝将意识形态作为斯里兰卡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标准,废除了科特拉瓦拉在1953年实施的中国出版物禁止进入斯里兰卡的规定,此举对推进中斯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有破冰之意。中斯建交后,班达拉奈克遗孀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以斯里兰卡总理身份于1963年1月访问中国,两国随即发表联合公报并指出,中斯两国除继续加强经济合作外,有必要在文化、教育等其他领域进行交往[7]73。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受国际形势和意识形态囿限,中斯之间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的直接交流,但上述一系列举措无疑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加强,二十一世纪之初,中斯高等教育互动交流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斯里兰卡期间与斯方发表了联合公报,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公报》指出,“双方同意,增加人员交往,扩大教育、文化、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合作”“中方同意为其亚洲区域合作基金和援外支出的发放提供便利,以鼓励这些领域的人员交往”[8]。以此为据,两国于2005年8月达成了在斯里兰卡建立孔子学院的谅解备忘录[9],并于2007年5月在斯里兰卡斯凯拉尼亚大学成立了首个孔子学院。至此,中斯两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同年10月,两国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同意互派教师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考察、访问讲学,并互为留学生(包括进修生)提供奖学金名额[10]。这项合作协议不仅丰富了两国高等院校之间建立校际联系的形式与内容,且进一步推动中斯高等教育交流向纵深领域发展。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经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中斯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往合作稳定发展。以孔子学院的成立为标志,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正式迈入高等教育交流层面,伴随着各项方针政策不断生成、修订,双方高等教育互动交流格局雏形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他强调指出,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1]502,建构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人文大格局。“‘一带一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1]497。因此,倡议一经提出,斯里兰卡政府便积极响应希望参与[11],双方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交流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2014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通过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12]444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12]449等合作重点,对推动沿线各国文化、教育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据此,教育部于2016年7月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下简称《教育行动》)等相关配套规划,《教育行动》科学阐明了教育交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并结合沿线各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要重点围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共建丝路合作机制”三方面开展合作,搭建了包含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高等教育交流顶层设计框架和核心机制体系。
此外,中斯高等教育交流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2013年5月,中斯两国开始建立双边青年交流和互访机制,中方还通过多种渠道向斯里兰卡提供奖学金名额[13]。2014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与科伦坡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建立中国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和孔子学院,设立联合课程和奖学金。从2016年到2020年,中方曾成功举办了五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会议,围绕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议题进行了多层次、立体化、系统性地研讨,分享了关于高等教育合作、国际间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机制与平台构建的相关经验,在政策联通、学分互认机制、奖学金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沟通[14],为中斯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了理论、智力和实践支持。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黄冈师范学院于2018年6月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开展合作交流与研究,为落实两校间的合作备忘录,中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黄冈师范学院正式揭牌。同年12月5日,两校签署了“孔子课堂”的执行协议。2019年11月28日,黄冈师范学院首个“孔子课堂”在萨大正式揭牌,同年12月7日,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亲临中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见证黄冈师范学院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至此两校合作步入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发展阶段。值得指出的是,黄冈师范学院共举办了三届中斯交流与合作论坛,为中斯双方高校学者提供了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促进两国专家学者在文化教育交流等领域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斯两国多学科国别区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为中斯两国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政治意义 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中国一直以来秉承着“平等”“互利”“真诚”“尊重”的文化外交方式,逐渐发展形成相互平等、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于国际政治关系而言,能够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斯两国交流可持续发展,积极提升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国家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促进中斯两国间的友谊,并增强自身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外教育科研交流和国际比较研究,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进与国外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着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5]。积极运用教育交流的方式能够从更深远的层面树立中国在斯里兰卡的良好国际形象,努力实现中斯两国互联互通,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高等教育合作为途径,夯实中斯两国文明交流的根基,进一步推动中斯两国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二)教育内涵 高等教育是“走出去”和“引进来”倡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认为,高等教育、人文学术交流合作是我国文化外交的主要手段,是面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凝聚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大举措。同时,他还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将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手段,营造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和空间,进一步促进国际教学资源互换,扩大国际影响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所(UIS)数据统计来看,从2015至2019年间斯里兰卡留学生出境流动率(留学学生人数占本国高等教育总入学人数百分比)分别占比为5.63%、6.45%、7.18%、8.06%、8.77%[16]。由数据可见,斯里兰卡对外派遣留学生趋势逐年递增。从目前趋势来看通过中斯两国间的教育互惠合作、整合资源、有序开展双向交流对两国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长远发展都大有裨益。在吸收斯里兰卡本国生源的同时,中国也可以向斯里兰卡增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特别是在宗教研究、僧伽罗语言等独有领域弥补中国相关专业的不足,双向互动互利为中国培养了特殊领域优秀智库人才。加强中斯两国教育合作是大势所趋,随着交流合作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文化意蕴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这项政策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发展的意愿和趋势[17]。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提出:“‘一带一路’是推动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共赢之路,是加深国际间相互了解信任、增进沟通协作的平等友好之道,是长期性、多层次、整体性的宏观策略[18]。”
于文化视角而言,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不仅仅承担了教育功能,同时还具备了相应的文化传播和外交使命,丰富了跨文化交流互通的途径。“文明的繁荣、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19]通过高等教育交流和辐射,有助于中国优秀文化在斯里兰卡有效地推广和传播,促进相融与互通,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枢纽性和先导性作用[20]。
(一)宏观层面 跨文化背景中的“他者化”难题是中斯两国教育交流中的现实问题,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中斯两国交流涉及到国家、民族、种族、政治、地缘、意识形态、经济地位、文化习俗等不同方面的冲突。中斯两国宗教信仰、地缘政治、民心社情等情况不尽相同,地区、阶层、文化、宗教派系差异性大,同时,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体量不同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造成了交往过程中的不平衡。在文化交流的相互碰撞、影响、传播和渗透的过程当中,如何消解这一现象,如何协调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平衡好“一元”和“多元”的统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交流机制,如何将文化外交功能发挥到极致,如何进行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教育合作,如何不断革新教育交流新形态,这都是当下值得商榷的议题。
(二)中观层面 据世界高等教育数据库统计,斯里兰卡现有高等院校27所[21],其中具有高水平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有6所大学[22]。斯里兰卡高校可颁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实行一学年两学期及课程学分制,获得学士学位需学习3年时间,硕士为1至2年时间,博士为3年时间。官方语言为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但在高校教学中普遍通用英语。相较中国而言,斯里兰卡高校和教育机构资源较为匮乏,近年大学录取的新生约占应录取人数的20%。在高等教育支出占比方面,据统计,2014-2018年间中国在教育公共开支总额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727%、3.825%、3.794%、3.667%、3.542%,而斯里兰卡总体占比较少,其中2014年仅占1.933%。在斯里兰卡教育总支出当中,高等教育支出占比分别为:20.166%、19.383%、12.124%、12.964%、20.742%[23],在世界上所有中等收入国家中占比位列末位。由于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而私立高等教育又缺乏政府监管,为解决国内高等教育的限制与青年人口之间的矛盾,斯里兰卡通过高等教育部制订了特定出国留学计划以及国际奖学金项目,以此支持和推动跨境教育流动,斯里兰卡学生出境留学现象已经成为常态[24]。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国家,其教育实力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导致当地的毕业生失业率较高。由此可见,两国教育投入占比差异较大,且高等教育文化层次有一定差距。
(三)微观层面 目前,中国在斯里兰卡共设有两个孔子学院和两个孔子课堂,分别是: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CRI 斯里兰卡兰比尼听众协会广播孔子课堂,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25]。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相比,中斯两国间教育交流合作平台较少、形式较为单一、项目机构缺乏,文化输出载体较为单薄。目前而言,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多局限于汉语文化教学层面。因此,应不限于推介汉语文化,在传播发扬中国文化、历史、民俗、艺术等领域都可相应展开。同时,良性的合作交流应是互利的,要注重文化传播的双向性,中斯两国教育界以互派留学生为主要交流项目,其中斯里兰卡留学生赴中国人数较多,而中国赴斯里兰卡学习的人数较少。中国在向斯里兰卡派遣留学生、访问学者、教师等方面的数量仍有待提高。近年来,斯里兰卡提出了高等教育战略管理计划(2013-2017)的目标,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国高校到斯里兰卡设立分校,预期到 2020年吸引10万名外国学生,计划搭建世界一流大学和打造国际教育中心的发展目标[26]。对于斯里兰卡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愿景,中国可以从政策、体系、机制等方面进行有力支撑。
(一)政治开放包容,文化求同存异 对于跨文化背景下问题的破解,关键是在于克服在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下所产生的差异性。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必然是冲突与融合并存的互动过程,因此对话首先需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保证二者的开放性及互动性,从而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中斯教育交流过程中,需具备以各自民族文化为基础来理解不同异质文化的能力,聆听且尊重不同观念和立场,将包容、平等、开放的心态渗透进交流合作中,尤其需要增强两国间的情感和文化认同,树立交流、互鉴、共享的跨文化传播理念。政策制定规划者应全面深入的对斯里兰卡历史、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只有根据斯里兰卡国情,了解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才能更好地推动良性长久的跨文化交流沟通。需积极找准适合不同国情的长远发展着力点和契合点,在交往过程中不偏不倚,既不强势且不示弱,相互尊重、理解、协调、共享文化教育资源,重视文化间的相互作用,运用教育促进文化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完善机制建设,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斯里兰卡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相对匮乏的瓶颈问题,从国家层面而言,要着力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中斯两国需提供有针对性的举措,根据两国文化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宏观规划和微观调整,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和引导功能,推进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建立长期性和持续性的上层政策引导,制定健全的政策保障以及系统的交流体系。通过政策联通、协同办学、高校交流等模式,提升斯里兰卡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其教育形式多元化,改善斯里兰卡高校数量匮乏、大学生入学率低的现状。除增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机构外,可通过设立专项交流基金对其有针对性地搭建教育机构,合作建立相关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政府、高校等组织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制订好整体发展布局,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撑,扩大斯里兰卡高等教育受教数量,提升教学质量,破解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
针对斯里兰卡高等教育实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我国应考虑以此作为突破口和互补点,加强顶层的战略设计,特别是教育合作系统的完善,构建优质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从斯里兰卡的实际需求作为切入点,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协同配合,帮助其提升和增强高等教育师资和人才的培养。同时,顶层需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智力支撑和决策支持,根据两国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斯里兰卡专项重点研究项目,搭建国际教育合作中心,围绕共同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互通和教学资源共享,以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方式提高两国教育实力,进行双向的教育交流,在“特殊领域”“独有领域”“强项领域”作为重点交流对象,突出两国文化特色,多沟通、多交流、多合作。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应进行整体的把握,建立起开放包容、合作互补的新常态。同时,搭建国际一流的学科队伍和科研团队,共同构建科研开发合作平台,加强智库人才的培养,构筑起中斯高等院校教育文化合作沟通的桥梁,创新多元化的合作交流形式,由此长期的良性文化交流才能做到细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进学术互派,拓展合作项目 从1975年起,中国政府开始通过斯高教部向其政府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其中包括全额奖学金、部分奖学金,学生可在中国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也可进修中文或作为普通学者、高级学者进修。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数额从1975年的每年7个逐步增加到2020年的每年250多个。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专项奖学金等形式,借力当下教育市场的开放局面,吸引更多斯里兰卡专业领域留学生来我国留学,推动校校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有助于斯里兰卡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从而成为宣传中国的优质媒介。通过互派留学生、人才协同培养、学术交流访问等不同方式来促进两国的人才资源共享,建立互相交流以及互利共享机制,通过流动和互动的方式来改善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号召力,以文化教育交流来沟通民意,以民心相同来夯实基础,以学术交流方式来推介良好国家形象。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亦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教育交流对促进中斯两国的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是为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促进中斯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从而提升两国的核心“软实力”,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助于从历史经验中探索多元文化交流认同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术支持,对全面提高中斯两国的“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是当下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运用高等教育推动中斯两国文化的传递,以教育作为途径进行文化意义层面的交流,作为纽带推进两国间外交层面的沟通,对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承担起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使命,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