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研究

2022-12-30 06:10曹胜亮朱亚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学生

曹胜亮,朱亚美

(1.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网络舆情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媒体时代,各种新旧媒介广泛融合,给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从网民年龄结构看,学生网民依旧是网络主力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是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有效举措。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在网络领域对现实热点话题、校内外焦点问题等的发生、发展所表达的各种言论意见和态度情绪[1]。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所呈现出的新特征给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内容更为分散化,舆情的监控难度增大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改革,完整的信息会被网络传播主体分解成不同的信息片段,网络舆情内容趋向分散式、碎片化。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体例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以短句、词语、图片甚至是表情符号等较少文字的形式来描述或呈现某一事件、表达观点;二是内容题材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关于同一事件的分散式记录。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在网络传播中更倾向于使用抖音、快手、B站等以碎片化形式进行内容传播的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分布不断消解和弱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致使高校管理者无法从碎片化的信息中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动向,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管理也因此变得更为困难。

(二)方式更为多样化,舆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明显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多维度突破,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可控因素增多。一方面,惊人的传播速度和开放智能的网络舆论平台促使信息快速传播扩散,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网络舆情的突发和舆论热点的形成。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平台不仅包括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论坛等官方平台,还包括学生的各种个人社交平台。高校校园人员聚集,校内外社会热点话题一旦形成,便会在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网络平台上引起网络舆情的裂变式传播,从而导致高校网络情绪爆发、网民意见持续高涨。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论平台的私人化转变,极大地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交互性、隐蔽性、复杂性。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使高校网络舆论平台的私人化发展趋势成为常态。大学生网民既是网络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活跃于微博、QQ空间、抖音等各大热门新媒体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评论、删减信息、转发信息、参与互动交流等,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传播主体。网络舆论平台的私人化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路径,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升级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和舆情引导的难度。

(三)行为主体相对单一,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突出 “群体极化”是源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群体讨论使群体成员的观点看法朝其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形成更为极端的观点。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更为突出。互联网平台使网民能够跨越地域阻隔自由发表相似言论、关注同一问题,具有相似观点的个体在网络上逐渐形成群体。而这些群体成员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不乏观点偏激之人,成为一些极端言论的附和者[2]。而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塑期,对某些社会现实问题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力,加之大学生对个性化和群体认同的追求,极易在网络“群体极化”过程的驱动下产生认知偏差,出现不理智的抱团现象,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和朋友圈是最典型的“群体极化”现象,“00后”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扩列”就是一种扩大同一爱好或观念的朋友圈子、彰显个性的行为,“00后”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因网络恐吓、羞辱等而屈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面临的困境

(一)潜在危机难以发觉 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数字化传播特点,传播速度快,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复杂性突出,一些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性和隐蔽性大大增强。部分网络舆情危机在被发觉时就可能为时已晚,已经演变成互联网甚至全社会的大型舆论危机。当舆情发生时,因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跃性和高校人口密度高的传播特性,话题会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进行传播、扩散,这极大增加了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工作的难度。此外,在传播过程中夸大事实真相的失真化处理现象屡见不鲜,高校舆情监管部门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工作难度大增[3]。即使高校舆情监管部门能够监测到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部分大学生我行我素的个性和叛逆心理也会致使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拒绝反省思过,这使得高校舆情的正向引导变得异常困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会因此遭遇瓶颈。

(二)泛娱乐化高速冲击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不良社会思潮的滋生蔓延提供了生长土壤,以泛娱乐化为代表的不良社会思潮正在高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这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泛娱乐化主要体现为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各种信息,用肤浅的娱乐内容来满足个体的娱乐需求,这不利于网络受众对信息的理性整合,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造成困难。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聊天群、订阅号和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获取各种资讯信息,面对各种娱乐化、个性化、碎片化信息的强烈冲击,大学生很难从中辨别正确观点,甚至把无知当个性和小众,默许网络不良意见,使“群体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影响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理性判断。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现实问题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情绪过激,有的人把在现实生活中积聚的不满、焦虑等情绪宣泄在网络上,网络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征,极易滋生激进的舆论表达,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引导,放任网络传播、聚焦,就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并走向极端,导致民意啸聚,出现网络谣言、网络攻击、侵犯隐私的人肉搜索等事件,触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导致道德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还有不少网络宣传的新闻真实性不足,内容失真、偏颇或低俗,甚至有些政治谎言与假新闻,隐藏在博人眼球的大标题或恶搞段子中,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观点。大量负面的娱乐化信息淹没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引导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但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部分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处等负责,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保卫处负责,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与校内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主要由网络信息办公室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与舆情动态主要由宣传部负责[4]。大部分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虽分工明确,但仍存在涉及部门过多、缺乏监管工作责任主体等现实问题。多数高校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介入产生阻碍,甚至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此外,许多高校忽视思想引领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对网络舆情引导采取一刀切模式。例如,一些高校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过滤一切有关学校的真实负面信息,设置关键词限制学生发布相关信息,或是屏蔽信息,根据关键词攫取信息进行直接删帖、封号等一刀切的粗暴方式,甚至对未触及网络道德红线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类似粗暴处理方式虽可能在短时间内奏效,但并不能得到学生内心的真正认同,一旦学生将这种网络舆情传播至社会范围,后果则不堪设想。因此,舆情引导关键在于思想引领,应从源头上了解、解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制定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特征的工作方法来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四)网络环境不够清朗 2022年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总结了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包括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等,同时部署了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整治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等。国家下定决心、花大气力整治网络环境,为的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营造清风正气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成效。目前,社会上仍有一些顶风作案的群体,诱导大学生散布不实言论等,使其游走在网络道德失范甚至违反法律的边缘。例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追星,虽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已在“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中对追星行为有所规制,但追星中的不正之风并不会立刻消失,一些追星群体中的不正当消费行为仍然存在。大学生一般经济来源较少,且三观还未完全塑造成型,极易被一些“粉头”、不良媒体甚至敌对势力诱导,以发布不实、夸大信息来换取金钱或其他利益,以支持其追星消费,这些行为亟待社会监督和强有力的法律规制。只有加强社会整体道德约束力,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管、责任追偿、事后惩戒机制,才能消解网络舆情负面引导的不良之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路径

(一)加强网络舆情研判,拓展师生互联渠道 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排除高校网络舆情隐患,首要条件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动态追踪和准确研判。高校大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和在互联网平台的活跃度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研判的独特优势,利用好这些优势将对网络舆情正向引导大有裨益。

首先,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舆情互判机制。高校自身固然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舆情收集平台、舆情监测系统,但一味地依靠大数据手段并不能使舆情潜在危机得到有效缓解,瞄准舆情传播源头,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躬下身子,沉下心思,将舆情研判工作积极下沉到学生当中,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形成贴近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和紧跟时代要求的舆情研判标准,让每个学生将网络舆情研判标准牢记于心,利用好学生朋友圈的纽带关系,一旦出现舆情隐患,可以让传播者或发布者第一时间收到提醒,在学生之间形成互研互判、互帮互助的良好机制,发挥学生之间的隐性教育功能,同时减缓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压力,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常态化、立体化的舆情互判机制。

其次,培育网络舆情“意见领袖”。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倾向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帮助培育学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的关键一步。培育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第一,需要发掘学生中对网络舆情、社会热点话题等敏锐性强、平时勇于正面发声的个体或群体,可以是班干部或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良好人际关系和敏锐新闻洞察力的学生,以便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支持认可;第二,学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必须具备强烈的爱党爱国意识,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高校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能够充分发挥正能量和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其他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培育“意见领袖”时,必须予以学生尊重、鼓励、引导和保护,平等地对待学生,维护学生利益,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网络舆情正向引导过程中实现合力共赢。

最后,完善高校“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可以定向引导公众的注意力。新媒体时代,高校“议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校各类官方公众号、学校学院官方网站、校园论坛等媒介平台,要缓解高校网络舆情潜在危机,推进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可以在各平台上拓展师生互联渠道[5]。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公众号除了推送学校学院最新的官方消息,还可以设置师生互联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针对某一热门议题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可以通过互联入口掌握学生舆论动态,对学生观点进行及时评论和针对性引导,有效进行舆情研判,避免潜在舆情危机。此外,还可以将“议题设置”得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特质和基本诉求,不断完善主旋律推送内容,弘扬社会主旋律,借助网络道德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认知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种舆论信息在诸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短时间内积聚扩散,冲击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的信息认知模式呈现出泛娱乐化、碎片化的特征,这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也不利于大学生网络认知教育和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中心个体向学生群体扩散性传输的过程,具有显著的中心化特征,多体现为单向灌输模式。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舆情引导时不再仅仅依靠引导、说教,还可以在意识形态引导过程中利用新媒体设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例如,思政课教师在将某一国际热点话题作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多角度还原事件,表达主流观点;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思政课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明辨是非曲直,强调主流意识形态;若教师上课时获取的网络舆情信息略微滞后,学生也可以将最新的观点与老师分享讨论,形成网络舆情认知教育的良性互动。

只有坚持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育和践行,做好网络舆情认知教育、安全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和消极网络舆情的冲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判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甄别信息的真伪优劣,进而有效保证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三)创新体系构建,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应紧扣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新特点、新方式,建构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模式。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舆情预警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但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还需完善。预警机制是对网络舆情预判和小范围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层级不同,危害程度也大不相同,针对可能形成的负面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将其进行标记处理,以避免舆情危机的爆发;针对小范围扩散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触发干预机制,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导致舆论失控,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对于已经发酵到一定程度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触发警报,进行有效地应急处理,牢牢掌握住舆情处置的主动权。

其次,要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宣传机制。由于年龄、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优劣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加强优秀网络文化宣传机制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方式,线上可以通过在校园网链接主页投放大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内容,获取大学生的关注度和点击量;线下可以通过三个渠道进行文化宣传教育,一是将优秀网络文化宣传融入到新生入学、校庆等具体活动中,相较于行为规制的古板说教方式,优秀网络文化宣传更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使他们面对舆情导向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将优秀网络文化宣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课程设计各环节加入优秀网络文化内容,既可以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三是在课外实践中提升学生对网络文化内容的判断力,如开展以短视频为主的网络文化内容创作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形成对舆情内容的基本判别能力。

最后,要完善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协同引导机制。学生群体中有“意见领袖”作为网络舆情引导人,教师和管理者方面就更需要一支专业、精准的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对舆情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除了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高校可以鼓励专业课教师、校网信办技术人员、学生工作处、心理老师等积极加入大思政网络育人队伍,齐力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和网络环境。高校需要在人员选拔和技能培训方面多下功夫,完善网络思政队伍系统引导机制。一是要把好网络思想政治队伍的人员选拔关,保证队伍的专业性;二是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增强队伍的业务能力。网络思想政治队伍需要具有较强的互联网业务水平,要善于运用新媒体设备和技术,要具备舆情事件的紧急应对能力,还要了解当代学生心理。

(四)凝聚社会合力,提高整体网络道德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需要植根于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目前整体网络环境虽在持续整改中,但仍有待提高,良好的社会网络道德环境是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的基础保障。

第一,社会监管要及时,法律保障要有力。首先,新闻媒体、文化部门等舆情内容的管理者和传播者,应不断强化社会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把好舆论总开关。国家官方媒体或地方媒体、自媒体,乃至各级文化部门,要以过硬的专业素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促进网络道德环境往良性方向发展。其次,网信办、负责网络安全监管的各级公安部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通信运营商、新媒体设备大型制造商等需要把好网络舆情的技术关和安全关。针对网络中的各种乱序现象必要时相关部门需予以技术介入处理,除实行日常的监管职责之外,还应有充分的危机应对意识,对于舆论失控的情形和后果有相对完备的应对计划和处理办法,打好互联网上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网络舆情引导和治理不能仅仅依靠监管部门的监督和道德力量的约束,必须有相对完备的法律作为底线,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位阶不高,以“条例”“规定”“办法”为主,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健全,应修订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舆情舆论进行专门立法,以保障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第二,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表率作用。提高整体网络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榜样的力量更是化人于无形之中。社会公众人物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特殊群体,其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网络舆情事件皆因公众人物而起,而公众人物本身就是网络舆情最好的引导者。一般而言,社会公众人物在社交平台上有较大流量,以公众人物为榜样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够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提升公众人物的网络道德素养,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对网络舆情正向引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