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斌
(徐州开放大学 公共基础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成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性,要求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同时遵循三大规律,即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既从宏观的层面强调了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位置和“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又在具体的施教层面让每个人都可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和相关国家部委多次明确要求,要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要在一个新的高度,统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
核心范畴的内涵,是其理论能够得以合理架构且付诸实践的关键支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即在立德树人目标同向同质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型定位和要求,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原则,以由浅入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为基本原则,弥合校际差异和打破学段壁垒,将思想政治规律应用于教学和育人全过程,构建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一体化德育格局和体系。
(一)理论的合法性基础 特殊的课程本质决定了思政一体化理论的合法性。思政课程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学段实行一体化统筹推进,其理论合法性基础,在于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的特殊本质。
课程本质,即课程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个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规定性,是学科所有课程性质的集中概括,决定了该课程的学科观。思政课程的课程本质,其特殊性可以概况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在多学科整合基础上,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导的综合性活动课程。
核心价值的共同追求,需要把意识形态教育的首要使命贯彻于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虽然有不同的德育层次和与之相联系的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堂以及日常思政教育,但课程本质的统一性使得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可以一体化地进行课程目标的整体规划、课程体系的调整创新、课程内容的协同推进、教材体系的统筹建设等。
(二)一体化蕴含的逻辑关系 理论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以及不断的实践反思。“化”作为后缀,它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1]。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就是要改变之前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程各自为战的教育断层现象,使之统一到“一体化”的系统机制或者理想状态中。“一”和“多”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站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可以分别对应于本体和现象,代表的是“统一性”和“多样性”。
逻辑关系:“一体化”中的“多”是指大中小学不同的四个学段,以及每个学段各自具有的特殊规律;“一”是指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思政课程,在学科分类、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育思路、课程实施等方面所具有的统一性。不论哪个学段的思政课程都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一致的培育目标,追求共同的核心价值,即都具有提高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基本功能;都把培养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作为课程的培育目标;都追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进行教育的核心价值。概况而言,“一”是本质,“多”统一于“一”。
以徐州市的情况为例,徐州在依托在徐高校思政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思政教育的“四大联盟”“四大平台”,开展了“七大行动”,实施了“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①创新项目。2021年的徐州市教育局工作要点又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高中、初中、小学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跟踪、评价机制等,以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就下文的存在问题和对策探究等内容来说,既有在徐州实践调研基础上的理论归纳,也综合考察了更为宏观层面的政策理论总结等,谨在此予以说明。
(一)学业质量标准的实践误区 思政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即学生在完成一定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之后,对其进行的综合判断,包括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核心素养,以及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学业水平等。
1.衡量标准“分数化”。在课程理念的层面,思政课程追求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思政课程核心素养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同时学业水平的测定也主要是看其表现,但是,在实践中普遍存在衡量标准“分数化”的错误倾向。思政学科应该以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其育人价值。所以,普遍存在的以“标准答案”作为教学效果的评判手段,甚至是“唯分数论”的现象,是目前实践中存在的一个误区。
2.学生评价“片面化”。综合化和素质化是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评价“片面化”的误区。前述衡量标准“分数化”,是站在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角度分析,而学生评价“片面化”,则是从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的层面展开的讨论。智育强化而其他被弱化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加以重视。《江苏省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计划》(苏教基[2018]4号)对学校社团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同时提出要改进中学阶段校内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变“分数制”为“等级制”。从目前实践中调研的情况看,这些举措的落实情况不是很乐观。
3.课程实施“理论化”。各学段思政课程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差距。倾向传统“理论化”的知识传授型课堂,而没有真正对标新课改进行课程内容活动化,客观上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统筹推进形成了障碍。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学科课程可以分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两种类型。以高中思政课程的新课程标准为例,需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即兼顾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设计符合规律的情景议题,激发探究意识、强化辨析思维、丰富实践体验等。但是,把“活动化”简单操作为增加学生的某些辨析环节,或者组织浅显的情景模拟等,仍然普遍存在,同时,教师主讲而学生听讲的模式,很多学校没有切实改变。
(二)思政一体化实施过程的断层现象 教育合力是指在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标基础上,不同学段和综合教育分步骤、有计划、协调共振的作用于教学对象所产生的综合作用。教育合力追求的是“1+1>2”的教学效果,但是,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
1.学段纵向教育合力的断层。课程理念的相互融通性不足。课程理念是课程在教育目标、逻辑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架构,是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不同学段纵向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上下联动、有序衔接和全面协调,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客观上存在割裂和断层的现象,诸如“中学理论高校化”,而“高校理论探究相对肤浅化”等。
2.协同育人横向合力的断层。2017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新时期的德育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由此可见,思政教育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而教学实施的方式则需要发挥协同育人的横向合力。但是,智育和德育不平衡的导向性问题、协调联动的效率问题等亟待解决。
(三)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欠缺 教育部在2012年针对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分别研究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在这个基础上,2019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制定出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目前,该标准还没有正式出台。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尤其重要的定位而加以特别对待,所以,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既是对教育方针、政策、任务的有效落实,又是对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体系化建设的有益补充,需要尽快落实。
(一)客观层面
1.切入点和突破口定位不清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和统筹推进需要精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学段和教育类型的育人目标,都要突出立德树人的同质性,但是,在一体化逐步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是非常大的。首先,学校数量和生源规模庞大。以徐州为例,截止2020年度秋季,共有各学段各类学校1307所,在校生计1,828,586人,以这个体量和规模,叠加内在的差异性,精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十分重要。其次,协同攻关和有效破题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一体化大格局确立,由于缺乏相应的合作机制,所以,在分析校际差异、学段壁垒的过程中,难以量化和精准,同时导致资源整合与共享、实践融合与牵手的基础相对缺失。
2.课程目标具体追求的差异。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综合德育价值通过核心素养在学生个体中的具体体现,是知识、能力、情感等具体目标三位一体的呈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和高中学段,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重知识、唯分数的情况。就初中而言,《道德与法治》是中考必考科目,其分数的意义可见一斑;就高中而言,虽然根据2020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在思政课程的结构方面,分别设置了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在对接高考、高校自主招生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等对象的时候,让学生可考、可测,但是,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二)主观层面
1.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认识的误区。从学科化走向常识化、生活化,在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思政课程致力于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以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的构建之路,本质上是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但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认识,包括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中考和高考还存在,素质教育就不能真正施行。
教育功能是教育内在本质在教育对象上的集中外化,思政教育的功能有其自身特殊的政治属性,同时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发展性等。思政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即育人功能和育才功能。但是,就其基本功能而言,思政课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可替代的,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根本原因在于这两个基本功能,分别契合了“立德”和“树人”的两个根本要求。
根植于现实的思考,把思政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应试和素质分别对应,就学校的教学实践而言,在实现育才功能的知识讲授过程中,强调答案和追求分数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实现育人功能的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强调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更进一步地践行素质教育,是可以有效实现的。
2.教师交流的意愿和动力不足。不同学段的学校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即使是同一学段的学校之间,由于不同学校的发展定位不同,也出现了不能协调一体的情况,从而导致从学校层面到思政教师,跨学校、跨学段交流学习和互动的意愿和动力不足。徐州市教育局主导推进了多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项目。例如:实施学校思政课建设工程,组织在徐高校与县(市)区教育部门、中小学结对共建,开展“思政名师同上一堂课”活动,构建一体化推进思政育人大网格新模式等,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这些项目的推进多数是以现场会议的形式开展,从教师交流的平台和常态化等角度看,还有更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高校思政教师的学科前瞻研究,思政实训基地的名师引领,优质课堂教学案例的研习,优秀思政课教师群体的平台搭建,这些都是徐州市统筹推进中很好的项目,能否把大学的优势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目前来看,只是一些示范学校、示范课堂等做得比较好,其他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在交流和互动方面,特别是在意愿和动力方面需要进行有益的强化。
2020年12月15日,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会议上,教育部宣布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该机构的设置,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创新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系构建、丰富实践等,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构建一体化的理论支点 理论基础的合法性明确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重心的矛盾演进构成了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即理论支点。一体化统筹构建的理论支点,主要是由该理论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实践问题所决定的,即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
首先,纵向衔接。纵向衔接的关键问题是不同学段的规划统一和协调推进问题。在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目标、课程质量标准、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存在层次和内容等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探索其关联性和规律性,做到衔接有效。其次,横向贯通。横向贯通的首要问题是育人格局的整体构建问题。包括《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新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三全育人的整体格局,以及各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等。
(二)“关键课程”引领协同化育人 思政课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夯实德育为先的理念基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学校课堂和社会实践,人文教育和网络战场,都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共同理念基础,思政课程作为关键课程,要起到坚实引领的作用。2021年4月29日修订的《教育法》,进一步在法律层面完善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政治属性。所以,要把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思政教育追求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目标,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实施,为思政一体化的实践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保障。
2.统筹价值引领的育人格局。价值引领和信仰塑造,是立德树人的首要问题,践行大思政、完善三全育人的格局构建,既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更是新时代的新命题。统筹价值引领的育人格局,即以意识形态的责任落实铸魂思想武装,以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做实情怀浸润,以平台搭建的组织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以统筹融合的资源优势筑牢实践能力。
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教育公平的促进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基础上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不能够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否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人才观”的重要判断标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思政教育工作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价值引领。
(三)主渠道和主战场要合力共振 “主渠道”即思政课堂教学,不但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其建设过程中,还要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段的学生发展需求和提升期待。“主战场”即课程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客观基础,需要在教材体系结构、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一体化平台的打造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1.纵向衔接的适度延伸路径。高校思政理论研究层面出台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在与中小学结对过程以及辐射作用的发挥方面,尚需在体制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第一,建立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兼职或者兼课的制度保障,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可以细化成教学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和教材体系一体化等子项目,对小学学段都有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中要求的6%~8%的课时标准,要保证开足开实。
第二,高校品牌课程、公益项目等要以适合的方式向中小学适度延伸,以不断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课堂教学要严格落实目标要求和内容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法律常识、中华文化、心理健康等课程开实开全。站在一体化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夯实小学学段重要的基础作用,对中学、大学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2.教材体系和课程设置规范有序。逐步构建由统编统审的教材、地方辅助教材、校本辅助教材、教学拓展资料等相辅相成的思政课教材体系结构。同时,课程设置要兼顾不同学段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在教材的问题上,要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3]。第一,思政必修课程必须采用统一教材。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各校自编思政教材,到85方案、98方案、05方案,不断地修改和创新,体现了思政教材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前进轨迹。当前,新时代思政教材体系建设,又步入了更高的水平阶段。第二, 注意科学和严谨。特别是辅助教材和拓展资料在编写、修订、出版等过程中,一定要经过相关主管机关的审核备案,主动接受监管。第三,结合实践和遵循规律。地方辅助教材和校本辅助教材要在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地方文化和思政大格局的有益实践,在校情允许的范围内开设,以及有针对性地编写,尤其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和角度。
课程设置的规范有序,尤其要注意初中学段这个环节:第一,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后儿童时期和前青年时期结合点的这“一段渠”,初中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相比较而言会更加的强烈和独特,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第二,教育教学规律。相比较小学阶段,骤然增加的科目数量和学习难度,包括思政课出现了应试的新要求,都会让有些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根据当前的政策,毕业时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各占近50%的分流选择,也增加了初中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初中学生的特别重视,需要以人为本,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
3.打造“思政一体化资源平台”。当知识互联了数字科技,每个人可查阅的以及被推送的信息都是海量的,并且良莠不齐。对同一个热点事件和教学案例,如何保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做出统一的主流价值判断,是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打造“思政一体化资源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科研交流等,形成可以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典型案例资源库等,在不同的学段,可以使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发挥“主战场”的应有作用。例如,2021年秋季不同学段都要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程,小学低年级《读本》最早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开展教学,需要区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对于大学生,可以从理论体系的高度,结合重大理论和实践,深化思想认识和坚定理想信念;而对于小学生,则可以采取叙事方式,结合他(她)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了解中国的奋斗历程和思想理论的由来发展,实现情感认同。
(四)筑牢“主力军”的关键作用 “主力军”即思政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3],也是影响和辐射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关键环节。
1.制定统一的《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可以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层面,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议《标准》重点规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师风师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准入退出机制等,同时贯彻“六个要”的素质要求。《标准》既要能够有利于对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维护其合法权益,又要明确学校管理和督导的依据。统一的《标准》对于思政教师的跨学段交流,以及准确把握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内容等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2.搭建“思政一体化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思政教师关键作用的激发,除了教师个人主观意愿的因素之外,还需要政府和学校的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搭建“思政一体化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管督导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第一,目标定位。紧密联系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既服务于地方高校和中小学思政教师的专业提升和跨学段交流,又致力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基本功能。优化师资、课程、信息等优质资源配置,实现有序对接、方案共享和一体化的问题解决。第三,模块管理。按照功能分解化和内容模块化的原则,将平台具体设置成若干模块,以实现平台运行的规范化、集约化和科学化。
综上,“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切实转变大中小学思政教师的教学断层现象,在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做好引导和培育,推动思政教学内涵式发展,需要我们纲举目张和不懈地努力。
注释:
①四大平台,即“党建+”思政教育示范阵地、徐州市思政教师培训平台、徐州市思政教育主题论坛、新媒体线上阵地;七大行动,一是打造“党建+”示范阵地,二是开展大中小思政示范课,三是举办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四是开展思政教育宣讲实践活动,五是组织中小学思政教师培训,六是举办大中小学思政研讨论坛,七是表彰年度思政教育先进典型;四大联盟,即分别由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在徐高职院校和市直各中小学为参与单位的徐州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推进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