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如仇!还真是。
秦嫂自认不是能施人大恩的人,偏偏,被患者家属仇上了。
本来这个陪护,秦嫂做得不情不愿。
钱不是问题,只要你把人给伺候好!患者家属这种口气令秦嫂反感,怎么做才叫把人伺候好,秦嫂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敢打这个包票,何况患者是个男人,不合规矩呢。
一般情况下,男患者找男陪护,女患者寻女陪护。可这家,单单点了秦嫂来陪护,而且是通过院长找的,再怎么不合规矩,秦嫂都没理由拒绝。
本以为会很尴尬,毕竟男女有别,秦嫂可以把自己当成火车站公厕、大酒店卫生间做保洁的大妈,男人不会啊,毕竟人家有官在身的。
活路上了手,秦嫂才发现,她这个陪护,充其量就是一个传声筒,在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
那个患者,在秦嫂看来,简直再矫情不过,不就是睡不好觉吗,吃点药就行了,住院,太小题大做。
人家还真享受小题大做,把个医院住得颇有声势,而且再三叮嘱秦嫂,任何来探视的人,都不得走进病房半步。
敢情秦嫂的陪护只是个幌子,真正职责是给他当门神?为了睡个安稳觉,得费这么大心思,秦嫂就有点同情患者了。
搁平时,患者哪轮得到她来同情,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偶尔在镜头前弯腰做一个摆拍动作,都能感动好多围着他鞍前马后忙碌的人。
秦嫂虽然也忙碌,却不是鞍前马后的那些人。她忙着替患者挡驾,忙着替患者当家,忙着替患者烦恼睡不好觉。
常有处心积虑者半夜三更前来探视的,秦嫂一律是义正词严地拒绝。
陪护到一周的时候,患者终于能够入睡了,不是借助药物的那种入睡。秦嫂很欣慰,作为陪护,谁不愿患者早日康复呢。
每每送患者出院,秦嫂都能在心头生出一股成就感。
然而,秦嫂的欣慰早了点,就在秦嫂站起身,打算出病房去舒缓一口气时,患者的呼吸突然出现了变化,一阵比一阵急促,还伴着梦呓。他双手挥舞着,额头有虚汗渗出。
秦嫂一怔,赶紧叫医生。医生观察后,问,晚上吃得怎样?
很欢实啊,秦嫂答,之前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饭。
是不是伤食了?医生自言自语了一声,这时患者已经安稳下来,呼吸回归平静。
患者家属每天早上会来探望,秦嫂壮了胆,跟家属说,他这病,我有个偏方,准保一针下去,让他睡得安安稳稳的。
家属是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眼神轻蔑地越过秦嫂头顶,说,偏方?我们是用偏方的人吗?
确实不是!秦嫂很羞愧。这可是国家三甲医院,用偏方治病,岂不是贻笑大方。
偏偏,贻笑大方的事出现了。
家属走后,患者看着秦嫂,问,你确定能够一针治好?
秦嫂点头,说,治不好,陪护费我分文不要。
那你给我用偏方,记住,晚上治,不现任何人的眼。
当然不能现任何人的眼,包括患者。
秦嫂等患者沉睡时,才轻轻从袖头拽下一根缝衣针。治裹食,差不多每个乡下妇人都会。乡下孩子野,野到山上胡乱摘野果子吃,吃多了,裹在心里,撑得难受,中指上扎一针,放出一滴黑血,准好。
患者还是睡得不踏实,噩梦连连的样子。秦嫂点燃一根蜡烛,把针在火上走了不下十个来回。亮出针,秦嫂攥住患者左手,大拇指顶上患者中指关节处,深吸一口气,瞅准了,猛一针扎了下去。
患者“啊”的一声惊醒,左手拼命往外挣,边挣边说,别铐我,别铐我!
秦嫂收起针,轻描淡写地说,你这是裹了食,放出点血就好了。
患者看着中指处渗出的那滴黑血,不语。
秦嫂轻言慢语地说,有些事,长痛不如短痛。要想心口顺畅,不该吃的东西就不要下嘴。
患者不看秦嫂,把中指含进嘴里,使劲吮吸黑血。
第二天,患者家属黑着脸辞退了秦嫂,极不情愿地办了出院手续。陪护费却给了足足三倍之多,通过院长给的。
院长不解,冲秦嫂嘀咕说,是不是你陪护期间出了偏差,惹得领导提前出了院?他原来说最少要治疗一个月的。
秦嫂看着袖头那根针,不说话,眼神亮闪闪的。
选自《天池小小说》
202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