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2022-12-29 00:00:00雷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8期

【摘 要】本文调查发现,超六成被调查学校开展了一定形式的研学实践教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以就近研学为主,研学课程种类较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研学实践的主要类型,但存在研学师资不足、经费欠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打造研学实践教育支撑组合拳、完善保障机制等多项对策。

【关键词】研学实践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8-091-03

研学实践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研学旅行活动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为研学实践教育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2020年至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学实践教育进入“低迷期”。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对当前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若干建议。

研究设计

本调查问卷由单选、多选和开放性问题构成。为确保数据的代表性,样本覆盖我国东、中、西部3类地区9个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南、湖南、四川、云南、甘肃),每个省份选取3个以上地级市参与,涉及所选地级市70%以上中小学校,调查样本对象为中小学校校长或分管副校长1名、专职教师1名。借助问卷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2021年7月1日开始收集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日,共计回收问卷23,5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3,501份。

调查结果

1.研学实践教育开展的总体情况

(1)超六成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

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学校情况如表1所示。65.7%的被调查学校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其中小学占63.6%、初中占69.9%、高中占81.4%,总体呈现出学段越高,研学实践教育开展率越高的趋势。东、中、西部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比例分别为80.8%、64.7%、61.8%,呈现出开展率依次降低的趋势。公立校、民办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比例分别为65.1%、75.6%,民办校开展率较高。

(2)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组织管理较为规范

学校研学实践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学校自行开展和委托开展两种,受委托开展机构包括专业研学机构、基地、旅行社等。调查结果显示62.3%的学校是自行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委托开展的学校占比为37.7%。自行组织研学实践教育的学校均按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93.4%的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委托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学校,有96.3%的学校与受托机构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

2.研学实践教育线路特征

(1)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地点以就近选择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94.7%的学校研学实践教育出行范围为本县市附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组织研学实践教育出于安全考虑,就近研学成为研学实践教育的主要方式。

(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研学线路主要类型

在调查问卷中,研学线路类型为多选题,选项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和其他。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研学线路主要类型为优秀传统文化(84.1%),其次是革命传统(80.2%),其他类型(1.4%)主要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参观、场馆研学(科技馆、博物馆等)。

3.研学实践教育课程配套情况

(1)超半数学校的研学实践教育有配套课程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56.8%的学校有配套研学课程,其中小学占55.3%,初中占60.5%,高中占61%,小学阶段有配套研学课程的学校比例较低。东、中、西部学校有配套研学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0.0%、59.1%、49.3%,西部地区有配套研学课程的学校比例较低。公立校、民办校有配套研学课程的比例分别为56.0%、68.5%,民办校配套研学课程比例较高。

(2)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类型

在调查问卷中,研学课程类型为多项选择题,选项包括自然类、地理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六大类。总体来说,学校研学课程类型较为丰富,其中自然类研学课程(80.1%)开展率占比最高。从图2可以看出,地理类研学课程西部地区学校开展率高,其他五类研学课程则是东部地区学校开展率高。

4.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研学实践教育线路选择少,师资不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学实践教育出行范围主要集中在本县市附近,46.3%的学校认为研学线路选择少。28.3%的学校在实施研学课程中采用教师讲学生跟着听的方式,讲解完之后学生个人完成研学任务单。这种形式忽视了研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亲身体验,违背了研学实践教育的宗旨。另外,从调查结果看,仅有14.2%的学校安排专职研学教师任教,其余学校自行组织的研学实践活动通常是班主任带队。研学实践教育的课程是课堂教育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应高于课堂的课程教育,现有的研学实践教育师资不足,带队教师对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主题、目标的内涵挖掘度不够,研学效果欠佳。

(2)研学实践教育经费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善

40%的被调查学校认为经费不足是制约研学实践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政府拨给学校的经费有限。同时,一些家庭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家长并不支持孩子花钱参加研学实践教育。在关于“当地政府对研学实践活动支持”的回答中,39.3%的被调查学校认为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但缺乏经费的投入;92.8%的被调查学校认为研学实践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政府也未牵头制定科学有效的保障制度。

思考与建议

1.打造研学实践教育支撑组合拳

(1)挖掘区域内研学实践教育资源

针对后疫情时代就近研学的特点,加大对区域内研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人文地理环境,寻找有研学价值的资源,形成校本资源库。其次,要融合学科资源,学校要鼓励学科教师挖掘现有学科体系中适合体验探究的知识,使学生在与传统课堂不同的环境中参与体验,丰富知识。再次,要挖掘区域内传承的地域文化和民间技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最后,借助学校周边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资源及研学实践基地资源,与他们合作开发研学课程,弥补研学线路不足的现状。

(2)构建研学实践教育专职教师库

教师是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加强师资建设是保证研学实践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首先,学校要组建专职研学教师团队,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提高自身参与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辖区内研学教师参加研学教研和培训,构建研学实践教育专职教师储备队伍。最后,形成的研学实践教育专职教师库,既要服务于学校的研学课程建设,又要能够协助学校创建专业化研学课程开发团队。

2.完善研学实践教育保障机制

(1)健全经费筹措机制

要建立起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方共同分担经费的多元筹措机制。首先,政府要将研学实践教育的经费列入地方教育经费的预算当中,保障其稳定的经费支持。其次,学生是参与研学实践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家庭应该承担一部分经费。再次,建立与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点、集体出行交通等有关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降低活动成本。最后,政府要鼓励大型企业、公益组织等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活动方式助力研学实践教育。

a2e375605e1f96ab53823d394a21b986

(2)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研学实践教育涉及的部门多,要对具体责任进行分割,落实到位。首先,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完整的研学实践教育安全协同政策,把相关单位的职责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交通、旅游等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职能,保障学生从学校到目的地往返过程中所有环节安全运行。其次,制定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及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形成一套有效的紧急情况处理机制。再次,创建研学实践教育报备机制,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实时报送研学信息,教育主管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最后,构建研学实践教育家校联动机制,引导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3.创新研学实践教育形式

(1)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研学实践教育模式

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双线混合教学成为基础教育的新常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今年正式运行,平台共有6个模块2万余个资源,其中课后服务模块包含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另外,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类研学基地也陆续推出了线上游览。学校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研学。首先,筛选网络研学资源,解决“去哪儿研学”的问题;其次,开发网络研学课程,设计与网络研学资源相关的活动;最后,线下实施研学课程,让学生动手体验。

(2)学校与社区协作实施研学实践教育

社区是中小学生成长生活的重要环境,“双减”给予了学生更多在社区活动的时间。社区可利用辖区内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研学实践教育,也可以招募辖区内阅历丰富的居民志愿者,从不同视角为研学实践教育出谋划策。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作用,与社区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确定阶段性研学主题,学校与社区协力完成研学实践教育。从经费保障来看,社区和学校可以通过项目形式,联合向上级政府申请研学实践教育专项经费或政府购买服务。从组织保障来看,社区和学校可组织居民志愿者和学校教师共同负责研学实践教育中的过程协调和安全保障。

注:本文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建议研究”(课题编号:KZX2020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教育部等.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