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2-12-29 00:00:00吴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8期

【摘 要】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教学资源情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估,以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8-072-02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行业也无法置身事外。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涉及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方面。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与专注度。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必然性与重要性,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课堂具备情境感知性、全向交互性、学习体验性、工具多样性、智慧推送等特征,成为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课堂。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为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首先应当做的便是提高教学质量,加速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

在选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与内容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卷调查、投票反馈等方式,选取学生最为关心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对于学生的选题予以指导和规范,调整内容与方向,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目标,更多地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购物街大促销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折扣计算,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购物软件,对于相同商品在不同平台各种折扣下的不同金额进行展示,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个教学阶段充分融合,不仅可以在知识讲解时应用,还可以在小组讨论、教学实践、成果展示等各个阶段应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充分利用动画展示方格纸上可旋转的三角形;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旋转,并记录不同时期三角形的形状、边长、角度、周长、面积,进而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具象化了抽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便于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

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如今,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总是存在着资源不充足、难找寻,难以创新教学方式,使用技能不熟练等问题。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资源平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经验分享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同时,利用综合评定考核及激励的政策,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自主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在培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教师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对于数学老师来讲,寻找合适的案例是最主要的内容,可以教授教师科学检索的方法,让其可以通过筛选限制的方式,找到符合要求的内容。对于不同基础的教师,采用不同频次的培训,基础较好的教师可以减少培训,通过加大演练的方式,提高其熟悉度;而对于基础较弱的教师,需要增加培训课程的内容,让其熟悉信息技术应用技巧。由于不同教师的教学时间不同,为了保证不影响正常教学,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直播录播结合的方式,让教师保证一定的学习自由度。

第二,要保证培训具有可操作性,培训的形式不应当以讲授为主,应当以实际操作为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才能学以致用,可以通过结对帮助的形式,将信息技术应用技巧应用于实践,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第三,建立适当的激励与考核机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成果评比的方式,检验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情况,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加强交流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学校间的交流访问,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发掘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寻找资源开辟有效的途径,建立校内资源分享小组,使得学科内的资源实现互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减少教师备课的压力。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资源库,让每一次检索都形成资源储备,上传至学校的资源平台中,不仅有利于后续教学工作,还有利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进行评价,丰富校内资源共享空间。

教师家长联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QoMLdarpcsoLxitWo0tCyTNxiwgnRuiYehZJRrMrtok=数学思维的锻炼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关注每个个体的动态情况,个体数学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

为此,教师和家长要实现有效的联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教学资源,查缺补漏,提高个体的数学能力。

除此之外,也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现阶段部分家长并未正确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抱有排斥心理,认为学生自控能力差,使用电子设备易于分散学习精力。网上信息稂莠不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秉持客观的态度,通过资源过滤、设备设置、定时监管等形式,协助学生保持其专注程度,减少不良信息对其影响,对无可避免接收到的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减少影响。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刘文芳.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张小敏. 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8): 115-119.

张祺.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姜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数与代数领域[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向继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王红玉.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2016.

黄春银.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设计的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刘晨旭.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孙良浩.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 新课程,2022(3): 109.

任建斌.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融合探析[J]. 读写算,2022(3): 16-18.

杨秀珍.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 学周刊,2022(7): 30-31.

肖滋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J]. 学周刊,2022(9): 140-141.

梁伟旋.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J]. 中小学电教,2022(1): 39-41.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