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

2022-12-29 00:00:00郭静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8期

【摘 要】本文从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形象性、抽象性、发散性、辩证性四大特点出发,呈现教师依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得精彩、学得快乐。

【关键词】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8-054-03

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特点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弄清学生处于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有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对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意义重大。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即接受、加工、贮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学生的认知思维进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期”,并具有如下特点:①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主要作用,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②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初步理解矛盾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③发散思维发展快,灵活多变并富有创造性。认知能力是学生成功完成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深入了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遵循其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能使教师恰当地把握知识点的讲授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框架设计

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三章“统计与分析数据”(江苏省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版)第三节“图表数据及其分析”第4课“数据及其分析”为例,该课教学重点为大数据的概念与挖掘分析两个模块(图1)。基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模块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历经接受、编码、操作、检索、提取、使用等认知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大数据的概念,体验数据分析的实践过程,形成数据安全的意识。

教学课例与设计意图分析

1.基于形象认知,设计活动体验

教师以图表知识为复习内容,设计测试卷,学生贴条形码、作答。

教师用扫描仪将测试卷进行扫描,将答题情况录入智学网数据库,现场智能批阅,生成分析报告。该报告包含学情总览和试卷讲评,其中学情总览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包含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合格率等数据;试卷讲评以柱形图的形式呈现,具体到每一题的得分情况、难易度统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用“扫描仪+智学网”机器阅卷的优势进行讨论,发现机器阅卷不仅速度快,还能统计出详细的分析结论,进而辅助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明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适时提问“如果数据收集的范围从班级逐渐扩大到全校、全市甚至全国,又会挖掘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将数据范围引申扩大,引导学生发现这时候收集到的数据就会越来越庞大,大到无法通过人脑,甚至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这样的数据就是大数据。

【设计意图】大数据一词对于学生来说陌生又神秘,极具专业性。对专业名词的理解是实践操作的基石,需要经过不断地形象刺激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初中生好奇心强,基于此认知特点,笔者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将学生带入平时作业练习的场景中,并把我校“大数据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的阅卷搬至课堂,将考试、阅卷、分析的过程当堂呈现,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试卷批阅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在数据范围逐步扩大拓展中,感受这就是大数据,对大数据的概念产生初步的印象。

2.关联经验认知,思索生活事件

读一读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涉及的数据资料量巨大,以致无法通过人脑,甚至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议一议校园中的大数据:一张小小的校园卡,开学两个月时间,学生在用餐、洗澡、打水、借书、购物等活动中已经产生了30多万条数据。

看一看生活中的大数据:已经融入智慧农业、医疗、安防、交通、商业等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赞一赞大数据产生的商业价值:天猫“双十一”,创造出千亿元以上的销售奇迹,要尝试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以及所产生的价值。

【设计意图】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学生对大数据已有初步印象的前提下,教师通过以上四个小活动,链接起生活中的点点认知,使大数据的定义逐步形象、丰满。

3.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归纳能力

教师请学生回顾“扫描答卷+生成报告”工作过程,总结大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1)大数据采集——单击“扫描答卷”,扫描仪扫描,获取考试数据。

(2)导入与预处理——将扫描的数据导入智学网的数据库中。

(3)统计与分析——单击“生成报告”,数据分类汇总,分析统计。

(4)数据挖掘——大规模计算,挖掘数据间关系,形成数据图表,预测效果。

【设计意图】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初中生思维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导,对许多现象能够进行概括和抽象,但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是经验型的,在思维过程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主导作用,在学习中表现为对抽象概括的把握存在困难。基于以上活动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读活动步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一般步骤,使思维由具象到抽象,逐步深入。

4.遵循最近发展区,尝试数据分析

教师请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在以上四个步骤的指导下,运用WPS表格工具展开分析讨论,预测漫画版四大名著价格变化,体验大数据挖掘的思想。

(1)“双十一”当天购物是否划算,分析半月内价格变化规律。

学生演示:选择上半月数据区域,制作折线图。

分析规律:发现价格呈现“上升——持平——下跌”的规律,在升降中不断波动,达到平衡。

(2)预测“双十一”后价格变化规律,总结平时购入时价格参考方式。

学生演示:运用函数或公式法计算平均值。

分析发现:平时购物,除去“双十一”特殊原因,在接近平均或最低价格入手即可。实际依据的数据量越庞大,得到的结果也会越精确。

【设计意图】大数据的分析操作,初中与高中阶段都有涉及。高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形成,知识储备相对完善,教师可选用Python、Spyder等软件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大数据分析;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具体思维过程中形象成分仍然起主要作用,抽象识记仍需要形象识记的支持,知识储备也相对薄弱,因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选择合适的实践工具,设置操作任务,引导初中生运用他们当前阶段所能驾驭的WPS表格工具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这样设计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明白数据处理的思想。

5.借由发散思维,建立分析意识

根据教师预处理的数据,学生分组探究,从不同角度提出“部分大数据”分析报告,给校图书馆提供购书建议。

探究任务1:从学生角度,分析“我校图书馆各类图书喜欢人数”表格,制作柱形图或饼图,给出采购建议。

探究任务2:从实际流通角度,分析“我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率”表格,计算图书流通率,制作柱形图,分别探究受欢迎与产生资源浪费的图书类型。

探究方法:采用公式、函数、图表等形式。

探究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成果(计算数据、图表以及给出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推荐的书目与推荐理由两方面表达。

【设计意图】分组探究活动是学生由模仿转化为自主实践的二次练习,促使学生自主内化知识、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

探讨天猫“双十一”购物及智能推送,探讨如下问题,引申至大数据分析。

问题1:如果数据收集范围继续扩大,由学校扩大至全市、各地区、全国,又会有什么发现?

参考答案:发现这一代学生的阅读喜好与偏恶,教育部门据此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问题2:将调查结果给天猫图书的供货商,对他们来说有用吗?什么用?

参考答案:知道青少年喜欢的图书类型,备足图书,卖出更多的图书。

问题3:图书销售页面的Top排名如何产生?天猫怎么实现智能推送?

参考答案:对消费者的浏览行为、购书记录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分析。

问题4:课堂上只是收集了小部分数据,实际天猫所收集的数据量巨大。这时再用WPS表格工具来分析能实现吗?

参考答案:不能。

在不断地追问中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大数据数量庞大,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处理,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技术等。但是,分析的过程与思想跟运用WPS表格处理“部分数据”是一致的,关键都是找出数据间的关系与规律。

【设计意图】初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进入中学以后发展很快,灵活多变并富有创造性。借由这一特点,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由小数据拓展到真正的大数据,理解小数据处理与大数据处理的共同思想都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这也使学生意识到找出数据间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出决策。

6.巧用认知冲突,感悟信息安全

学生观看视频“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感悟大数据时代下因信息泄露引发的安全隐患,激起深思: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吗?学生之间就生活当中的数据安全事例展开讨论,如快递二维码、行程码、健康码等对于个人隐私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纵向深化概念。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冲突,解决冲突,将学生置于“冲突—平衡”的矛盾中,能使教学向纵深推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运用疑问激发学生反思,让学生意识到“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技术,使学生对大数据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使学生学会质疑,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

教学实践思考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能力。”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目的,本课例中结合学生认知思维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教师教得有效、精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把握是教学的起点,遵循初中生认知规律,针对面授对象分析学情,吃透学生的认知状况,将开发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价值,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