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依据S-3PBL-2项目驱动式科创教育模式来设计、实施微视频类作业的思维外显策略,使纸笔、实验、语音、微视频类作业有机组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在实践基础上为中小学科创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习题课创新;科创教育;数字化工具;思维外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8-017-02
问题的提出
思维外显化,是指以动手操作、语言表述、画图等多种方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考方法和思维结构等呈现出来的过程,使学生原本内隐的思维能够被看得见、听得到,甚至摸得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维外显提供了物质前提。
在日常教学中,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获得教学反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情况,以及应用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况。通常学生的作业是以纸笔形式呈现的,也确实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情况,但是要想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内隐的思维过程、原生态的思维状况,还需要通过语音、微视频等方式呈现。而现在的数字化网络技术使得布置这种类型作业十分便捷。
基于上述思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数字化手段,将纸笔类、语音类、微视频类作业有机组合。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作业的外在形式,又使教师了解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达到了减负提质的目的。
思维外显化策略——语音类作业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希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分清楚概念、弄明白对象,思维有逻辑,步骤有条理,说话有证据。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对一个问题的解答通常有一个较长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有许多零散的想法,一个正确答案的获得往往是对这一系列零散想法进行修正的结果。语音类作业可以让学生把这个过程原生态地呈现出来,教师通过收听,就可以知道有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好在哪里、有的学生问题出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譬如对于选择题,学生的答案就是填写ABCD这几个字母,而他们的思维过程仅通过这几个字母是无法得知的。为此在布置选择题作为作业时,通常采用语音方式。
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C点时,速度为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小石块在C点时,球对橡皮筋的拉力大于橡皮筋对小球的拉力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的弹力一直增大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一直减小
通过学生的语音,我们会发现,A选项,学生对“速度为零”与“静止”区分不清;B选项,学生受“小石块在C点”的干扰,认为此时橡皮筋的形变最大,球对橡皮筋的拉力就大;D选项,学生想到了小石块受到橡皮筋的拉力在变大,但是没有想到变化的拉力与小石块重力之间存在小于、等于、大于这三种关系。针对不同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我们一对一回答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思维外显化策略—— 微视频类作业
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外显,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类作业来呈现。如凸透镜成像特点对于学生来讲,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后,学校为每位学生购买了一份实验材料——幻灯机。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组装幻灯机、使用幻灯机,加深对其成像特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在观看学生上交的微视频作业时,我们发现作业中出现了以下问题:有的学生在幻灯片上写自己的姓氏“王”“田”等,由于这类字是上下、左右结构均对称的汉字,画外音说“成的像是倒立的”,却无法让观者理解像是“倒立”的;有的视频作业中只显示光屏上的像,画外音说“成的像是放大的”,但无法让观者理解像是“放大”的……为此,在首次作业完成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就本次作业安排了一次讨论课。我们和学生一起观看部分学生的视频作业,进行充分研讨,形成了录制“幻灯机的成像特点”视频的脚本。
第一步,出示幻灯机的各部件:连接好的LED灯、投影片、凸透镜(f=4.5cm)、镜头、筒身、光屏、刻度尺。第二步,用刻度尺测量投影片上的字体高度,填入表中。第三步,显示幻灯机结构示意图,组装幻灯机。第四步,组装好后,显示幻灯机中插入投影片的字体情况。第五步,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它与投影片的距离大于4.5cm,闭合开关,LED灯发光,调整光屏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镜头推向光屏上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像的高度及像距,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六步,重复第五步(使物距在4.5cm~9cm之间),再做两次实验,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第七步,出示字幕。本实验中,投影片不动,即物体不动,通过调整镜头的位置,改变物距,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再调整光屏的位置(改变像距)。第八步,出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扫描二维码观看学生操作视频)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初中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逐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顺序性,表述论证的过程逐步具有一定的步骤和条理性,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论证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结 语
语音类作业和微视频类作业呈现的特点,确实给教师的批阅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是也正因此,才能让教师更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点、障碍点、亮点及创新之处。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施教、坚持不懈,为学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项华,毛澄洁. 数据探究: 信息时代通向科学素质教育的“直通车”[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9): 73-75.
罗世洪. 科创教育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J]. 物理教学探讨,2019,37(2): 68-70.
项华,曾子珉,刘靖怡. 计算物理教育的逻辑起点、途径及未来图景[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Z1): 102-106.
胡志林,黄美萍. 使用“思维外显”技术,提高模拟上课实效[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3(19).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