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

2022-12-29 00:00:00傅骞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8期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构建了体系化的课程内容。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标不仅在具体内容模块中融入了过程与控制、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等前沿的内容,更是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这一根本的课程性质。

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上则明确提出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体现我国最新的信息科技成果,引导学生认知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要求下,基于自主可控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是落实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必然要求。

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具有双重意义。自主可控既是开展信息科技教育的基础,也是信息科技教育的目标。在基础层面,需要选择并采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生态来开展具体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生态,在应用中促进我国信息科技自主可控生态产品的繁荣。在目标层面,信息科技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还要让学生形成开发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为自主可控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需要循序渐进。自主可控生态的共建是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的基础,这里的“自主”指的是国内厂商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可以不受国外法律的限制在国内合规使用;“可控”是指用户或组织可根据自主意志,按自己的需求,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自由地修改和使用软件,自主是可控的路径,可控是自主的目标。当前,信息科技教育支持生态中不少工具还无法真正地做到自主可控,因此需要采用从开源可控到自主可控的渐进发展路径,在保证信息科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主可控的目标。

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可以深度融入教学。信息科技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情境引入、探究实践、分享评价三个环节。在情境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我国前沿的自主可控技术、产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引出将要讲授的内容;在探究新知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生态来探究新知,并根据要求完成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可控的交流平台或教学平台进行作品的分享,并开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作品的影响力和师生形成的技术习惯都将逐步提升自主可控在信息科技教育中的融入程度。

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培养更多的自主可控生态用户和开发者,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更加灵活地传播自己的创新课程和教学设计,避免受到版权和政策方面的影响,从而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完善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生态做出贡献。对于信息科技教师而言,面向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必将通过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成就自身的最大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