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塔里木大学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胡杨,或称“胡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人们称赞胡杨是“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胡杨的植科属性与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从较长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胡杨精神的内涵: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胡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扎根在边疆各行各业人们在长期团结奋斗中所形成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引导人们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新时代下主流媒体也在不断加大对胡杨精神的传播,而研究媒体对胡杨精神的建构对新时代更好地弘扬和践行胡杨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框架”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国人类学家格雷戈·贝特森,欧文·戈夫曼将“框架”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1978年,盖伊·塔奇曼将“框架”一词引入了传播学领域,他认为“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管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2]在中国较早对框架理论进行研究的是台湾学者臧国仁,他在《新闻报道与真实建构:新闻建构理论的观点》中指出,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者建构(真实)概念”[3]。经过不断的发展,该理论已经成为在新闻传播领域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之一。目前集中在运用该理论分析具体案例的研究,如《新闻框架理论视域下〈财新周刊〉逝者专栏的框架分析》《新闻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铁道〉春运报道研究》等等。
目前已有的关于胡杨精神的文献,大都从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传播传承以及胡杨精神对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本文研究胡杨精神带来一定的价值和启发。比如白关峰、王玉林从胡杨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历史作用出发,探讨在新时代下怎样弘扬和发展胡杨精神[4];郁轩和肖涛依托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胡杨精神对内外群体的传播差异[5];古丽孜拉、胡阿提从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出发,探讨胡杨精神对新疆精神扶贫的价值和意义[6];江子旋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胡杨精神在融入高校思政课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措施[7]。但是基于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探索媒介是如何建构胡杨精神的文献尚无人涉及。
新疆是胡杨精神的发源地,《新疆日报》作为边疆地区的主流媒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以往学者从民族形象建构、政治传播功能等角度来探析《新疆日报》的报道文本,亦或是在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研究《新疆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但是运用新闻框架理论研究胡杨精神的文献尚未发现。因此本文采用新闻框架理论,从主题、叙事和话语三个方面来分析媒介对胡杨精神是如何建构与传播的,并以《新疆日报》2018年到2021年期间的关于胡杨精神的12篇报道为例。这些报道为别是:《坚定不移传承胡杨精神》《传承胡杨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胡杨精神深植新疆大地》《扎根南疆开枝散叶——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纪实(上)》《亲近田野泥土味浓——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纪实(下)》《胡杨精神薪火相传》《塔里木大学近七成毕业生扎根南疆》《沙棘是我的性格胡杨是我的精神——记兵团第九师170团6连党支部书记王军扬》《赵威:27年守护那片林》《艾力·尼亚孜:二十六载默默守护胡杨林》《传承胡杨精神育人——记新疆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教师团队》《传承扎根大地生生不息的胡杨精神》。在这些报道当中,其中评论员文章占据5篇,消息1篇,人物报道7篇。
许多学者认为,大众媒介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看法观点历来便有且植根于宣传和意识形态理论,新闻媒体按照自身的编辑方针、立场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来对现实进行构建[8]。《新疆日报》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工作上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因此在对胡杨精神的建构上始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彰显正能量。在《新疆日报》发表的12篇报道中,报道主题可以划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以屯垦戍边、爱岗敬业为主题,此类主题的报道有10篇;二是以弘扬胡杨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此类主题报道有2篇。
例如在《传承扎根大地生生不息的胡杨精神》中通过时代楷模和援疆干部的事迹来突出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和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主题,描写了以实际行动践行胡杨精神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到护边路上刻写“中国石”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援疆干部、每年毕业生较高的留疆率、艰苦奋斗的“胡杨青年”实例,聚焦扎根边疆、为国戍边的奉献精神,整体呈现正面的报道主题倾向,从积极角度传播胡杨精神。再如《塔里木大学近七成毕业生扎根南疆》报道了塔里木大学毕业生较高的留疆率、95后大学生响应国家屯垦戍边事业,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边疆,成长为新时代戍边人才“小胡杨”。
社会是一个建构而非固定的现实,媒介提供建构现实的素材,突显媒介对现实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胡杨精神依托于胡杨树木,媒介通过胡杨树木本身其“三千年屹立不倒”、抗风沙、耐干旱、生命顽强等特点,延伸到人的默默奉献、扎根边疆的价值上,建构了胡杨精神。《新疆日报》对胡杨精神的12篇报道当中,人物报道最多,达到7篇。人物报道的框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新疆的高校,讲述高校的教师如何在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认真科研、育人的事迹,以及新疆高校毕业生不惧位置偏远环境艰苦,选择留疆为新疆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报道框架,此类报道占据4篇。另一类则是依托社会环境,报道驻守边疆、吃苦耐劳默默为社会作贡献的典型人物,此类报道占据3篇。
例如在《扎根南疆开枝散叶——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纪实(上)》中讲述了从塔里木大学毕业的学生曹建翠和岳士芳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南疆,践行所言“愿意做颗铺路的石子,让别人踏在自己的背上走过去”,深入基层献身南疆、为屯垦戍边事业作出贡献;被塔大学生昵称为“胡杨公主”的李志军教授,在并不完备的教学环境中认真搞科研,如今已是国内胡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在《亲近田野泥土味浓——塔里木大学“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纪实(下)》中,讲述了张锐夫妇、格明古丽在艰苦环境中不断搞科研做学问的事迹,让受众充分地感受到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在《胡杨精神薪火相传》中讲述了优秀教授闫春雨教学60余年,宛如一棵老胡杨不惧风吹日晒,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胡杨林。通过塑造这些胡杨人物恪尽职守、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的事迹,把胡杨精神的抽象含义赋予到具体鲜活的人物身上,更好地阐释了胡杨精神,让胡杨精神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具体鲜活富有生命力。
根据安特曼的观点“框架包含选择和突出”,在新闻文本中通过使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形成特定的语境之间的参考、选择特定的照片或影片、讲某些例子作为典型等方式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9]。媒体对于新闻事实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符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媒体对新闻主体性质的认同度。《新疆日报》通过强化某些特定的话语符号来凸显深化胡杨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例如在这12篇关于胡杨精神的报道当中,据统计“奉献”这个词语出现了28次,“扎根边疆”出现16次,“艰苦奋斗”出现12次,“自强不息”出现10次。而与“奉献”意义相近的词语,譬如“无私奉献”、“舍小为大”“恪尽职守”等含义的词语出现也较为频繁。这类词群的频繁出现,一方面凸显了胡杨精神核心内容“甘于奉献”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也没有忽视对个体自强不息的强调,诠释了胡杨精神的多层含义,彰显出主流媒体《新疆日报》对于高尚精神的号召性、动员性和宣传功能。
在报道中运用场景描写反映了当时工作环境的艰苦,体现出胡杨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特质。如“简陋的旅社、窗户玻璃是破的,没有窗帘,甚至门锁都是坏的”。也运用人物语言的“原音重现”,展现了在离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条件最艰苦的城市中,胡杨人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刻画出胡杨人屯垦戍边、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如“毕业后,我想留下来,用所学专业,为南疆基层服务”“我这棵‘老树’扎了根,带的这些‘小树’也绿树成荫了”“我愿意留在南疆,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此外,“领导人话语”也成为宣传胡杨精神的重要话语文本之一,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如在多数报道当中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践行胡杨精神的重要讲话。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特点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受众”变成了“用户”,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已较难适应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以往对胡杨精神的建构模式较为固定,报道主题多是从屯垦戍边、爱岗敬业等角度出发,强调奉献社会的精神,有待充分挖掘胡杨精神的特点,满足当下新时代新需求,应当充分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建构胡杨精神。因此,应当从受众的角度创新建构模式,实现多元化的传播,减少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对胡杨精神的理解差异,增强受众对胡杨精神内涵的认同。在针对疆内传播胡杨精神的时候,要基于新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思维,拓展新的有价值的内容。在面对疆外传播时,要充分考虑疆外受众的文化差异,不能按照对疆内传播的方式对疆外群体传播,在减少文化心理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地传播胡杨精神。
在《新疆日报》的人物报道当中,报道范围主要是以新疆高校的优秀人物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贡献为主,其次是部分疆内甘于奉献、扎根边疆的社会人物事例。这样的报道框架在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上有待提高,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胡杨精神的社会认可度。新时代下,胡杨精神并非仅仅是新疆高校的特定文化精神,更是整个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应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胡杨精神,在已有的高校范围之外,可以尽量地挖掘出其他诸如志愿者协会、企业等中坚组织中体现的胡杨精神并大肆弘扬,增加胡杨精神在当下新时代的社会认可度。
《新疆日报》利用话语符号,在深刻诠释胡杨精神的意义的同时过多地强调了其集体特性,而忽视了个体内生力量的自我生长,譬如个体内心是否是自愿扎根边疆的、自强不息的。另一方面,文本只是较为单一地以某人做了某事,像胡杨一样艰苦奋斗,仅此胡杨精神为叙事框架,在报道中胡杨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特性之间没有建立起必然的关联。为此,在后续的报道中应建立其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框架,探索新的报道模式,并要加强从个体角度出发对胡杨精神的理解。
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与进步,思想观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新疆日报》在建构胡杨精神中所强调的“奉献”“牺牲”精神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但与当前社会环境、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愿景、追求个人利益不谋而合。所以,在新时代媒体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胡杨精神的文化寓意,不断地去创新胡杨精神,努力赋予胡杨精神新的内涵,拓展其价值取向,始终与时代相接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强化情感共鸣。
胡杨树的“三千年”精神正是新时代下,个人、民族、国家应该具有的精神。实践已经证明,胡杨精神是经得起时光洗礼和岁月检验的。《新疆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弘扬胡杨精神的重要媒体,应要不断创新建构和传播胡杨精神的方式方法,使公众能更好地践行和传承胡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