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庆
(平邑县地方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3300)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方式,除了使工作更为便利外,还通过计算机算法替代了人力计算,这一点变化在会计行业尤为明显。传统会计行业以手工记账、算账为主要工作内容,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整理凭证上,还很容易出现账目错记、漏记等问题,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大大提高,但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新时代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障碍,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质量的改善、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电算化源于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尝试,虽然仅是针对工资这一项目进行处理,但这一尝试将当时的会计行业带入现代化的大门。1979年,我国开始在国有企业单位推行会计电算化试点,至今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为会计学、管理学、电子信息技术等的交叉性学科,并不断创新发展。在事业单位推行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几下几点。
为了配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其中列明会计数据的处理措施、会计档案的管理办法、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电算化系统操作流程、原始凭证的录入与审核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而要厘清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容、流程等,就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人员、方式、程序等进行统一管理,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中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如财务负责人在会计电算化中应承担领导、决策职责,保障单位会计工作的合规合法,会计主管对财务负责人负责,接受财务负责人领导,按照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安排工作计划等。由于管理制度中明确了会计人员的上下级关系、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等,保证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经验、专业方向被安排在最合理的岗位,从而在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
会计部门在事业单位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拥有较为独立的权责与体系,因此对于会计部门的管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造成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获取财务信息的来源受限。会计电算化管理对接事业单位信息系统,能够更为便利地从其他部门获取会计管理所需信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对于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十分有益。同时也有利于财务信息在事业单位内容的透明公开,因此要求事业单位会计部门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与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由于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会计电算化管理差异表现如下。
由于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往来较少存在收付时间差问题,因此在会计核算基础上,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更多选用的是收入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而企业单位的业务往来存在着在途项目,因此企业单位主要选用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企业会计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接触六大类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而事业单位会计仅涉及五大类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其主要财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由于事业单位的财产所有权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上也与企业会计不同。在国家规定的情况之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可以自行调整,同时,固定资产也不做计提折旧处理;对于不同拨款来源的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可以随意挪用;事业单位除内部盘点等工作外,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财务报表中不涉及利润及相关会计科目等。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其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企业单位中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作用的发挥。
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记账时代带入人工账务管理时代,无论是现金管理还是流动资金、负债等科目的计算,只要有完整的凭证信息都会变得轻而易举。此外,会计电算化还能够帮助企业开展资金预测、成本核算,对财务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工作。在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填制凭证,根据凭证内容汇总登记各科目账簿与总账,阶段性编制财务报表,执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功能,忽视了会计电算化中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不仅要做到账目清晰,还应当结合单位情况,对有效期内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列支本单位财务状况,为上级部门的预决算工作提供精确信息,但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中,这一工作效果不佳。
会计电算化是借助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将会计工作进行电子信息化处理,因此,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质量与软硬件条件密切相关,会计软件的开发可以根据单位需要进行,而硬件条件主要是指会计部门专用电脑的外设配备与安全保障状况。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有益,会计部门每年有相应预算用在会计电算化软硬件条件的改造升级上,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往往较高,而这也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增加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一旦软硬件环境,尤其是软硬件的关键部分出现问题后,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工作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如关键数据丢失、凭证无法审核、部门间数据传输受阻等,甚至会使财务工作陷入瘫痪之中。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处理在核算基础、要素构成、核算内容与方法上均与企业不同,或者说相对简单,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很少会遇到新问题,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容易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丧失成就感,出现职业懈怠。同时,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对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指导,并且一旦定岗很难出现变化,这意味着某一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事重复性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会计人员不愿学习新知识,机械式工作,缺乏工作热情等情况出现,从而产生职业懈怠。职业懈怠一旦出现,就容易造成会计人员工作失误的问题出现,对财务管理甚至是单位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财务科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质量。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得知,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能力不是很高,更缺乏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当前在职人员职称等级不高,且学历也较低,整体专业素质亟需进一步提升,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的需求。
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应对电脑的数据信息实施大量整合,集中处理数据,故而对数据信息安全性提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系统密码的非法盗用就是一种常见的会计电算化安全性风险。计算机硬件系统极易出现故障问题,导致一些数据被损坏、丢失,或者受一些意外因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会计数据失真、磁盘磁带受损等,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会计人员在以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开展工作时,多是通过相互监督、制约及交接等方式来完成。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引入与实施,电脑代替了会计工作的大部分内容,会计人员不用亲自参与管理,明显降低了传统审查工作发挥的作用。另外,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事业单位亟需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知识的双方面人才,要求这类人才能够在会计工作开展中有效处理复杂的电脑数据,并熟练掌握传统会计业务。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使得审计难度明显加大。
面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可能出现的重视核算功能、轻视管理功能,对软硬件依赖度较高,容易出现职业懈怠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管理理念层面入手,通过人员培训、规范化管理、激发人员责任感与创新精神来解决以上问题。
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中重视核算功能、轻视管理功能的问题,增强会计电算化管理意识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在管理理念中自上而下的贯穿管理理念。首先,扩展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与工作内容。由于电算化管理制度中对管理岗人员的工作职责做了详细规定,使管理岗人员在工作中有所指向,但也造成管理人员对标工作,专注于会计要素的核算,欠缺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可以将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与工作内容进行拓展,增加管理类职权,激发会计电算化人员向管理职能的探索。其次,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目标。除激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如阶段性财务预算、决算计划分析等,为会计电算化人员提供管理意识的标杆,使其在核算工作之外,关注电算化管理职能,参与到会计电算化管理之中。
在不断完善与优化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的过程中,要想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就应针对会计电子系统进一步完善,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模块进行合理设置,不管是从软件公司购买相关系统软件,还是自行研发软件,都需要重视整个软件的研发与控制过程,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来保证有序执行,进而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规范性、合法性体现出来,不仅要保障系统内具有的管理效能,还需要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准则下的有序操作。
针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依赖于软硬件条件、人员易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事业单位需要培养新时代综合型会计人才,使会计电算化人员拥有过硬的本领与应对新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新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人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升级,为了能够使人员的专业素质跟得上事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上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单位需要给予会计电算化人员继续学习的机会与条件,教授会计人员相应的软硬件知识、标准化操作方法与流程、软硬件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会计电子信息保密的重要性等,增强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会计人员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尤其是手工记账、核算的能力。其次,鼓励会计电算化人员对软件提出改良意见。会计软件是电算化人员的工具,工具顺手工作效率就会有所提高,因此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人员参与会计软件设计、改良的方式,来助力电算化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激发其创新性,解决其职业倦怠的问题。
事业单位虽然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管理制度中不适用于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内容,仍要进行优化与完善。如现金管理方面,由于移动支付手段的普及与电子人民币的出现,未来事业单位业务中涉及现金的会计科目将逐渐减少,那么相应的管理制度就需进行修改,出台针对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子货币支付等的电算化管理措施与办法,来应对其可能对会计部门业务造成的改变,从而使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更为规范化、成熟化、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效果,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所以亟需加大对其安全控制的重视力度,重点做到安全防范措施与保密技术的执行设计,全面保障系统内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防病毒措施,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病毒带来的侵害,应定期检测及维护防火墙等防毒软件,保证防毒软件的作用能够正常发挥;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在工作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避免数据被非法修改或删除等事件的发生;最后,及时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在备份中要做到日备份、月备份及年备份,以此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效果,事业单位可以单独设立审计部门,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定期考核,实施奖惩制度,保证各项工作在有效的监督下能够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为整个会计电算化流程的实施提供监管保障。在监督工作实施中,上下级互相监督制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事业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的互相监督,可以实现双方的无形制约,不但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的充分落实,也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互相监督机制的落实中,需要审计人员定期审查会计资料信息,详细查看电算化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全面保证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水平,推动相关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地开展。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普及,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推进和普及。针对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实现更加有效的优化设计和改进,就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进一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融合和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应注意任何计算机系统都脱离不了人的作用,事业单位要充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建立完善的电算化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制度内容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从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