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觉 漳浦县医院五官科 (福建 漳州 3632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AH)患儿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AH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治疗,治疗组(20例)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疼痛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组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5.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40.00%更低(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可减轻术后疼痛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并减少出血量。
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是儿童多发病之一,由于儿童鼻咽腔较为狭小,该病发生后可对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造成堵塞,对患儿呼吸、睡眠等产生不利影响[1]。报道显示,AH现已成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最常见病因[2]。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随着年龄增加其体积不断增大,腺样体一旦发生病理性增生性肥大,可导致鼻咽部呼吸道变窄,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流涕、闭塞、唇厚、睡眠打鼾、打喷嚏及张嘴呼吸等,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既往常用腺样体吸切术治疗AH,虽然患儿治疗后症状可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局限[3]。低温等离子技术近年被广泛用于AH治疗,可获得更清晰术野,同时可对小血管进行止血,以缩短操作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4]。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AH患儿,研究AH患儿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AH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男、女分别为11例、9例,年龄3~12岁,平均(8.22±1.2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36±0.58)年;分级:Ⅲ度13例,Ⅳ度7例。治疗组(20例)男、女分别为12例、8例,年龄6~12岁,平均(8.63±1.42)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51±0.49)年;分级:Ⅲ度14例,Ⅳ度6例。两组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AH诊断标准,经鼻内镜检查确诊;②分级为Ⅲ度-Ⅳ度;③有手术切除指征;④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②有咽喉部手术史者;③对麻醉药物过敏者;④先天性咽喉部解剖结构异常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⑥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
对照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治疗,指导患儿取适宜体位,行全身麻醉,采用70°鼻内镜使用吸切钻对腺样体进行吸切,后止血。
治疗组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设备选用SM-D380A型低温等离子耳鼻喉手术系统,切割用7档能量,止血用3档能量。指导患儿取适宜体位,行全身麻醉,用2根14号橡胶导尿管自鼻腔将软腭牵开,经口腔将70°鼻内镜置入,通过对内镜方位进行调整,以清晰窥见鼻咽部各个部位,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头,设定切割能量为7档,先从肥大的腺样体下端与咽喉壁交界处进行切割,由浅入深,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对腺样体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进行逐步切割,消融直至筋膜层,后止血;对腺样体增生程度较重,采取部分组织块状切割及“蚕食样”消融切除方式,后止血;保持术野清晰,直至完全暴露后鼻孔,两侧咽鼓管圆枕周围未见肥大的淋巴组织,未见明显出血后术毕。
术后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感染处理,时间为48h,使用康复新液(生产厂家: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漱口3d。半流质饮食。
①围术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②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开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10分,0分即无痛,10分即剧烈疼痛,评分与疼痛度成正比;③并发症。计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见表1。
表1.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饮食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0 55.29±7.39 31.58±4.95 8.84±2.63 10.55±2.26治疗组 20 29.62±4.28 7.22±1.26 5.35±1.45 8.23±1.05 t 13.442 21.328 5.196 4.1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治疗组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2.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对照组 20 2.24±0.33 3.05±0.69 1.59±0.69 0.89±0.24治疗组 20 2.19±0.27 2.11±0.27 1.01±0.21 0.31±0.11 t 0.524 5.673 3.596 9.824 P 0.603 0.000 0.000 0.000
治疗组5.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40.00%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由腺样体增生肥大所引起的症状称之为AH,患儿通常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等。AH发生机制复杂,普遍认为与腺样体炎症、鼻咽部炎症等密切相关。AH发生后,可对后鼻孔造成堵塞,进而加剧炎症发展,且在儿童OSAHS诸多病因中,该病最为常见[5]。AH患儿可出现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而症状长时间存在,可导致牙列不整齐、上颚骨变长等面骨发育障碍,进而引起咬合不良、唇厚等症状,且有较大概率出现鼻中隔偏曲,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腺样体病灶较为隐蔽,局部用药困难性较大,由此对确诊为AH患儿,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既往手术方案为腺样体吸切术,但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深部血管及周边组织,提高疾病复发率,对患儿的术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6-8]。近年,低温等离子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疾病治疗中,虽然疗效理想,但尚未完全明确热损伤以及机体应激等影响。
本研究中治疗组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治疗组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治疗组5.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40.00%更低。提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用于AH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儿及早恢复,减少出血量,且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分析原因,低温等离子刀主要利用双极低温射频来产生能量,促使细胞的分子结合键遭到破坏,靶组织中的细胞也随之而水解,进一步促使组织凝固性坏死,切除效果良好[9,10]。其次,低温等离子刀头不仅具有止血作用,同时还具有切割用途,这主要是因为刀头电极利用了双极技术,同时具备射频电场,可在其周边形成一个等离子薄层,电场只存在于电极,经加速离子将分子键打断,为能量向细胞组织内的传递创造有利条件,分解靶细胞,使其成为分子,电极难以进入到体内,手术操作安全性也随之提高。手术操作过程中无需多次更换器械,且可进行点状止血,创伤性更小,可减少出血量,同时操作较为便捷,切割与止血可同时进行,省去术后止血操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儿术后早期恢复。传统手术用于AH治疗时,由于创伤性较大,可对局部黏膜屏障造成破坏,病原体极易侵入人体造成感染,进而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中于鼻内镜下使用低温等离子刀进行切除术操作时,逐层进行切除,刀头面朝被膜,刀头位于被膜与肌肉组织之间,可避免热损伤,进而减少并发症[11]。同时,低温等离子刀用于腺样体切除时,可边切割边止血,术野更为清晰,即刻形成的蛋白质假膜立即覆盖于创面,可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创伤是常见应激源,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12]。低温等离子刀操作时,可有效抑制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同时,于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刀对腺样体进行切除操作,可延缓白膜脱落速度,且可减少或避免组织残留,清除更为彻底,对儿童鼻腔所造成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儿术后及早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低温等离子刀用于治疗时,手术过程中通常可以观察到刀头被焦痂堵塞,此时等离子效应便可进行刀头清洁,促使手术时间延长,同时还可通过将产生等离子效应的生理盐水流量增加来促使吸引器动力增强,通过同步冲洗加吸引的方式来对手术顺利开展进行促进。其次,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中,可采用4℃冰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可依靠物理热交换来带走靶组织的部分热量,术后炎症反应也随之减轻[13,14]。除此之外,采用等离子刀还可实现对小渗血点的止血,但当出现较大血管出血时,更适合采用双极电凝行止血操作。
综上所述,AH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有利于缩短患儿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疼痛度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