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及行为研究

2022-12-29 06:57谭明武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意愿态度毕业生

张 琼,谭明武,左 辉

(1.武汉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武汉工程大学 党委组织部;3.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中央也提出扎实完成“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的总要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而做好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既是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方式。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特征有助于高校、家庭、社会、政府四方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科学、精准、有效的就业帮扶措施。作为理性“经济人”,大学生的主要业行为动机就是努力实现自己行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以便将来获得更高的回报[1]。由此可得出,大学生个体的就业行为是一个理性行为,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受到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的综合影响。

1 研究假设及验证

1.1 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认为个体行为由行为意向决定,而行为意向受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大因素影响[2]。就业态度正向影响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Brown等[3]研究发现,就业态度正向影响就业意愿,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应届毕业生,其就业成功率相对较高。李秀玫等[4]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整体呈现出消极的认知态度,表现出较低的求职预期和在多方面愿意妥协的态度。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Kanfer等[5]研究得出,就业个体的外倾性和责任心对就业行为的意愿影响最强,主观规范(就业者的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支持)与就业行为意愿、就业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Kanfer等[6]研究得出,感知行为控制(自我效能)与就业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体自尊感的强弱与就业强度及频率与就业者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努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ote等[7]通过研究发现,就业者对就业环境的了解度会使其更加明确就业目标,从而提高其就业的积极性。Sarks等[8]同样得出,认知调节程度低的就业者的实际就业行为会增加,就业强度也会增加。Barnes等[9]的研究表明,就业者的就业自我效能感、就业态度、就业期望、就业目标共同决定其最终职业选择。温光耀等[10]以大学生的意向就业城市为研究主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实证分析了南京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大学生对意向城市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就业意愿影响明显。

综上,提出假设:就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就业意向有正向预测作用,并通过就业意向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求职行为。

1.2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及行为分析

本文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就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就业意向、就业行为影响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在线发布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 029份。样本覆盖各类型毕业生(研究生8.16%、本科生89.12%、专科生2.72%),采用SPSSAU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进行数据分析。信度分析结果显示,5个维度的标准化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7,且问卷整体标准化Cronbach’α系数为0.925,数据信度质量高。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KMO值为0.926,5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为20.296%,16.141%,15.913%,10.296%,8.936%,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1.581%>50%,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提取出来且选项和因子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GFI为0.921>0.9,RMSEA为0.019<0.10,RMR为0.038<0.05,GFI为0.925>0.9,NFI为0.919>0.9,均优于判断标准,模型拟合良好[11]。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就业意愿,就业意愿会对就业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路径分析结果

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态度=>就业意愿=>就业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就业意愿=>就业行为,主观规范=>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印证了路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汇总

综合路径分析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就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就业意向有正向预测作用,并通过就业意向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求职行为,即假设成立。

2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就业群体特征

2.1 “慢就业”群体比例上升

据智联招聘调研,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以2022届高校毕业生为例,50.4%选择单位就业(较2021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12]。本次调研结果显示:28.69%的学生表示疫情下“更倾向于‘慢就业’‘缓就业’”。分析原因,“慢就业”的形成,既与“主动慢就业”,如目标坚定、追求“人岗匹配”、信心充足等积极因素有关,如调查中,51.53%的毕业生表示“疫情不影响坚持要找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态度”;同时也受“被动慢就业”如职业定位不清晰、职业规划变动等因素影响,如调查中18.2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疫情改变了原职业规划”。其次,受大环境影响,疫情期间“找工作难”“就业形势严峻”等,让部分毕业生为自己的消极就业找到合适理由,进而消极对待。调查中,21.28%毕业生明确表示疫情导致“就业悲观”。最后,“慢就业”的形成还与学生家庭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在学生感受到的社会经济环境、家庭、学校师生等带来的压力方面,来自家庭的压力最小。当前毕业生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养家等压力相对较小,这也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意向并不强烈。

2.2 向体制“内卷”明显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具有明显向体制内卷的特征”,稳定成了大学生求职颇为看重的指标,具体表现为:就业关键因素向稳定性内卷和单位选择向体制内卷[13]。智联招聘调研显示,2022届毕业生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中,国企仍是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比2021年的19%继续下降)。调查显示,52.27%的毕业生表示“疫情下更倾向于找一份稳定工作”,且56.46%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疫情发生后家人更多想让我找一份稳定工作”。受外部环境压力,出于风险回避,大学生就业求稳心理普遍存在。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毕业生扎堆涌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导致出现考公热、国企热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竞争的“白热化”和向体制内卷的从众化。

2.3 就业焦虑心理加剧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较为复杂:对目标的盲目与焦虑、对自身认知不足,父母期望过高[14],有悲观、紧张焦虑、盲目从众、自卑怯弱就业心理[15]。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影响持续,尤其是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造成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对未来经济预期偏悲观[16]。毕业生心理压力增大,43.92%同学表示,明显感到疫情下“社会经济环境对就业压力”增大,92.71%的学生表示,疫情“加大找工作难度”,46.84%的学生明确表示“疫情加剧了就业焦虑”。尤其是当疫情和就业受阻双重影响时,就业焦虑会加剧,87.38%同学表示“疫情影响下就业受挫会加剧就业焦虑”。分析原因,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学生要完全从网络上获取招聘信息、就业指导课程等,对这种学习形式的不适应给学生造成了获得感低,进而感到“本领恐慌”,调查中66.57%毕业生表示疫情下“本领恐慌更明显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疫情下求职方式、渠道等变化,也会造成毕业生的焦虑情绪,调研中仅有33.72%毕业生表示“能很好适应疫情带来的求职变化”。

2.4 就业行为更趋理性客观

本次调查中,84.35%的毕业生表示会“主动降预期(如待遇、工作地点等)”,54.81%毕业生认为自己在疫情影响下“就业行为更加理性了”。智联招聘调研显示,55%的2022届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主动降低就业期待,且期望月薪629 5元(比2021年下降约6%),仅有27.2%的毕业生期望升高,57.1%、49.4%的毕业生表示受“国内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情况”影响。可见,对经济和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大部分毕业生都有理性预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地方需求,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改进完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管理,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要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精准就业指导,通过优质的就业服务、科学的就业指导、高效的信息对接,努力实现供需对接、人岗匹配,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3.2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

高校要把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贯穿专业认知教育、实习实践实训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建立完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实践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分层分类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注重教学内容、形式创新,重点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用好在线开放课程,精心搭配线上、线下知识点及教学手段,开展以“翻转课堂+小班教学”为特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课堂吸引力。丰富第二课堂就业创业类活动,组织开展实践锻炼,引导学生以理性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导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及早做好就业准备,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3.3 加强职前教育精准帮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就业行为、就业方式和就业能力、素质需求等变化,要开展针对性的职前教育培训,丰富大学生的就业经验和技能;要组织“企业HR进课堂”和企业参观等,帮助学生探索工作世界,拉近企业与学生距离,从而更好地了解职场要求和职业发展;要精准分类毕业去向,根据应聘、考公、考研、征兵入伍、出国出境等各种毕业去向分门别类摸排名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发布不同类型的信息,防止因“信息轰炸”而引起就业倦怠现象。重点做好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查找“慢就业”“懒就业”原因,安排帮扶人员,制定帮扶措施,根据学生具体特点,提供谈心谈话、简历修改、政策解读、面试技巧提升、招聘信息甄别等,从思想上、技巧上和综合能力上给予帮助。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怀力度,端正大学生就业态度

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毕业生的求职进展,关注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及情绪,通过举办毕业生心理讲座、开展生涯咨询与求职心理咨询等,畅通毕业生心理求助渠道,缓解学生就业焦虑;针对学生因不适应疫情下“云教学”“云就业”等新要求而造成的就业焦虑或心理问题,要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多方联动,帮助学生打破思想上的障碍,树立积极就业的信心;针对部分学生以疫情下就业压力大为理由,恐惧进入社会,目标定位不太合理,想要进入体制内或国企,而选择“慢就业、不就业”等问题,要加强对其价值观、就业观和责任观的引导,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先积累后发展,端正就业态度。

3.5 加强资源整合与联动,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

要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定期沟通机制,通过开展“访企拓岗”等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要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开拓就业市场;要精准发掘就业资源,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共同解决学生在疫情下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线上签约、改派等问题;要加强家校协同,以教师家访、家长会议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教育、就业理念,搭建家校资源共享互助平台,利用家长资源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猜你喜欢
意愿态度毕业生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