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问题及改进对策探析

2022-12-29 23:58:00罗益茜
市场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桑蚕蚕茧桑园

文 军 罗益茜 罗 睿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广西蚕茧产量已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蚕茧、生丝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5%和35%,一二三产总产值超过500亿元。而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该县为提升标准化桑蚕产业,推动蒙山桑蚕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了蒙山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具大贡献。

二、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

蒙山县目前有桑园面积约6.11万亩,作为广西区内唯一的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桑蚕产业发展至2020年底,产业已覆盖蒙山县超50%农户近10万农村人口。截至2021年底,桑蚕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73个行政村约10.5万农村人口。蒙山县桑蚕龙头企业华虹公司经营规模迅速扩大,配套建成蚕种、缫丝、捻丝、绢纺、真丝织绸等5条生产线,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效益由2020年的13591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22093万元。全县蚕茧重量由2021年的80-90斤/张提升至2022年的100-120斤/张,蚕茧质量达5A标准的比例由2021年的53%增加到2022年的80%;农民养蚕收入同比每张增加了500—600元,2021年全县农民蚕茧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三、对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

蒙山县被评为广西“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的典型示范县。由政府主导,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参与,先后制定蒙山桑蚕改良标准,引进良桑和蚕种,提高产量,降低劳动强度,现蚕茧质量80%达到5A标准,价格稳定在23-26元/斤,一户2人一年纯收入近8万元,桑蚕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蒙山县种桑养蚕有8个乡镇、73个行政村,以广西华虹丝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平均每年支付给农民的蚕茧超过1亿元,茧丝绸加工实现税收超过600万元。

华虹公司通过土地供给、蚕房供给、技术供给,与西河镇古排村股份合作联合社合作,带动合作社、种养大户、散户等生产主体的种桑养蚕积极性,盘活村集体资产,建设起优质高产桑园超千亩形成生产环境统一、生产环节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的“三统一”生产标准。目前,通过“三统一”,蒙山蚕茧质量80%可达到5A标准,蚕茧重量由80-90斤/张提升至100-120斤/张。根据进一步调查得知,受市场影响,2021年数据显示,蒙山蚕茧价格在16—26元/斤之间波动,大幅度的价格波动使农户产生畏难心理,降低生产积极性。针对该情况,公司依据市场价格收购蚕茧,并制定20元/斤的市场保底收购价,同时与农户签订协议,确定公司是蚕茧唯一收购方。2021年,蚕茧收购价保持在50-60元/公斤,农民收入可观。风险兜底的举措在确保货源有序供给的同时也减轻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压力,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蒙山县政府一方面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支持桑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桑蚕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相关的服务业,健全桑蚕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华虹公司在蒙山县共有5个子公司,配套建成蚕种、缫丝、捻丝、绢纺、真丝织绸等5条生产线,形成完整产业链。但近年来,受疫情、其它农业产业冲击、劳动力外出、科技投入不足、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桑蚕产业链供给端呈下降趋势,影响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桑农的持续增收。

四、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桑叶种植过程受农药污染

随着水果市场的需求,新型农药的使用,特别是柑橘类等需要经常性喷施农药,农药在空气中弥漫影响到与果园毗邻的桑园。经调查发现:桑蚕以桑叶为食,桑叶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桑蚕的品质和收成。桑树叶受到农药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受污染过的桑叶养蚕会导致蚕中毒,也就间接影响了桑蚕的生长,甚至无收成,直接影响蚕农利益。

(二)桑叶种植规模小

经调查发现:现以蒙山镇北楼村、新圩镇四联、谢村、古定、壮村、六桂等5个村桑园种植面积共计约7000亩为村集体试点,其他村桑蚕产业的生产主体以个人及家庭为主,小规模、作坊式的运营模式,生产分散,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标准化的技术难以大规模实施,技术落后,缺乏安全性与稳定性。一方面在桑叶种植过程中,有的养蚕户只追求桑园的产量,对桑树的营养平衡不重视,在桑树用肥上往往徧施氮肥,忽略了元素间的搭配,造成桑叶叶片薄,营养价值低,导致“桑丰蚕不丰”。另一方面桑园规模化、标准化但没有形成集中连片,在种植、生产管理、采摘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养蚕户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无节制的种植桑树,没有提高桑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农村劳动力及种植桑叶耕地面积减少

经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养蚕户养蚕张数的多少一般是由桑园的种植面积来决定的。自2016年起,由于蒙山县砂糖橘产业的发展,种桑养蚕的农户日益减少,加上农业污染、耕地矛盾等问题,使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再加上水果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挤占了一部分原有桑园耕地,从而导致桑园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在桑蚕养殖过程中,桑蚕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桑蚕吐丝前的大食阶段,但桑蚕业劳动力的减少,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

(四)缺少从事桑蚕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调查发现:蒙山县离广东较近,受到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年轻人大多选择离乡发展,加之留乡的工作机会少,工资偏低,使得有知识文化、有想法、有能力年轻人留乡创业的意愿低,多数从事桑蚕养殖的人员年龄偏高,年纪为45岁以上,而且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使用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有一些家庭缺乏种桑养蚕的基本知识,缺乏有关专业管理技术知识,通常抱着尝试的态度种植0.5~2亩桑树,随着市场的变化,一旦蚕茧价格下降,效益不好时就将桑园毁掉,经济损失受影响,也挫伤桑蚕养殖者的积极性。

五、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科学规划种植区域,积极发展桑树副产品

蒙山县政府协调各部门加强沟通,统筹部署防治工作,主管桑蚕业的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比如:糖业、水果、蔬菜等)之间的沟通,共同做好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计划,指导蚕农种桑养蚕工作,尽量减少桑叶园受农药污染,避免养蚕过程中毒事故发生。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划分农业种植区域,进一步保障蚕农的利益,即使在养蚕失败的情况下也有部分经济收入,这对于稳定蒙山县桑蚕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加大扶持政策力度,加强桑园基地基础建设

一是积极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及相关项目资金、企业资金、社会资金的支持,多方面筹措资金资助桑园改造,对连片桑园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相邻作物喷撒农药时对桑树造成污染,影响桑树的生长。同时加大对蚕农的政策扶持力度,适当对种桑养蚕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确保桑园通路通水,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改善标准大蚕房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科学种养。三是政府部门要多渠道出资、融资,加大对蚕桑产业的资金投入,为蚕桑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现蒙山县通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桑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桑蚕产业与龙头企业建立股权型合作方式,通过整合村集体资金,盘活闲置土地,建立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桑蚕示范基地,围绕桑蚕产业链延伸引导企业入驻,形成桑蚕产业发展集群。

(三)加强完善桑蚕养殖专业性人才培养

桑蚕养殖人员的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桑蚕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对桑蚕养殖技术的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这些先进的桑蚕产业新技术、新技能。二是通过提高桑蚕养殖人员对养殖先进技术的学习,逐步提升养蚕技术,完成桑蚕的有效生产和科学化生产。三是农业部门机构定期聘请桑蚕专家给桑蚕养殖户举办桑蚕养殖技术的专题讲座等活动,使桑蚕养殖户懂得种桑养蚕高产技术及规范养殖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户意识到桑蚕高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四)适度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效益

在土地流转方面,政府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依法监管,切实履行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农村土地流转,避免出现毁约弃耕的局面。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蒙山县政府制定桑蚕改良标准,引进良桑和蚕种,以谢村、古定、壮村、六桂、四联五个行政村为试点,指导、牵线搭桥联动五个村委引进自治区级龙头企业,以企业为示范引领,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参与桑蚕生产各环节,桑蚕产量得到提高,蚕茧质量80%达到5A标准,保证了蚕茧质量,也降低劳动强度、生产成本,桑蚕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如市场价格稳定在23-26元/斤,一户2人一年纯收入近8万元。

其次以华虹公司的龙头企业采用按市场价流转农户土地,获得大规模土地使用权后,可以按考核分数再分配的模式,给有能力有意愿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分配土地,也可以规定农户的自有土地必须由本户种桑,不可出租或种植其他作物,所产出的蚕茧由华虹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待盈利后双方商议按利润的一定比例以土地租金的形式返还公司,如不盈利则无需返还。在保证企业原料供给的同时也降低了种养大户、合作社和农户的用地风险。

(五)龙头企业提供生产技术,保障回收最低价格

在确保货源的同时也减轻桑蚕户应对市场风险的压力,提高农户种桑养蚕意愿。蚕茧的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为确保桑蚕户收入,企业依据市场价格收购蚕茧,并制定20元/斤的市场保底收购价,同时与农户签订合同,确保农户将蚕茧出售给企业。企业主导与广西科研院校、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通过向农户传授种桑养蚕技术、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种植技术,有效地提升桑叶产量,培育优质高产桑品种,减少双宫茧比率,保证蚕茧质和量,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企业还可以进一步综合利用桑蚕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生产技术对桑果深加工,研发加工桑果酒、桑果干、桑叶茶等桑系列产品;研发面膜、洗发水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桑蚕生产链;在桑养蚕空档期,将桑枝粉碎,利用空蚕房种植食用菌和木耳,废渣回收加工成有机肥,进一步挖掘桑蚕的经济价值,让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六)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推广桑蚕品牌营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蒙山县桑蚕品营销模式可以建立在互联网环境的基础上,借助网络销售平台,通过有效的桑蚕品营销模式,实现桑蚕品科学化的快速销售。媒体网络推广:以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用户获取目的地信息的主要平台。蒙山桑蚕品牌还可以构建微信、微博、微视频(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矩阵,充分利用微信的强关系属性、微博的话题属性、微视频(抖音)的视频直播属性,全方位宣传蒙山桑蚕品牌等内容。将蒙山桑蚕品牌进行促销活动售卖,促进区域农业品牌形象的提升。

六、结语

在蒙山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的带动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提升桑蚕产业优势,进一步探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蒙山县巩固了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具大贡献。

猜你喜欢
桑蚕蚕茧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2
咬破死亡的蚕茧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8:50
蚕茧与飞蝶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12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0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3:00:00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8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36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