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调查*
——以石门县xx中学为例

2022-12-29 22:34湖南警察学院付志远李征陈欢朱伊贝
区域治理 2022年33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教材

湖南警察学院 付志远,李征,陈欢,朱伊贝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也提出要坚持全民守法,而推动全民守法的前提是保障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增强法治观念、重点推进法治教育进程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在这样重要的节点下,我们主要调查现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现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各类举措中需要推动与修改的内容,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中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学教师专业素质不一,法学背景较为欠缺

1.中学老师的专业背景

现阶段法治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都对老师和学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教师资格证的获取并没有强调教师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通过分析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可知,我国对于教师是否具备法学素养不太重视,而是更加偏向注重教师的专业性技能。这会让参考人员在备考时忽视法学知识,导致专职教师中懂得或重视法治教育的人屈指可数。在少数配备了法治教育专职教师的学校中,教师的专业背景以政治专业为主、语文专业次之,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占比仅14.39%,而其中拥有法学学位的教师少之又少[1]。缺乏专业背景的教师是导致法治教育难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一

老师,教书育人者也。在当今应试教育当道的背景下,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注重形式教育而忽略心理教育[2],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学生管理方面,难以做到言传身教,一边在课堂上讲隐私权、人格尊严权、合法财产所有权,另一边又在搜查学生的抽屉或书包,没收手机,讽刺学生,践踏法律的尊严,如此只会让法治教育落空[3]。

(二)法治教育附着于应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中学生接触法律的途径有限

小学阶段,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会受到法治教育;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接受法治教育的阵地是在政治课;高中阶段也只能在政治书上接触到些许法治方面的教育,但是在高中政治教材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市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和法律的联系不大[4]。

小学处于法治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涉及的内容往往浅显易懂。初中从人教版政治教材的目录中可以看到,主要涉及权利与义务还有我国的基本制度。但是初中人教版政治教材共有20个单元,其中有关法律的仅仅只有6个单元。高中阶段,人教版高中政治的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的四本教材分别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在这四本书中,如果把政治有关内容算在法治教育内,也仅仅只有四分之一的占比。

2.教材的安排不尽合理

在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中,主要讲述的是与权利、义务、我国基本制度、实行的基本方针以及防止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继续深层次阐述国家的政治制度、方针,只有较少部分涉及具体法律法规。这些内容抽象难懂,对于正处在青春期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不易接受。限制国家公权力,强调人民主权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到政府活动的开展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虽然是法治教育中不能缺失的内容[5],但更应注意普及切合他们自身利益的法律,并且要将看似枯燥的法律内容生动化,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现在的教材主要通过教材正文、教材辅助文、资料卡等形式出现在教材上,讲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法》《税法》等法律。其中,《税法》《银行法》都是直接使用相应法律的原文条款,但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过大的“代沟”,作为“非纳税人”的学生对于这些生硬的法律知识只会觉得枯燥[6]。

3.学校法治教育不够深入,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学校在现阶段举办的法治活动,形式单一并且流于表面,较为常见的是黑板报、征文、法制讲座等形式。除了课堂教学中法治教育有固定的课时外,其他时间的法治教育大多是安排在班会课或者是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上[7]。有人戏谑称三月雷锋月,过完三月“无雷锋”;十二月宪法月,过完十二月也就“无宪法”。学生不想参加活动,学校组织活动不用心,不能引起学生共鸣,难以激起学生兴趣,不能把法治教育日常化、常态化,这是法治教育深入执行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4.学校进行的法治教育不系统

学校进行的法律教育往往是通过组织一些课余活动,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专业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模式是零碎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接触到的法律知识也是零散的。在上文所提到的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之中,班会活动占比最大。经过面对面采访可知,正因为自由度高,能够自我调整,不必局限于规定的任务,整个环节较为轻松,所以深受大家喜爱。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但也存在着不全面的缺点,没有系统地教学,导致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不具体,很难达到法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法治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位

法治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失位主要体现在思想的偏差以及参与意识不足。“80后”的家长处在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为人父母之后不需要像上一代那样,背井离乡地寻找工作,维持家庭的生计。根据《中国留守儿童2021数据统计图显示》,近五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减少了576.2万人,减少了27%左右[8]。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同时出现的问题是许多家长不能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甚至具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9],偏执地追求成绩,否定其余方面的发展。不仅如此,家长的陪伴也只是简单的陪伴。他们很少参与学生的学习,对辅导孩子不太上心。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可知,30%左右的四年级学生家长和50%左右的八年级家长的学业卷入程度较低[10]。这给法治教育在家庭中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加强中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育手段,完善教育体系

1.提高老师法律素质,用好法治副校长制度

提高老师的法律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聘请专业的法学生来当老师;二是对现有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培养其法律思维。关于第一点,法学生在大学四年接受了系统全面的教育,对于法律的了解更加深入和专业,传授给中学生时就会拓宽教育的实用性,增加学科的趣味性。第二点是对现有的老师进行法律培训,在短时间内增加现有老师的法律知识,可以让教师资源最大化。另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教师法治教育工作的通知》中确立了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培计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专门的法治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11]。

全国中小学正在陆续实施法治副校长制度,据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上年全国检察系统计有3万余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12]。开展并规范法治副校长制度的目的是完善中学生法治治理体系,健全在校学生权益保护机制。这对法治副校长制度的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工作:第一改善顶层设计,健全工作体系;第二完善制度保障,形成联动机制;第三明确工作职责,列明工作内容[13]。

2.落实法治教育,丰富教育手段

首先可以让法律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增加学习的多元性和趣味性。当然,学科之间的渗透不是简单的糅合,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带领学生开阔视野,跳出学科界限,将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在渗透中要充分施展教师的才能和释放教学的空间,形成自然贴切、计划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14];其次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讲解新闻热点,然后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或者利用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对某一现象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15];最后还可以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完成法律知识的传授。正所谓书是死的,案例是活的,案例是把概念生动地展现在学者面前,而且搭配着鲜活的故事背景,好的判决书都会具备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说理,还有一些案例分析的文章也会从多个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16]。

3.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

当代法治体系对“旧十六字方针”进行了升级改造,形成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它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环节都提出了新定位。在新定位之中要规划体系的整体性,实施体系的司法引领性,监督体系的正式性,保障体系的社会性。再者要在新定位之下寻求法治现代化的道路,第一注重法治教育与宪法的关系,要保证教育的合宪性。第二将法治教育资格正当化,这一步可以改善现阶段实施法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没有很好定位的问题,是现代法治教育的基础。第三把教育治理当作法治的主流。从教育法治的长远格局来看,教育治理是教育法治在新时代精神中的主旋律[17]。

(二)家长改变教育理念,以身作则学习法律

习近平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18]”家庭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又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所以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要以身作则,要严于律己。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通过看电视台《法治在线》节目等行动带头的方式,见义勇为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榜样树立的方式,话语讲解等言语交谈的方式,传递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等观点的方式进行教育,那么在这样的氛围的熏陶下的家庭法治教育的效果是可期的[19]。

(三)多方合作推动法治教育,社会成员共同努力

社会各界要支持并且配合学校进行法治教育,要实现从行政机关到新兴自媒体各方配合的新法治教育形式。公检法三方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走进学生的课堂内外。比如可以请交警同志做交通法规专题报告,比较著名的交通法制节目《谭谈交通》就很好地结合了法律与现实,平衡了严肃与活泼。社会媒体方面应充分运用其快速传播性,积极开展普法益民活动,加强网络普法宣传,把微博、微信等大流量app作为宣传基点,掀起全民学法的热潮。

三、结语

面对阻碍我国现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素质不一且法学背景欠缺、法治教育缺乏体系且重视程度不高等。国家立法机构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着力完善法治教育各方面的制度。中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构建并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学生法治教育格局,共同助力中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基础[20]。要通过优质的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为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打下根基。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