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12-29 22:34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贡子尧
区域治理 2022年33期
关键词:工业废水工业园区处理厂

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贡子尧

工业废水排放具有不稳定性,复杂性及高危害性,工业废水中的许多污染物质难以降解,在未经有效收集及专业处理的情况下排放到环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与破坏。近些年,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工业废水防治工作,各部门与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污减排,如调整工业园区位置与布局,限制高污企业发展,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标准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结合连云港实际,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相关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高效的综合防治机制

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城建、环保等多部门的参与,同时还需要各参与部门的协调配合。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各部门要以环保部门为主,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统一监督管理,让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调查发现,环保、城建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各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实现协调配合,未能形成监管合力,导致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当前有部分工业园区成立了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旨在解决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但在具体的工作中,领导小组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相关部门与企业依然是“各扫门前雪”,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合力依然不足。[1]

(二)工业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园区工业废水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较多,我市部分工业园区未按照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自建专业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比如全市13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的园区就有7家,从整体上看,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滞后,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园区工业废水水质成分较为复杂、水质差异较大,且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而废水接管标准执行过程中主要关注常规污染物,缺乏特征污染物的监管,工艺针对性较差,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处理效果造成冲击,导致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2]

(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网不完善

我市部分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水浓度长期偏低(如COD低于100mg/L)或汛期处理水量明显大于日常进水量,比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污水厂,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由于园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低、存在老旧破损、错混接、漏接和河水、地下水倒灌等问题,导致“污水进河道、外水进管网”,另外,我市部分工业园区仍为合流制排水体系,采取以污水截流的方式收集工业废水,比如东海某经济开发区、以及乡镇级工业集聚区更为普遍,这种情况也是导致污水下河、河水倒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虽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已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管网问题依然是园区水污染防治中的短板。[3]

(四)监管责任体系不清晰

要想提高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成效,就需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实施责任制,将污水治理责任细分到具体的单位、企业与个人,让各项污水治理责任都有人承担,污水治理工作都有人开展。但调查发现,目前有些地区的污水治理监管责任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污水治理责任不够清晰。在制定相关责任时,没有将责任延伸到每一条河以及相应的支流,责任划分还不够细致。[4]

(五)水污染防治效率低

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治理效率低、监测监控及应急防控能力弱的问题。工业园区的企业主要为石油化工、石油炼制、原料药制造、装备制造、冶金等企业,这些企业排污量大,且部分企业排污设备比较陈旧,污水处理工艺不够先进,排污系统处理污水的能力不足以及雨污分流不完善,雨污水排口在线监测设施未安装或定期校核比对及有效性审核工作往往被忽视等,种种原因导致污水处理效能低,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监测监控手段及应急防范能力也亟需完善。[3]

二、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应对措施

(一)做好水污染防治规划

在当前背景下,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手段,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共治格局。在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时,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与分析,调查分析所辖区域的人口密度、工业结构、企业分布、污染源分布与排污量等,把握水污染治理重心与要求。在做好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与人员的职责进行梳理,并根据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的特征与要求,重新划分工作职责,制定与完善工作细则。[4]

(二)提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园区管理机构需制订补短板工程建设计划,分类实施整治工作。要针对园区产业特点、生产废水特征等,积极推进工业企业一企一管,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建议工业废水超过1万吨/日,或者涉及有色金属、化工、原料药制造等产业定位的园区,必须单独建设配套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他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的,需开展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评估,评估认定有因工业废水接入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波动、运行不稳定的,需限期退出。

(三)强化园区配套雨污水管建设

园区管理机构需强化工业园区管网的雨污清污分流规范化改造,重点消除污水直排、错混接和管网空白区等问题。建立雨污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工业园区管网疏通和检修,针对排查发现的雨污水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积极推进更新与修复改造,严格管控管材质量和检查井质量,落实养护要求,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议各园区梳理并完善园区层面和工业企业现有雨污管网资料,绘制雨污水管网布局走向图,明确雨水口、泵站和总排口接管位置,并在主要出入口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5]

(四)加强涉水工业企业整治

园区管理机构需更新有生产废水排放的企业清单。督促涉水工业企业履行治污主体责任,围绕管网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以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应急处置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落实等方面,开展自查评估、综合整治。绘制清晰的雨水、污水和清下水管网布局走向图,明确各排口类型和位置,在主要出入口上墙公示。推动重点工业企业雨水、清下水排口(需关注流量计)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组织涉水工业企业与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合同等方式,依法明确排放标准,明晰各方责任。组织生产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工业企业开展评估,经评估认定不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要限期退出,可继续接入的工业企业应取得排水许可。排污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工业企业,数据要与污水处理厂实时共享,便于后者监督、及时调整运行方式。[6]

(五)推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

树立“节水就是治水”的治理思路,建议加强火电、石化、钢铁、有色等高耗水行业项目再生水利用,对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开展企业用水审计、水效对标和节水改造,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我市的徐圩新区、开发区包括未来新建园区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统筹考虑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雨水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工业园区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六)做好水污染源监测监控

在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进一步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园区管控机构可开发智能App,引进智能感应监测设备,利用各类设备与智能化软件完成区域内环境信息的采集、整理、处理及存储、传输等工作,以此减少人员工作量,减少人为失误,提高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区域网格化环境档案,建立污染源一张图系统,有效统一污染源数据,保证污染源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分阶段、分行业、分区域采集污染源信息,同步做好数据录入工作,让数据得到规范管理与有效运用。除了建立数据信息系统外,还可开发网格App,利用网格App将污染源数据与环境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污染源数据,区域内的其它环境信息等得到充分利用。开发出网格工作App后,网格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就能以网格工作App中的污染源信息为基础,对巡查区域进行拍照、录像等,并通过App将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上传,网格工作App又将网格人员上传的环境信息实时传送给网格监管系统后台,在“污染源一张图”上显示,这样上级网格就会对下级网格的工作情况以及环境现状、污染发展趋势等详细掌握。[7]

此外,建议各工业园区参照长江入河排污口和黄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方法,按照“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完成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确保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排放状况得到改善,污水得到全收集全处理,促进园区内外河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强化涉水特征污染物的监测监控,推动各工业园区开展废水特征污染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设置特征污染物接管标准,建立完善园区化学品动态管理系统及废水特征污染物名录库,针对园区废水特征污染物定期开展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园区雨水排口、污水排放受纳水体等的监测监控。

(七)实施网格化监管

党的十九大同样提出,新时期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当前背景下,有必要于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引进网格监管模式,以此提高水污染防治效率。网格化环境监管,就是指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依托统一的信息数据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辖区内的保护区进行网格化划分,并落实各网格内的监督人员与巡查人员的责任,避免出现监督岗位与处置岗位为一人统筹受理的情况。网格化监管模式下,划定的环境保护区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几大要素的信息都由网格监管员进行采集与管理。网格监管员根据所划定的区域与范围,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动态采集责任范围内的气候信息、动植物信息、生态信息、安全信息等。在采集信息的基础上,网格监管员还要做好信息的定位与上报工作,后台指挥中心对网格监管员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接收,并根据收到的信息选择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完成在相应环境保护网格级别下开展相应的网格环境监管工作。

(八)推行工业园区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

严格落实《江苏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要求,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目标,明确主要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加快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在园区废水主排口所在水体的上、下游至少各布设1个水质监测站点;推进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提升非现场核查核算能力;积极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如灌南县临港产业区尾水生态处理工程,鼓励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进一步减少排入水体污染负荷。

(九)建立健全协调沟通机制

针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应在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各人员职责权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让各主体在各司其事的同时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工作高效开展。工作期间,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增进各主体之间的密切互动,防止工作中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同时明确各方的责任,促进各方协调有序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政府部门可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网络交流沟通平台,实现各类环境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共享,当企业出现不规范排放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处罚措施。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从维护方获取相关维护数据,以全面评估系统运行状态,以便在污染源监控中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防治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做好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强化园区配套雨污水管建设、加强涉水工业企业整治、推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做好污水污染监测、实施网格化监管、推行工业园区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及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协调沟通机制等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工业废水工业园区处理厂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浅谈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与技术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