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振伟
(大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自“双减”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大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标准引领,推动“双减”工作向纵深发展。3项典型工作入选教育部“双减”工作典型案例,53 项工作举措刊发于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相关工作成果被光明网、中国教育报、微言教育等媒体报道。瓦房店市代表辽宁省在教育部召开的2022 年全国“双减”工作秋季学期视频调度会上做了关于围绕校外培训执法工作的经验介绍。
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来抓,组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大连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了“双减”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大连市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各地区强化主体责任,同步建立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同频、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市教育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各地区建立了由教育、公安、卫健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协调机制。
2021—2022 年,大连市连续两年将“双减”督导作为“一号工程”,将“双减”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成效列为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点内容。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地区、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发现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中小学生参加违规培训的,同步倒查学校管理责任。制定了“双减”专项督查方案,成立4 个市级督查组,通过查阅材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督查等方式对12 个区市县进行全覆盖式的专项督查。同时,公开市区两级“双减”工作监督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大连市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聚焦校内“三个提高”,不断探索“减负提质增效”新路径。
大连市以作业管理为突破口,深化制度创新,制定《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从杜绝随意增减课程与课时、杜绝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等方面详细列出10项“负面清单”。研制出台了《大连市小学学科作业布置指导意见(试行)》《大连市初中学科作业布置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学校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和作业管理办法,提出各学科作业类型、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以及作业讲评四个管理维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路径,有效杜绝了机械、无效、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为了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大连市专门研制了《大连市小学初中作业设计规范》,对常规性作业、反思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作出明确要求,从编制作业目标、设计作业题目、把握作业难度和时间、合理安排作业结构、做好作业质量评价等五个维度规范作业设计。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均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管理办法,学生作业量明显减少,作业布置有效性和作业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为了满足课后服务多样化需求,大连市引导有条件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课后服务,打造“双减”工作重要载体。
为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大连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质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全面推行弹性课后服务,积极构建“作业辅导答疑+兴趣特长培养”课后服务基本模式。在提供基本课后看护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校师资和硬件资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艺体活动、兴趣培养等服务项目,确保学生在校内“吃得饱”“吃得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都开展了课后服务,“5+2”服务时间要求和经费保障全部落实。
为了助力课后服务日臻完善,大连市强化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中心”建设,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源中心”的课程资源。
大连市推行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植入、融合与再生,使薄弱学校焕发生机,新建学校快速成长,新优质学校不断扩容。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集团数量达到155 个,其中紧密型教育集团21 个、联盟型教育集团134 个、教育集团成员校556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99.3%。
修订《大连市小学初中学业质量标准》,将国家课程标准细化分解,有效解决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的程度和学的程度等核心教学问题。研制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导学校进一步完善“双减”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确保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印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2024年以后在目前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比例70%的基础上,按照每年增加2%比例逐年提高,2029 年将达到80%。充分发挥中考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性对待“择校”、课外补习等问题,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大连市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家长委员会共建活动、廉政提醒活动、家长承诺活动,将师德建设和廉政建设贯穿日常教育管理中。
印发《大连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学转非”,积极引导机构转型、注销。截至2021 年底,大连市原有的1283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线下培训机构转型1033 所、剥离 177 所、注销 73 所,实现100% 压减。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登记相关校外培训机构,严格依法依规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工作,教育部门停止各级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前置审批。
1.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大连市聚焦节假日、寒暑假、周末等关键时间节点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重点工作任务,先后开展暑期集中整治、规范办学承诺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监管护苗”专项治理等系列行动,严查各类违规违法培训。“双减”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36545家次,累计处理处罚1234家次。
2.织密排查监管网
大连市通过街道、社区网格化排查以及中小学校划片包干定点排查等方式,对居民楼、公寓楼、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无照办班、隐形变异培训、违规广告宣传等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查处。各中小学校全面摸清本校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情况,建立台账,动态监测,及时进行政策宣讲及引导,并将排查发现的违规培训机构报送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查处。
3.强化收费管理
大连市按照“应托管、尽托管”的原则,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政府指导价,坚决遏制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全力推广《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有效规范市场行为,严防合同欺诈,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4.加强社会监督
大连市优选优聘社会监督员845 名,组建“双减”工作社会监督员队伍,出台了《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明确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和方法,推进社会监督常态化、长效化。设立公开举报平台,安排专人负责接收、查证、处理群众举报线索。选聘经验丰富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研专家和一线名优骨干教师500余人组建校外培训课程审查专家委员会,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相关要求对校外培训课程属性进行审核把关。同时,开展专家“进机构、入课堂”行动,重点对被举报和已转型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听课鉴别,提升监管质量。
为了发挥“双减”政策的引领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形成理解“双减”、支持“双减”的浓厚氛围,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校负责人、校外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培训”“专题答疑”等形式进行政策宣讲培训。
大连市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发布了《携手共育,呵护成长——致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示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引导家长和学生远离无证无照办学机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开通并运行“大连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咨询、培训、指导和服务。修订和推行《大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标准》,指导学校多途径密切家校联系。面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发布了《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一封信》,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属性,不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在《大连日报》设置“双减在行动”专栏,持续刊发全市各地开展“双减”集中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在《大连晚报》开设“双减落地大连校园在行动”专栏,生动再现了校园“减负提质”的教改面貌;建立新闻宣传信息报送和调度制度,制发工作简报100 余期,宣传报道全市“双减”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各中小学校在校园网、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开设“双减”专栏,为“双减”工作正面发声。
“双减”政策的落实落细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大连市将继续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校内提质减负,校外全面规范”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中心,坚持“五育”并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