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的人性化建筑设计研究

2022-12-29 22:14钟珣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9期
关键词:病区监护病房

钟珣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1 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现存问题

①在综合性的医院中,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的以治病为目的的医学建筑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人们的需求。传统的ICU病区在空间的布局、规模分配和环境设置方面都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化,还需要不断优化。

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医护人员的流失进而患者对医院的选择,都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

③在我国综合性医院的ICU病区,“人”的问题日益突出。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问题需要得到有效改善。

④由于我国的ICU病区起步较晚,医院建筑中的ICU病区的设计,建筑师们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重症监护病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单元,它的建筑设计理论尚不完善,缺少系统的理论资料和科学依据。

2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重症监护病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1 从患者角度出发

2.1.1 环境照明

在治疗过程中,视觉环境照明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和健康。医院建筑有特殊的照明需求,必须在黑夜和白天发挥出同样的作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是达到这一条件的必要手段。

1)引入自然光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许多ICU病房的设计缺乏足够的日光。获取足够的自然光是病房环境设计的必要因素,这在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中有极高的满意度。

2)自然光的合理选择

光谱色温会对日光的质量有影响。例如,在白天有色玻璃的光谱变化降低了日光的质量;在寒冷的天气里,温暖的白色温度是首选。这些现象强调了建筑物朝向的重要性,在现代医疗ICU病房的规划中,北向窗户应提供白色的日光,其他方向则提供优选的暖白色日光,以创造一个温暖、拥有更多家庭氛围的环境。暖白色全光谱的光最好来自自然光,可通过明确窗户的朝向来解决。

3)人工照明辅助的选择

在设计中应包括在晚上降低病人房间的明亮度,有条件应准备应急灯;其余足够长的时间用暗淡的光线以保证病人的睡眠。在特定的时间、场所,应针对性调节光线,以保证不同人员的需求和活动。

2.1.2 控制声环境

1)治疗过程中的声学因素

有研究表明,声音在愈合环境的作用是让患者得到更多休息,调节身体,形成更好的恢复过程。通常现在医院的环境噪声水平以及峰值水平比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推荐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规定的要高。其建议的噪音水平是等效声级白天<40db~45db,晚上<35db。研究表明,降低噪声和调节转向灯的灯光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感。

2)病房中的声音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方法保证医疗环境的安静,这比干预噪音的措施更适用。有研究文献表明,在病人的各种房间中,噪音水平较低的单人床的房间更能得到病人的喜爱。

2.2 从医务工作人员角度出发

医务工作人员作为重症监护病区的核心医护力量,在重症监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如何保持医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缓解其工作压力,让医护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整个医疗救治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护条件,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各方面出发,综合考虑,做到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2.2.1 医护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

各部门之间的布局关系,首先要减少医护人员到各部门所耽搁的时间。通过经常经过ICU病房的相关医护人员的数据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ICU病房应接近应急口、接近手术室、接近成像、接近导管实验室等。设备上应该选用远距离遥测床或降压的床,这些功能应该在ICU病房所具有。护士站最好位于整个ICU病房的周长里面。

重症监护病区由于特殊性、突发性,患者更需要得到紧急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护士站作为观察的前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护士站应在适中位置,保持视线通畅,便于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还需要配备必要的电子仪器,如设置报警监护仪,配置计算机储存、分析病理数据,护士站与监护单元处于同一空间平面内。从位置空间关系上护士站的设置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1)集中式

重症监护护理单元在空间布置上通常分为一字型、三角型、半圆环绕型、矩形环绕型、钟摆型、马蹄型等。每种形式的布局都有优缺点,通常通过以下方面评价:标识性、能见度、患者的隐私权、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距离等,根据数据分析比较,集中的护士站与周边走廊的马蹄型设计具有最高的得分。

2)分散式

护士站化整为零分散布置,有以下几个形式:固定卫星站,每两个或一个房间设置固定的护士站;移动分权式的护士站,护士站设计为可移动到任何房间看病人的情况;完全分散护士站,监护效果最好,要求护理人员较多,成本较高。

2.2.2 专业设备的人性化选择

重症监护单元中,最占据分量的核心设备是吊塔,ICU吊塔分为3种模式。

①柱状吊塔(或单臂旋转吊塔):其特点在于把医疗区(干区)和护理区(湿区)整合为一体,提高了空间使用率,缺点是造成设备与操作人员的拥挤。

②干湿区分离的桥架式吊塔:由主桥体、干区吊塔和湿区吊塔3部分组成。主桥体,可配置直接照明或者夜间照明装置;干区吊塔用于放置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只可定向移动,相对固定;湿区吊塔用于放置输液泵、注射泵、氧气流量计、负压调节器等护理设备,采用旋转吊臂,使输液治疗的工作范围更大。

干湿区分离的桥架式吊塔的优势在于干湿区分置于监护床两侧,各行其责,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缺点是相对呆板,造成床位位置固定,干湿区位置固定,不利于一些特殊患者的抢救治疗。

③干湿区分离的旋转式吊塔:其干湿区采用旋转式吊臂,优势在于可灵活旋转,使干湿区可实现功能转化,从而能全面接近患者的头部、上半身及下肢,支持医护人员的最大工作自由度。缺点是需要占用足够大的室内空间。

2.3 从陪护探视人员的角度出发

2.3.1 家属等候区的人性化设计

1)等候休闲空间

满足患者家属在等候时日常休息需要。可设置等候室、电视、报刊栏、饮水机等设施,由于该区域是公共性开放空间,且人员逗留时间较长,面积一般控制在40m2~80m2,过小会造成拥挤,过大造成医院资源浪费,适当的位置应设置吸烟室。

2)生活空间

满足患者家属在ICU等候空间内必要的生活需要。可设置餐饮、提供家属睡觉的单间休息室,规模不宜过大,相关用房可与邻近设施配套设置。

2.3.2 设置探视走廊和谈话探视间

家属目睹患者的病情,能够缓解家属的焦虑感,合理设置探视走廊和谈话探视间能够起到帮助家属的作用。由于医院综合功能空间的限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建议设置探视走廊;当条件不足时,要控制好探视间的规模大小,以10m2~15m2为宜,设备应配置齐全。最近几年内,探视对讲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视频探视系统,该系统需要配备视频矩阵、监视器、高清摄像头、对讲呼叫转换机等,可实现家属、患者病床、护士站之间的视频通话,医护人员也可通过此监视器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该系统目前专用于重症监护病人的探视,以语音通话和活动图像实现探视功能。病人与探视者不直接接触,不必担心双方会发生交叉感染。探视者不需进入重病房,省去了入室时更换固定探视衣、鞋和其他探视者室外等候替换等诸多不便,且对探视者无特殊要求。

3 实际医院建筑工程应用

3.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是原萝岗区政府、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作共建的非营利性综合性三级医院,总投资额达9亿元,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经过五年的建设和筹备,2011年9月8日正式启用。医院目前编制床位600张,医疗设施配备齐全,科室功能完善,专科特色明显。目前设有22个病区,已开放住院床位550张。医院配套的支撑服务平台包括超声科、内镜中心、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药剂科、静脉配置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病理科、生物治疗中心等科室。拥有DSA、MR、64排CT、DR、自动生化仪、胃肠X光机、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百级层流手术室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

3.1.1 流线组织设计

①医护人员流线组织:医护专用电梯→换鞋缓冲→更衣淋浴间→ICU病区。

②患者流线组织:患者专用电梯→清洁处置→清洁走廊→重症监护病房。

③洁物供应流线:中心供应室→专用输送梯→洁净物品仓库。

④污物运输流线:ICU病房污物→污物通道→污物专用电梯。

⑤家属探视流线:家属等候区→探视间。

3.1.2 优点与不足

岭南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设计因为采用了分类设置病房分区设计,有利于区分不同类型患者,避免干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复环境。由于规模较小,护士站采用面对式设计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并且减少护理人员的数量,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节约人力。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设计人员采用了很多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以易清洗、耐腐蚀、抗冲撞为主要原则,在室内环境上不仅满足整体装修效果的要求,而且达到绿色、环保的设计思想,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空间[1]。

由于该护理病区规模较小,在设计上限制条件较多,核心病房在没有设置探视走廊的制约下,仍然不能自然采光,不利于整个病房室内小环境。在病房的设计上,虽然做了分科室处理,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的限制,均采用大空间的模式,多个床位设置于一间病房内,患者之间的心理干扰影响较大。家属等候区比较局促,面积过小,并且位于较边角的区域,整体通风和采光都不理想,会造成家属等候时的厌烦心情,并且只设置了谈话间,家属只能够通过显示仪器观察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岭南医院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从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谈话中了解到,整个重症监护病区基本上能够满足现在的医治条件,达到最初的设计意图,但是在细节处理上,仍需在今后的使用中不断改进。

4 结语

与传统的ICU病房比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给了ICU病房更多的发展空间。医疗建筑和医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够给患者带去更多的福音和现实意义。ICU病房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我国目前ICU病房的建筑设计趋势。

猜你喜欢
病区监护病房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