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

2022-12-29 22:14佘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

佘勇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1 概述装配式建筑

1.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在装配式建筑中,一般将建筑零件在工厂进行集体式生产,然后将零部件运输到主体施工现场,进行零部件的拼装与连接,得到市场所需的建筑物。其特点有:①建筑零件在车间制造和加工,零部件种类复杂多样;②相较于原始纯粹的现场浇筑建造方法相比,利用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浇筑作业明显减少;③利用该类建筑方法,装修作业可随组装搭建同步进行,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④该种建筑方法借助设计的标准化以及管理信息化等进程,在实现构件愈加标准的情况下,还能有效提高建筑效率,使其成本降低,使建筑企业在收益和环保两方面实现双赢;⑤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又能高效节能。

1.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最早兴起于欧美地区,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欧美地区已能达到相对成熟的施工水平。

我国将装配式建筑引入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就国内整体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的占比仍然较低。最早引入装配式建筑方法是在建国初期,由前苏联引进的施工模式,并在一些地区尝试在建筑业中应用这种方法[1]。由最开始的北京民族饭店,到如今的长株潭装配式建筑,其建筑由最初的形式单一、建造水平低下,到如今的建筑多样化、建筑水准稳步提升。但依然同理想的装配式建筑有差距。

1.3 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

1.3.1 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优势

1)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工程质量

在传统施工建筑中,其现浇施工方法仍然依赖大量的人工打捆钢筋、模板支拆、路面抹灰,故由此造成的施工偏差明显较大,施工过程需要多次磨合、施工质量无法保障。为此,应运而生的装配式建筑则因其零部件都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在施工现场只需组装并进行少量的浇灌加固,因此其施工操作明显规整,而施工质量也可控。

2)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流水线生产模式受环境变化影响小,产品质量由于其施工机械化明显变好,而且零件加工固定更能控制在稳定周期内。至于现场主体结构的施工,预制钢结构与常规钢结构的施工时间相同,预制钢结构的施工时间比现场浇筑法稍长,但将其分散穿插工艺融入装配式建筑则可缩短工期近三成。

3)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与传统现浇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节约用水及模板木材、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这可以明显减少工业化污染。

4)装配式建筑可以减轻劳动力资源压力

流水线模式可减少大量手工作业、解放劳动力,且因其机械化生产特性更便于信息化管理,由此,可建立更稳定、作业素养更高的产业链式工人队伍。

1.4 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1.4.1 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就这几种结构相较,混凝土结构因其施工材料多样化、投入成本低等因素,在未来多年的建筑业发展中仍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1.4.2 建筑全装修及装配式内装逐步普及

在今后的建筑业发展中,商品住宅房的建设将推进零部件工厂化,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推进装配式建筑与主体建筑的同期进行。近年来,随着零部件工业化,实体建筑全装修化的政策不断推广,建筑方案也在逐渐趋于多样化,因此,建筑企业有望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1.4.3 标准化设计及研发更受重视

随着装配式建设设计体系日益标准化,建筑企业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标准化房型的研发也更加看重,而对其的推广更是采用多种方案并行宣传。过去,相对分散的公寓式区域已经浓缩为一些典型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求有所响应,还能满足住户的各种安装需求,能满足住户适当灵活地调整需求。通过适应多种规划下的产品供应需求,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主打产品,装配式建筑结合了定型式的住房类型和高度技术集成的预制内饰,因此适用于在同一住宅类型空间中拥有不同家庭数量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而且,它为定制空间提供了多种选择,借助物联网和智能技术,为业主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未来化的家庭改造。因此,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融入,地产公司不仅为业主提供了基本的居住空间,更为业主提供了立体、多维的美好居住体验。

2 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

2.1 市场因素

虽然有政府政策的推动,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产业发展仍然处在一种不成熟的地位,尤其是建筑研发、户型设计、材料生产、现浇施工等环节,各个房产企业之间所建设形成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仍有待完善,而且相互联系不紧密,导致无法实现高效合作。另外,装配式建筑在建设初期使用成本相对更高,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改变市场的现存模式,因此生产企业在流水线的初期投入成本更高,对于企业的资金投入要求更高。此外,因其工业产品地税收比例仍然较高,导致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非常积极。

2.2 政策因素

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相关政策虽然已经出台,国家也大力支持和鼓励市场发展,但由于没有比较详细的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对于政策的落实度明显不高,没有对建筑业进行总体可行的规划[2]。同时,我国尚未形成完整、规范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体系,各标准因地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建筑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实际生产建设仍然面临很大挑战。标准的制定需要时间来响应,工程技术的发展也相应地先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减缓了建筑模型的发展。

2.3 成本因素

成本高的原因有很多:①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成本,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尚未具备投资建设的能力,导致一些大企业容易形成垄断,导致产品要价较高;②零部件的高税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而且此税款还会持续增加预制结构的成本;③由于制造PC零件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制造、运输和组装协调容易出现问题,作业繁重,管理费用增加。

2.4 技术因素

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但是相应的技术研究仍需要逐步发展。另外,装配式建筑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机械设备并不能满足当前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建筑业的技术人员对新型建筑方法并不了解,现有施工队伍又缺乏技术支持,流动性大,企业难以开展项目施工。复合型人才稀缺,企业建设管理有待创新升级,建设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理解仍有待培养。

3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

在推进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中,政策上的鼓励与指导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中的不断融入,国家需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①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其成员一般由市建委、财务局、土建局等领导单位组成,其职责范围包括调整装配式建筑政策以及标准完善、项目评估、技术论证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对于每个办公室,需要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以确保相互之间能够打好配合。②加强装配式建筑相关评价方法的引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科学合理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这对发展建筑产业是必要的。有关部门可以成立考核工作组,在市、区开发区管委会开展目标责任考核,并在每季度进行定期定量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奖。另外,需要明确,合理确定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同时,还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加大市场培育

首先,要做好产能布局引导工作,提高行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深度和综合认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落地。为赋能更多企业,有关部门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和扶持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规划并建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开发,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和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储备,进一步保证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例如,所有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开工建设时都必须在市主要集团办公室的监督范围内。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确保市场正常运作。

3.3 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支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进程,首先需要保障其技术水平能够满足发展需求,所以,企业研发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科研,加大科研投入。技术支持体系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发展不断完善和优化。其中,技术支持体系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定型化设计、装配工作、质量和安全、检验和验收。只有保证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才能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此外,可以设立装配式建筑审查委员会,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中,审查委员会负责批准、评估和批准装配式建筑项目。这种科学的监督管理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另外,要提高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水平,不仅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还要加强专家的培养。只有增加从事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师的知识与技能储备,才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长期稳定发展。

4 结语

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逐渐变高,因此,建筑业需要对施工方案不断变革,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其中,装配式建筑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为促进装配式建筑更好地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装配式建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和工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