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皓然 熊婕妤
在现代社会,虽然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等一类科学技术可谓是人类尝试迈向精神世界的媒介之一,甚至可以说其产生的过程也是逐渐推动人类走进一个“数字时代”[1]。但数字时代一方面会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弊端。结合现代社会的年龄结构分布,不难发现,老年群体,特别是城市独居老年人表现出来的抗风险脆弱性特点,使其与当今社会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2],以致于其很可能受到数字时代带来的隐性风险。
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目前针对城市独居老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涉及该群体家庭结构关系的平衡问题[3],另一类主要关注该群体养老方式的问题[4]。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城市独居老人的研究还是更偏向于精神情感层面的关怀反思[5],我们姑且将其归为治疗取向的微观范畴。而城市独居老人在数字时代下的生活适应和日常行动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同样也需要我们从结构层面对上述情况做出社会反思效应。
基于此,本文将从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出发,审视数字化服务的广泛嵌入对于独居老人来说是有益于提升其生活的质量还是区隔了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和互动。其次,进一步思考数字时代的到来是否会对城市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隐性风险。最后,试图帮助城市独居老人探寻一条缓解群体风险分配不公,使其与数字时代的产物形成合理性融合的应对路径,以期构建该类群体与数字时代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谈及社会风险的相关议题时,常常会牵绊出社会转型等一类的现代性语汇[6]。同时,这类词汇的背后也自然会催生各界人士对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性思考。聚焦主体的社会互动来看,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交流较多以面对面的方式发生,其更注重主体在沟通过程中的动态体验以及情感表达,同时也较少出现对行动群体的“偏见”[7]。而现代社会中,人们习惯于通过数字媒介为其快速的传递信息。可以说,这样的转变不仅能打破生活中时空层面的隔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数字时代的现实需求。但不得不说,“传统”向“现代”的变迁多数情况是依靠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实现数字系统对人类生活的服务,对于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中国来说,过度的数字化服务或数字生态的失衡也是不利于大多城市独居老人正常生活的[8]。接下来,我们将以“城市独居老人的生活出行”为分析场景,通过整理前期访谈对象的口述资料,系统地审视该类群体在数字时代的风险呈现。
案例1:王奶奶,20年前随老伴搬迁至城市,在城市生活8年后因老伴去世,子女也在外务工,最终只能选择独自一人生活。最近王奶奶面临了两大困难。其一是王奶奶平时习惯在社区楼下农贸市场买菜,但近年来农贸市场的支付方式基本转变为移动支付。这样的转变使得王奶奶认为自己很快会被时代所淘汰。同时,由于自己生活在城市社区,邻里之间不熟悉,也不愿多次麻烦邻里,以致于其很难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其二是王奶奶在老伴去世后,会偶尔与同伴去公园游玩,但受到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人员需扫健康码、行程码,才可进入园内。不同于过去的制度转变,导致了王奶奶出行出现困难。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数字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而移动支付的广泛普及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传统行为的打破,从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是社会环境对于其日常的规训。同时,从城市独居老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来看,其过往的经验是难以应对出行规训的,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可能长期受困于这类“枷锁”之中或得不到合理的出行自由。因此,针对城市独居老人,探寻一条缓解其生活出行方面的路径有其现实意义。
案例2:李爷爷,年老多病后无子女赡养,其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一直靠卖瓜果蔬菜谋生。近年来,受到扫码支付的冲击,导致很少有买家通过现金支付菜钱,或在支付菜钱时,只能给李爷爷大面额的现金,让其退零。李爷爷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很苦恼。一方面不想丢掉来之不易的生计机会,另一方面即使愿意扫码支付,但在收到线上支付的金额后,又不能及时收到银行卡的到账信息。这样一来,现代社会流行的扫码支付就给李爷爷的生计带来了无形的阻碍。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扫码支付等数字科技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忽略了对于城市独居老人实际困难的考虑,也使其与社会其他主体的互动表现出了“缺位” 的现象。而“缺位” 现象的缓解可能不能仅仅通过调整互动中的某一主体来实现,更多的需要考虑主体间关系的建立,以找到两者的主体间性。因此,面对上述的风险呈现状态,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从社会结构层面提升城市独居老人在数字时代的生活福利;另一方面还需从社会行动层面反思其数字融入的实践路径。
上述从社会现象出发,集中论述了城市独居老人在出行和生计方面的风险呈现。但仅仅从主体生活世界中反映风险对于该类群体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需尝试性地探寻符合城市独居老人的一种生活应对路径,为引导其与数字产物之间的关系从“区隔”转向“融合”。
风险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需进入风险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同时需对风险产生的逻辑进行溯源[9],才能更好地为其提出不同思路。从时代背景出发,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对于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已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化方式转向了无纸化的方式,这种惯习的打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时间的珍惜以及对于爆炸式信息的快速可知。虽然不可否认,数字化的行动的确满足了年轻一代的需求,使其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但社会活动不仅流动于上述群体之间,其同样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参与。特别在老龄化存在的中国,我们也需根据这类群体的特征以及其经济、社会实际压力的不同来为其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与关怀[10]。其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和知识层度的阻碍,难免会与数字时代产生一定的区隔,而长期的区隔在多数情况下也会自然给其带来隐性风险。因此,为缓解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城市独居老人之风险,我们试图可以在多元共治的思路下展开思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中,风险治理已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主体来承担,很多时候需要政府、相关企业等合作治理的模式应对困境[11]。从风险产生的逻辑来看,数字风险之所以得以显现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是因为其特征异于传统的风险类型。一方面,大多高龄群体对时代的认知速度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即认知滞后性。当该类群体在日常互动中还习惯于运用经验性的认知来处理日常问题时,很容易遭遇一定的阻碍。屡次阻碍的形成过程我们也可将其视为一种风险产生的逻辑。另一方面,大多社会弱势群体较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基本能力。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其因自身具备的适应能力有限,以至于当科技产物在日常生活中流行时,传统的交流工具、媒介等就会面临逐步的“失灵”,这样一来,其日常行动就会受之牵绊,类似牵绊的情况越多,直接会使其陷入数字时代的“漩涡”中,亦是风险产生的另一种逻辑。
基于上述的分析,在生计风险的缓解层面,政府可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社会福利支持主体的作用。针对城市独居老人制定人群生活困难度分级评定政策,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老人需求。其次,联动银行主体开发城市独居老人的支付结算系统,并附带属于每个等级的收款二维码,以此保证城市独居老人在谋求生计时,及时收到收入金额,这样也便于老人在银行网点当日取到生活所需的资金。上述过程既可以增强城市独居老人在数字时代的融入,也能体现政府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差别化关注。在出行风险的规避层面,公园等场所可有效借助“刷脸技术”为其提供城市独居老人的健康状态检测服务。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数字产物给城市独居老人带来的隐性风险,还能让城市独居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其数字社会融入的动力。
在外部环境的优化性支持下,受风险影响的主体——城市独居老人,也需要提高其应对生活风险的能力,因为数字产物多数情况下需要老人群体与外部社会的双向建构,才能产生主体间的价值认同[12]。从社会志愿服务的层面来看,社区志愿者可以帮助城市独居老人建立社区守望相助小组,引导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特别是这类群体在遇到数字产物沟通困难时,积极帮助其弱化出行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社区精英与一定数量的城市独居老人结对,帮助其远程化解生计风险。从社会专业服务的层面来看,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满足“案主自决”的前提下,基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这对关系,帮助城市独居老人转变传统的认知思维,逐渐引导其对数字时代和数字时代下的生活风险产生新的认知。一方面,使城市独居老人相信社会环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影响一定的个人行为,而人们行为的改变也有可能会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城市独居老人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下,建立认知改变的信心,以更好地应对生活风险。其次,社会工作者可结合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城市社区的独居老人缓解数字区隔。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城市独居老人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政策影响人的角色作用,帮助该类群体就普遍存在的需求或困难,提出相应的建议给政府相关部门,使其共同帮助城市独居老人缓解数字时代的生活风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温暖其晚年生活。
总而言之,探寻生活风险的应对路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城市独居老人打破时代区隔,使其更好地实现数字融入。本文首先对生活风险存在的可能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基于所提出的出行规训和生计规训,进行了风险产生的逻辑梳理与城市独居老人的风险应对路径探讨,以期在数字时代为城市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但由于该议题的思考目前处于理论探讨和案例的前期分析阶段,对于“刷脸技术”在城市独居老人的生活风险应对上是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形成一套更完备的多元共治机制来缓解城市独居老人的生活风险,还需进一步的调研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