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启州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重大改变,世界金融市场暗流涌动,各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市场战略研判系统,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美国横空出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良莠不齐,各界力量交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危机,作为经济自由化浪潮下的创新代表,早期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基本不受到影响。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的困境,传统固定利率模式下的金融工具出现负增长,利率风险陡增,再加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又开始频繁波动,整个金融市场雪上加霜,国际融资工具受损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全球股灾,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互相影响,共同造成市场的反常,随后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约束和监管。许多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规避监管的成本,导致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的金融衍生品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英美等主流市场纷纷采取相关手段和措施,改革市场监管结构或修订市场监管法律。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加大,早在2010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卢森堡首相容克和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四国领导人呼吁欧盟委员会尽快发起对于金融衍生品投机性交易特别是信用违约掉期投机性交易的调查。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并且针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乱象的监管方式。
针对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以下几个主流观点。
Roberto Piazza(2011)监管法律是金融衍生商品管制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有些方面,法律的制定与监督制度的设计原理十分相似,而传统的法治理念与经济理论的巨大差异,也是对投机的态度。
Philippe Bertrand(2016)研究运用实证方法,金融创新也可以通过国民生产的下沉层面,否定了金融创新只有积极方面的绝对性结论。
Yulia Yelnikova(2016)研究了金融革新是否为减少交易费用而做出贡献,是否具有价格探索功能,企业是否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商品提高自身价值,并且从监管层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
Kim Huong Trang(2018)以信贷危机下的金融衍生市场的历史转变,得出金融创新的突出意义,也对于监管法律进行同样的印证分析。
Junmei Ma(2019)着重于科技层面对现代金融信息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在形式的变化中,但同样存在道德风险的制约下。
这些主流观点都从一定方面反映出金融衍生品工具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以及对市场的敏感性。规避监管、投机行为、逃税避税,尽管在某些方面能够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对传统的法治理念与监管体制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市场的发展,相关衍生工具也有了违反法律道德秩序的逆向发展,这就要求监管法律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作出调整。
张青川(2020)研究表明金融一类所衍生出的产品便是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则是如今国际金融进行创新的产物,同时这也成为判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达的一个标志。相对来说我国资本市场中所存在的投资工具种类相对较少,整个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相对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建起市场的套利机制,同时价格信号在市场信息中传递的效率也非常的低。而投资工具多样化的发展是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发展必然的趋势。
曾学明(2014)研究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具有突出的作用,同时又能转移风险,但是在转移风险的同时,可能又会伴随着风险集中。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更加强调了通过加强监管以及健全的法律法规,积极合理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才能做到正确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而规避其有害的一面。
张家宁(2016)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发展,国际资本间的流动,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这为金融衍生工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的进行,让金融衍生工具又有了新的形式,并且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杨梅(2020)对20世纪末美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缺位进行了研究,同样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实证意见。涉及监管法治与市场的均衡问题,以及如何取舍。
徐佳(2019)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无论如何发展,都要不断地明确监管机构,制定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摒弃现行的行政化监督手段,形成市场化、法制化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马施(2018)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营管理机制,从而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能力,这样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施。
孙乐敏(2018)着重于强调建立金融创新的长效有效机制,以金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监管的不断完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这些国内主流观点无一例外地肯定了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现状,但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会伴随着风险的集中。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丰富,市场相对集中,价格信号传导的效率变得非常低下,这更加要求了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和监督,能从制度层面上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自2001年5月以来,部分央企就开始存在亏损现象,其中就包括了外部监督不到位、国有经济的海外投资与管控机制不够合理、受到发达国家政府及诸多财团的排挤等因素。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主要受证监会、银保监会、外汇局等多个监管机构联合协调监管。但是,外部监督机制有时候会出现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等问题。如国资委对央企开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行为之前没有进行了解和预测,在事中没有完善跟踪调配的风险监控体系,这就导致了在现实情况下,央企交易亏损之后,国资委才开始调查,进行亡羊补牢。央企领导人的考核制度也存在漏洞,有些时候仅以业绩、盈利为指标,忽视了对冲风险与市场交易波动下的金融交易突变可能对企业带来的损失,以致央企从上到下风险意识淡薄。此外,没有建立合理的问责和审计制度,央企在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出现亏损之后,抱有侥幸心理,没有被惩罚,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央企的投机行为。
从央企投资来看金融衍生产品的可预测性较低,风险性较高,因此,金融监管制度就更应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应变性,这就要求有关监管部门根据市场的需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和及时更新监管对策和政策方针,从而达到对市场统一协调的管理,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需要比其他金融领域市场监管制度更加得合理与仔细。
随着市场的发展,早期市场风险事件的发生大多对单一的企业或者某个利益集团产生较大危害,但是通过全球市场的流动以及行业相关领域的放大,伴随着产品复杂性的加剧,以及随着衍生品交易而不断关联性加强的不同金融机构交易规模扩张,行业自我救助的难度越来越大。在鼓励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突破原有范围,但是随着市场出现发展乱象和风险的积累,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开始逐步收紧监管政策,防风险成为新的监管基调。
对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掌控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控制和规避风险,而一个稳定合理的市场一般都是依靠相关公司来调控风险的,而这一种反制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便是相关治理机构的督察机制与奖励机制。
我国的政府机构在有关金融市场的管理方面采取了大量的干预性的行政措施,导致市场的发展会受到有关政策的影响,这就会导致整个市场在面对利益分化和财富分配问题上出现不公平,部分机构或人所握有的资源,在政策表现方面有着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尤其是政府机构,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下,监管主体不够明确,出现了权责分离的情况。对政府机构的具体监管划分没有落实到位,因此相关的健全监管体系的建立遇到了瓶颈的阻碍,于是乎市场上就会出现高同质性的衍生品,这些衍生品都是各个金融机构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运用,但同时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监管,这样就会造成多个产品、多个标准,产品之间不协调,监管系统不统一,监管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行政监管体系过于死板,与金融创新激励形成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创新形式的发展,并且对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负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利率市场化也不断放开。将利率进一步市场化规范化,建立统一的基准利率库。金融市场上对资源的分配以及再分配和有关风险的转移问题,才可以通过市场化利率进行更好地解决。此外,利率完全市场化对发展外汇衍生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外汇衍生工具由于汇率没有实时波动风险,便没有了发展外汇衍生工具的基础。
新发展才是金融衍生品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外的银行金融创新大多是在金融业务与金融期货等几个方面进行发展,而我国的金融进行创新时大多数都是单一地停留在占领市场份额或者概念性的品牌效应方面。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种类明显不足,同质性现象严重,多样化发展受到阻碍,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是局限性与保护性并存,发展性与滞后性同在的状态,产品没有形成之前,应该加上自有风险转化功能,不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在市场流通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加上相关教育领域不够普及,理论研究程度不高,民众对产品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不够完全,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也会受到影响。这些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的局限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衍生品的原始属性决定了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因此有关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周全,既要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减少同质性,也不能因为刻意规避风险而损失了产品本应具有的多样性。
多数民众对于金融市场没有相关的概念,也未进行深入的了解,怀有着守旧的思想。民众对金融的传统观念存在于将钱存入银行,通过银行利率实现价值增值。而金融行业中的金融衍生品,由于面向的群众面较窄,产品的受众面窄,它的发展受到了重大阻碍。
为了能够使金融衍生工具继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我国除了存款的利率与一部分进行贷款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以外,大致上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在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推动管理汇率浮动,将市场的供求作为基础,将汇率浮动的区间进一步扩大,让其更有弹性,这就为外汇之类的衍生工具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并满足了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兑换的需求。
金融企业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应该具有极大的话语权,也即建立起一个能够使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合理定价的系统,如今全球的衍生工具在电子交易系统方面应用还不统一,有的国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引进其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加强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话语权,对金融衍生工具定出一个合理真实的价格。既要推动政府主导型创新,向市场主导型创新转变,又需要建立起金融创新的机制机构,完善现代金融市场规制,转换主客观思维,将宏观和微观主体,内部经营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长效有力的金融创新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加大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力度,尤其是将金融市场下沉到广大农村百姓。商业银行作为与百姓密切接触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像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银行。但是在对较高收益的推广下,同样要将风险性一同进行推广。只有真正深入百姓生活,才能改变民众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正确认识,更能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这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于创新衍生品市场,通过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创新金融产品,使其在融资投资、套期保值和套利行为中发挥巨大作用。例如金融期货中,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都可以进行创新,这些期货市场可以大大改进价格信息质量,使远期供求关系得到显示和调整,还能给企业经营决策和宏观国家调控提供重大依据,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的转移。第二,如果市场想要平稳运行,必须有一个竞争性的完备的市场体系,这个体系重点在于监管者对金融市场的监督,从而有利于抑制住投机行为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本文从国内外金融衍生市场研究动态中了解到,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市场乱象,并且要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金融衍生工具一直在发展,它在一定方面刺激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它也为某些企业投机取巧提供了便利。小则影响本国金融市场秩序,大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影响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衍生工具一同发展的,应该是金融监管部门。伴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逐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监管的制度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发挥出监管的作用,才能抑制住市场乱象横生,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长期以来,我们以国家行政调控的方式所承担的风险代价过于沉重,所以我们更应该采取放管结合的政策,走市场化、法治化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