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芳 仙游县畜牧兽医局 福建 仙游 351200
由于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的复杂性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交易频繁、流通便捷,使得动物疫病易发、传播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对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接连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主要由于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薄弱导致。因此,完善和健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县已建立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县级设立一个副科级畜牧兽医局,为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二级局,内设办公室(加挂饲料办),下设畜牧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总编制52人,目前在编36人。全县18个乡镇(街道)设有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简称乡镇兽医站),为局派出机构,另聘用协检员37人,负责配合官方兽医开展各乡镇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疫情普查监测、畜禽养殖场“瘦肉精”抽检、病死畜禽无害化监管处理等各项工作。全县325个村按照“一村一员”原则兼职设置村级防疫员共325人,协助政府做好春秋两防集中免疫及日常补免、免疫建档、疫情报送、防疫宣传等工作。
2.1 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认识不足 畜禽养殖大多分布在山区乡村,养殖场户基本没有受过科学养殖的专业培训,习惯按照传统经验进行饲养,存在“重养殖轻防疫”的思想,缺乏防疫自觉性,存在防疫抵触情绪。虽然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在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要求下,整体防控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由于受近两年猪价低迷的影响,防控意识又变得松散。
2.2 乡村防疫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乡镇协检员及村级防疫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基层防疫工作点多面广体量大、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低,具有专业能力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导致防疫队伍“青黄不接”。部分乡镇村级防疫员由村干部兼职,业务知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强、防疫工作随意性大,导致防疫质量及覆盖率缺乏保障。
2.3 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设备简陋,防疫检疫手段落后 大部分乡镇兽医站还是建筑老旧、面积小、设施设备简陋,没能及时更新升级疫病检测分析设备,对于动物的检疫和疫病诊断往往只能依靠肉眼观察和经验进行判断,这不仅对兽医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而且对于病症复杂的动物疫病无法准确判定和鉴别,难以满足新时期基层防疫检疫的工作需求。
2.4 地方政府重视度不够,防疫监管难落实到位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动物防疫工作依法实行属地化管理,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从业者承担主体责任[1]。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层层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政府并没有积极发挥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也没有及时落实防控补助经费等,日常只有乡镇兽医站组织带领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村级动物防疫,养殖企业自行实施防疫。由于乡村防疫队伍薄弱,防疫员肩负多项工作职责,防疫补助经费低,导致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防疫工作易流于形式,防疫监管难以落实到位。
2.5 畜禽标识使用管理及防疫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畜禽标识是承载畜禽信息、实现可溯源的重要标识物,与畜禽养殖档案相辅相成,实现动物从出生-养殖-屠宰-销售整个过程相关信息可追溯。由于当前畜禽可追溯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基层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基层防疫人员和养殖户文化水平限制以及二维码耳标质量的局限性等,导致畜禽标识运用不全面、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信息难关联、防疫检疫等可追溯信息还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3.1 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养殖户的主体责任感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专题宣传、展板展示、当地报业及信息平台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动物防疫法》及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知识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效能,兽医技术人员加强对挂钩养殖企业的宣传培训,改变养殖户对疫病防控的认识,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意识,从根本上保障防疫工作有序进行。可通过建立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体系样板及展示,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推广、防疫体系技术总结交流,组织防疫技术专题培训班,指导和促进防疫技术的推广应用。
3.2 完善乡村防疫队伍,提升防疫专业化水平 一方面,可以积极制定合适的兽医人才吸引政策,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或劳务派遣一批兽医专业人才加入乡村防疫队伍;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发展壮大乡村兽医,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进程,实施政府向社会兽医技术服务机构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方式,补充基层动物防疫力量、充实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服务。
3.3 加强乡镇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疫检疫技术手段 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兽医站、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充实动物防疫检疫专用仪器设备,提高基层防疫检疫技术手段,进而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质量和疫病防控能力。
3.4 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防疫监管制度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发挥《动物防疫法》赋予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组织职责,统筹协调,建立长期有效的防疫管理体制。加强乡村防疫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落实防疫责任制,提高防疫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防疫监管制度,加大防疫监管力度,避免防疫工作流于形式。落实防疫及防疫监管考核机制,通过考核结果来评价动物疫病防控实施效果,推行奖罚机制,提高责任意识,以利于改进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不足之处。
3.5 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提升动物疫病防控预警应急能力 随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采集的信息、数据资源更加丰富,单纯依靠传统的数据录入和验证,已无法满足当前防疫检疫监管工作的需求。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对提升动物疫病防控预警应急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畜禽信息溯源系统建设,提升畜禽标识质量,使畜禽标识、养殖档案和相关监管平台之间能够相互关联使用,实现畜禽养殖、调运、屠宰等相关信息的动态录入和读取,实现全程有效的跟踪监管,提高防疫检疫监管效率以及大数据对流行病学的分析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
面对新时期愈发严苛、复杂的防疫要求,还应以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成熟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标杆[2],通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加快完善兽医行政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期能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构建一个动物及动物产品全程可溯源可跟踪、动物疫病信息可监测可分析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敬 告:本刊编辑部未设任何中介、分支机构(外地办事处、分部等),目前唯一投稿方式仍是将文稿发送至编辑部电子邮箱(fjxmsy@163.com),请作者勿通过网络搜索假冒网页信息、经虚假方式(QQ、微信等)投稿;作者可在投稿后定期或不定期直接向编辑部(0591-87807454、18960827986)咨询学术不端检测、审稿及录用等情况。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