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义棋 邵武市水北镇兽医站 福建 邵武 354099
生猪产地检疫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防疫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调运频繁及远距离运输时有效遏制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有着重要的意义。邵武市水北镇辖区有12个猪场,生猪养殖场规模占邵武市的36.36%(12/33);年生猪存栏3万头,占全市生猪存栏的41.67%(3万头/7.2万头);年生猪出栏约6.3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的43.75%(6.3万头/14.4万头)。做好水北镇的生猪产地检疫工作,是保障水北镇生猪养殖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自2018年8月报道第一例非洲猪瘟以来,邵武市水北镇不断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和排查,严格检疫出证,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重点做好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和产地检疫工作,杜绝“隔山开证”,逢出必检、连夜检疫,严防患猪上路或进入屠宰场进而流入市场,严防非洲猪瘟病毒等传播。邵武市水北镇只有3名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人员配备与养殖场规模严重不协调,人员少、工作量大。生猪养殖场多建在位置偏僻、远离村庄的地方,交通不便,给产地检疫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邵武市水北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微信、时间水印相机APP等,通过微信传送视频、照片,在人员不足、交通不便和时间“尴尬”的情况下完成检疫工作,从而杜绝“隔山开证”、冒名顶替申报产地检疫等违法违规现象。
1.1 建立微信群 邵武市水北镇12个猪场负责人、6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和水北镇兽医站3个工作人员组成群,及时将邵武市农业农村局、邵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邵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邵武市畜牧站等有关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在群里发布。由于水北镇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和部分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一些文件和方针政策理解可能有些费劲,邵武市水北镇有关工作人员及时结合文字和语音的方式进行传达,让广大养猪场(户)、村级动物防疫员对上级有关部门传递下来的方针和政策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另外,畜主可以通过微信群提前3 d进行检疫申报,村级动物防疫员能够提前进入养殖场查看猪群健康情况,乡镇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将检疫审批结果上传到微信群,养殖场确定运输后,将运输车辆的信息上传至微信群,在指定地点检疫后再出证,将检疫证件信息上传微信群,通过信息公开公示让养殖场、村级动物防疫员、兽医站工作人员能够互相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出猪情况,同时做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监督。
1.2 出猪前提前申报检疫 根据相关法律和规章的规定,养殖场(户)在生猪出售、调运前,提前3 d向属地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产地检疫,相关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要求将其调运、出售的生猪视频、照片上传到微信群,官方兽医根据养猪场(户)提供的养殖档案、免疫记录、生产记录、消毒记录等资料,结合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免疫耳标领取和佩戴情况、非洲猪瘟入场采样监测结果、强制性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开展情况,决定检疫与否。
1.3 监督运输车辆消毒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照片等监督养殖场(户)对装载生猪的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将视频、照片保存至少7 d,同时上传微信群。动物卫生监督所在生猪车辆洗消中心按照监控记录,对消毒不规范或者消毒存在明显漏洞的车辆进行消毒整改,直到符合要求后才准许运输车辆进行装载。
1.4 生猪运输装载全程监控 基于非洲猪瘟防控及生物安全措施的需要,养猪场(户)要对生猪装载整个过程包括生猪从饲养的栏舍赶出到所经过的通道,一直到装上车,同时要求村级动物防疫员到现场查验生猪临床健康状况,全程不间断拍摄视频,要求有拍摄视频的时间、地理位置,并上传微信群,确保产地检疫的信息真实可靠。
1.5 核实动物健康情况与开具检疫票 养殖场(户)将生猪运输到指定地点后,官方兽医再进一步根据《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农业农村部2018年10月9日印发)规定,对7种重点传染病进行检疫,包括原病种名录中的猪瘟、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种一类动物疫病和炭疽、猪肺疫、猪丹毒三种二类动物疫病。这些疫病多少都有一些临床症状,临床经验丰富的检疫人员可以容易看出是否存在临床问题。如果没有临床问题,再进一步对生猪数量、佩戴耳标号段、车辆信息备案情况以及畜主身份进行核实,如果各方面均符合生猪检疫规程,即可开票出证。
1.6 官方兽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监管 通过对养殖场生猪存栏、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出证、栏舍、出栏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可判断猪场出售生猪、调运生猪是否异常。如猪场的母猪存栏或者存栏数远远小于猪场实际出猪数,该场就可能存在非法调运和炒猪行为,一旦发现可疑则立即现场核实并报告给相关执法部门,从而杜绝产地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也能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持和保障。
2.1 检疫人员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产地检疫过程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和部分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因年龄大、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足等直接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养殖场、防疫人员中的应用。很多养殖场(户)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需要不断手把手教他们拍摄和发送,有的教会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
2.2 信息网络覆盖及正常运行得不到保障 很多规模猪场在偏僻的山坳,移动或电信的信号有的无法到达猪场,导致视频、照片等无法及时上传。
2.3 基层检疫工作量大,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基层兽医站产地检疫工作难度、工作量比较大,检疫人员通常还有其他配套工作任务,甚至兼任其他非专业的重要工作。生猪产地检疫工作比较仓促、难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信息技术应用在时效性上有其便捷优势,但检疫人员在视频照片传输过程要耗费不少时间,核对相关视频需要大量时间,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增加。
2.4 检疫设备不完善,检疫过程不规范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邵武市水北镇就不断加强动物检疫规程、不断完善检疫程序,建立生猪定点申报和产地检疫(点)。由于检疫工作量大,检疫设备常常受运行内存、容量、电量等限制或影响,通常还未检疫完,视频就无法录制和上传,直接影响检疫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3.1 强化产地检疫人员及养殖户产地检疫意识做好产地检疫不仅能够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传入养殖场,也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官方兽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殖场应该自觉主动申报检疫,基层动物防疫员和官方兽医应该自觉主动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待遇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薄弱是影响检疫成果的的重要因素,防疫员队伍存在老龄化、断层化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加入防疫员队伍,年龄大的防疫员又无法胜任繁重的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建议相关部门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福利待遇,使得年轻人愿意加入村级防疫员队伍。同时还要培养一支业务熟练、学习能力和专业性强的产地检疫队伍,使其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能够为实际的产地检疫工作服务,特别是能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3.3 提升通信基站布局与建设,保障偏僻山坳信号覆盖 加强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基站的建设投入,让养殖场能够有网络、能上网。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地检疫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也是养殖场走向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前提和基础。
3.4 加大资金投入,购入先进检疫设备 设备投入直接影响检疫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很多基层兽医站检疫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手机像素不高、待机时间不长、内存不足等,直接影响生猪产地检疫的工作效果和水平,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购买一些符合基层检疫需要的检验检疫设备,服务于产地检疫,提升检疫能力和水平,从而巩固动物防疫成果。
产地检疫只是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检疫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和指导,补齐基层动物防疫和检疫短板,从而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技术水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