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莉 福建省浦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福建 浦城 353400
鸡绦虫病是鸡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常见病原是节片戴文绦虫和赖利绦虫2种,其中节片戴文绦虫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内,而赖利绦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常见的赖利绦虫有四角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3种。鸡绦虫病一般于夏秋季节多发,卫生条件差、场地潮湿、蚂蚁和苍蝇多的鸡场发病率更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机体消瘦,鸡冠苍白,生长发育迟缓,腹泻、排血样粪便,随之鸡消化功能紊乱,采食量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诊治了一例鸡绦虫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2021年7月,浦城县永兴镇肖家村一养殖户吴某在自家后山饲养300余羽土鸡,饲养到36日龄时鸡群中陆续出现精神不好、采食量下降、排水样稀粪的患鸡,吴某认为是肠炎,按肠炎治疗无效,还出现了30余羽患雏死亡。笔者接诊后,到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该养殖场采用地面散养方式养殖,鸡舍较为简陋,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苍蝇和蚂蚁较多。地面到处是鸡粪,鸡舍内空气污浊,还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性气味,饲料槽和饮水池非常脏,像从没清洗过一样。该鸡群按正常免疫程序注射了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但未给鸡群驱虫。
患病雏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双翅下垂、无力,呆立,全身羽毛松乱且无光泽。嗉囊臌胀,饮欲增强,不喜动且机体消瘦,消化功能障碍,地面上有水样稀粪。部分患鸡出现麻痹无力症状,最后衰竭而死。
剖检当天的3羽病死鸡和3羽濒死鸡,见机体消瘦,腹腔积水(颜色为土黄色),脂肪变性易碎。肠黏膜肥厚,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肠道内有很多黏液且伴有恶臭味,肠壁有灰黄色结节,肠内容物中有许多白色面条状虫体。
根据现场环境的观察和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寄生虫病。采集有明显病变的肠道内容物和虫体以及新鲜粪便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检查。
1)带回的新鲜粪便加10倍饱和盐水搅拌均匀,用60目铜筛过滤后镜检,检出绦虫虫卵。
2)对带回的虫体进一步观察,发现该虫体为带状、扁平,长约25 cm,宽约0.4 cm。镜检发现该虫体有头节和链体,头节上有顶突和吸盘,顶突上有小钩约180个左右,排成2列,4个吸盘为圆形,有8~10列小钩排在吸盘上,判定该虫为棘沟赖利绦虫。
根据该养殖场的现场观察、鸡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该病为鸡棘沟赖利绦虫病。
6.1 治疗措施 将患病鸡群与健康鸡群隔离饲养,健康鸡群每千克饲料添加阿苯达唑15 mg拌匀饲喂,进行一次常规驱虫。患病鸡群每千克体重内服灭绦灵(氯硝柳胺)60 mg或吡喹酮20 mg,连用3~5 d。用药期间,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修复肝脏和肠道黏膜。在饮水中适当添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和芪贞免疫颗粒(黄芪、淫羊藿、女贞子),连用3~5 d,有益于促进消化功能恢复,防止因肠道感染造成继发性感染。此外,在治疗期间为增强患鸡的免疫功能,应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这样有利于患鸡的快速康复。
6.2 综合防控 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粪便,并集中在一个地方发酵,同时,对病死鸡和无治疗价值患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注意观察鸡舍四周是否有蚁巢,发现后及时投药驱杀,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保持鸡舍地面干燥,空气流通,地面用生石灰消毒,使用的鸡舍、料槽、饮水池等用具经常消毒和清洗,及时更换垫草,饮用的水源要干净,用戊二醛葵甲溴铵溶液按1∶1 000兑水稀释后在空气中全面彻底喷雾消毒。
在采取上述用药和综合防控措施后,第2 d患鸡症状逐渐减轻,鸡群精神慢慢活跃,采食量增加,用药5 d后,除25羽感染严重的雏鸡死亡外,其他鸡只基本恢复健康。
1)做好鸡舍的环境卫生是预防控制鸡绦虫病的有效措施。鸡群发病时及早发现和合理用药是处理鸡绦虫病的关键。鸡只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饲养,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2)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前提。为提高鸡对寄生虫病的抵御能力,日粮的营养要全面,雏鸡饲料中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K,这样有利于增强雏鸡体质,对受损的肠道黏膜进行修复和止血,促进肠道的快速恢复。对没有饲养价值的鸡及时淘汰,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鸡群生长环境卫生干净,舍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对所用的料槽和饮水器定期消毒。可以采取圈养或网上饲养,从源头上杜绝鸡群与中间宿主(苍蝇、蚂蚁等)的接触,从根本上防止该病的产生。
3)防重于治。每年最少要对鸡群安排2次的集中预防性驱虫,首次驱虫安排在60日龄,第2次驱虫安排在120日龄或高温高湿流行季节。
4)轮换用药是治疗和预防绦虫病的理想用药方法。为防止耐药性产生应交替使用药物,如交替使用氯硝柳胺或阿苯达唑,可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对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