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楠 姜涛 李云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这些国家战略的确立促使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颜永才(2013)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健康成长是关键,具有通畅灵活的资源流动途径与物质转化方式,可以高效快速地产出科技新产品,能给相关利益者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但目前其健康成长仍面临众多制约因素。Brown和Mason(2017)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高度多样化、多参与者和多尺度的现象,需要量身定制政策干预的措施。目前我国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创新主体不突出、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等各种问题。然而,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是构建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路径,其健康发展程度对传统产业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力量,促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主体、网络和环境出发,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借鉴荷兰产业集群发展案例提出优化策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已有文献研究回顾,生态系统的健康可以定义为生态系统内部组织和内外部秩序的整体健康状况。因此,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其自我维持更新的能力、满足外部合理要求的能力息息相关。只有具备组织结构合理、环境相对有利、成员关系协调等良好特性,创新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才是健康的,才能充分地实现其服务功能。现今制约我国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有:
王红焱(2017)对荆州岑河针纺织产业集群的实例分析发现,岑河针纺织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发展的突出短板还是设备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强人意。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模仿有余而消化以及自主创新不足;大学和科研机构缺乏实践研究能力,很多研究成果无法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产业集群支持机构“发展迟缓”,影响了其在创新活动中支撑作用的发挥;政府在推动集群创新活动协调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职能履行不到位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导致了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呈现出发育不良的形态。因而,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主体整体创新能力低下是制约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路喜锋(2016)通过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分析,得出当前创新环境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创新资源紧缺,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等,通过构建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有助于解决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竞争力和耐受力,系统内的个体都可以从中受益,才能实现有效的创新产出,为社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产品。现今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中松散低效的网络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就在,创新活动主体成员之间难以迅速形成稳定高效和互动频繁的专业化协同创新。另外创新企业成员与国内大学研究院和高校科研设计机构成员之间由产学研结合严重脱节所导致的组织网络过度松散;企业集团与产业集群支持组织机构主体之间由于支持组织机构的发育程度不足所导致的网络松散。
肖景橙(2016)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得出健康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不仅要求其自身状态保持健康,而且要求系统环境有利、管理有效,并且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持续的服务,体现为系统组织健康程度、系统环境健康程度、系统管理服务健康程度的综合评价值。统观我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职能发挥可以发现,政府在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存在职能履行不到位的问题。我国产业集群内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优良的创新基础设施。由于对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如研究与开发等资源以及对技术创新等制度供给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和实施不力,创新产品被侵权事件屡屡发生,这既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也会使创新者预期收益下降,抑制创新者的积极性,进而在深层次上导致企业相互信赖程度降低,合作成本上升。
荷兰是欧洲环境保护政策实施较好的国家之一,因此研究荷兰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成长问题,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荷兰经济从2014年到2019年一直稳定增长,但是由于从2020年3月开始正式扩散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荷兰经济指标也恶化了。从2020年3月开始引进了限制物理接触和移动的封锁措施,实施了禁止运营咖啡厅、餐厅、运动设施、停课、禁止100人以上聚会等。2022年荷兰的经济仍将增长3.7%。政府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朝着减少失业及破产等经济损失的方向展开支援政策。代表性的政策是可以列举为个体户及中小企业的损失支援、工资支援、放宽贷款保证条件等。
Brain port(智慧港)地区以荷兰南部大城市埃因霍温为中心。2020年布雷恩波特地区人口77万,人均GDP为65000欧元。这比荷兰的人均GDP高出20%以上。可以说该地区是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界最受益的地区。Brain port地区是荷兰最重要的技术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中心之一。在研发方面,以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汽车研发中心为主的研发机构。Brain port发展项目中心与大学,政府和私营部门联合,以解决社会挑战为目的的创新平台,另外所有高校都与该地区的技术驱动公司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在互联网方面,Brain port区域知识网络有高校、网络组织和大型公司共同主导。高等教育机构在互联网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参与了该地区大部分项目。Fontys应用科技大学与该地区的许多企业合作。Brain port发展项目中心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项目合作的平台。在治理结构方面,Brain port地区采取协同治理模式,大学、知识转移机构和高科技公司共同负责该地区的运作和治理。
综合上述分析,Brain port地区具备教育超群的实力支持,高校与产业结合建立了知识成果转化和铲雪合作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高校、企业、科研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治理结构上,协同治理模式加强了Brain port地区各方面的共同创新。对我们的启示,我国在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方面,应采取开放式创新政策以强化知识共享,促进多样化创新集群的生长。
确定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定位。由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自身资源和创新能力等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能力的企业应该被纳入与之相应的创新研究梯队中,以便促进企业能够更为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加快创新速度,进一步解决集群发展过程中重复创新所导致的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在确定合理性定位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而合理的结构:以高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企业位于集群内的第一梯队,市场定位于高端产品市场,并致力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以中等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企业位于集群的第二梯队,主攻中端市场,并加大投入以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来弥补第一梯队所放弃的空白市场;技术能力较低的企业位于集群内的第三梯队,从事低端产品生产和相应的配套服务,并在不断的生产和创新积累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跻身上层梯队的内在动力。
第一,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国家应建立有关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有关合同、人事、雇佣制度,乃至激励人们敢冒风险的文化价值观,制定促进创新的教育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等。
第二,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动力,对于科技创新这样的高风险项目,单个企业难以承担投资和风险,政府可通过项目、财税、融资等手段促使企业自发变成由行业组织牵头,以共同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支持项目研发,形成产业群等形式,从互补的人力与技术资源中获得协同作用,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扩散和集聚,从而推进创新。
第一,加快创新驱动的市场机制建设。创新政策的出发点应该首先落在重视加紧健全市场的制度,法律建设,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消除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和壁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能反馈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只有对来自区域内或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广泛需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把生产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满足更高级市场具标上,从而造成一种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对科技的需求。
第二,进一步促进资本、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流动,加快我国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下,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导致各个产业大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手段在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在市场作用下,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能吸引外来资源和知识技能,进一步加快知识技能在产业集群内的扩散和集聚,促使创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