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肠轴理论探析“胃不和则卧不安”

2022-12-29 09:50刘小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肠病胃肠道胃肠

刘小庆 张 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颇具特色的经典观点。《灵枢·动输》言:“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入络脑”[1],表明胃与脑相通。现代医学提出的脑-肠轴理论,将脑与肠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具体的解释[2]。本文旨在从脑-肠轴角度探讨“胃不和则卧不安”,让现代医学解释说明中医理论,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和胃肠疾病提供新思路。

1 “胃不和”与“卧不安”

1.1 胃不和 “胃不和”,名曰“胃”,实则包括阳明经、脾胃、大小肠[3]。《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从位置上来说,大肠小肠与胃紧密相连,在生理功能上,二者与胃共同受纳腐熟饮食物,因此古代常将胃肠统称作胃。《伤寒论》[4]阳明病纲提所说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也即是此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说明脾与胃、大小肠同属一类。所谓“胃不和”即是指整个胃肠系统阴阳失调、机能失和[5]。现代医学所说“胃不和”指胃病或胃肠道不适,包括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食不知味、消化不良等症状[6]。临床上最常见的胃部不适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包括了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疾病[7]。

1.2 卧不安 “卧不安”即不寐,在《黄帝内经》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其名首见于《难经·第四十六难》,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8]。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挥,现今多将“卧不安”解释为“失眠”。

1.3 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9],其曰:“阳明者,胃脉也……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其本义是阳明胃气上逆,致喘促而不得安卧。后世医家将该理论理解为: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致胃气不得下行,导致卧不安[10];脾胃不和致气机阻滞,脾胃失健,以脘腹痞胀或胃脘嘈杂、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导致卧不安。陶弘景[11]在《养性延命录·食诫第二》开篇中说:“故人不要夜食,食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累也。”饱食者卧不安,是胃气不和之故也。胃为阴阳水火交济之机,胃失和降,上下之路隔绝,阴不能纳阳,阴阳不交而致失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和,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不足,心神失其所养,而寐不安[12]。王洪图[13]认为卫气昼行经络、夜行脏腑则思寤寐,又卫气正常运行赖于胃气谐和,阳明经逆乱则诸阳经皆逆乱,不得入于阴,故不寐。由此可知胃不和与卧不安之间联系密切。

有研究[14]表明,68%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安启娴等[15]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29例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6%的患者存在睡眠异常问题。路青等[16]运用现代统计方法,综合国内近十年的文献资料发现,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应用“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失眠临床疗效可靠。赵强等[17]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疗效显著。李绍旦等[18]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148例亚健康失眠者,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与92.0%,表明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治疗效果更明显,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王丽园等[19]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要点和脾胃生理功能特点,强调脾胃运化功能在失眠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以四君子汤类方加减治疗失眠,取得良好疗效。史业骞[20]从“脾象”角度治疗失眠,收到良好效果。魏玮[21]从脾胃论治失眠,重气机、调脾胃是其治疗失眠的学术思想。高玉瑃[22]认为,不寐是营卫失和,脾胃不调所致,根据调整督脉镇静宁神、滋水涵木调和心神、健脾和胃安神之本的选穴组方原则,擅长从“督原同用,健脾和胃”论治不寐。有研究[23]证明 ,以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4 卧不安亦可致胃不和 在临床中“胃不和” 可致“ 卧不安”,而“卧不安”亦可加重“胃不和”。胃肠疾病是失眠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24]发现,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高达79.48%。谌剑飞等[25]从“胃不和则卧不安”出发,提出“卧不安亦胃不和”的观点,认为失眠同样可导致脾胃损伤,胃失和降,建议在治疗消化系疾病时加用安神药以提高临床疗效。何晓晖[26]提出了“治胃以调神为先”的观点,倡导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应用情志疗法和药物疗法,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以调神治胃。王庆其[27]认为情绪波动常会引起胃肠病发作,特别是长期睡眠不安的患者,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长期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的患者,久之也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改善睡眠有助于胃肠病的康复。张压西等[28]研究发现,使用精神类药物治疗IBS,有一定疗效。“胃不和”与“卧不安”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症状二者可以相互作为并发症。

2 脑-肠轴理论

2.1 脑-肠轴 脑-肠轴[29]是中枢和肠道神经系统之间双向交流的复杂网络,这个轴包括所有涉及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通讯的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共同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30]。精神因素和环境刺激直接引起脑功能的变化,调控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从而改变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反之,消化道异常信号可以引起脑区功能变化,导致患者精神的改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消化系统疾病和失眠均存在异常的脑功能活动、脑肠肽水平、肠道微生态及迷走神经调控。FANG J L等[31]采用静息状态feMRI研究发现,FD患者的脑功能连接减少,影响大脑区域包括与抑郁症、失眠等精神病相关的默认及注意力网络区域,证实了FD脑中枢与失眠中枢相关,睡眠障碍及胃肠道疾病的中枢脑区具有重叠区,可通过调控脑功能改善共病性失眠。

2.2 脑肠肽 脑肠肽[32]是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内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是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两重功能的重要因子。部分脑肠肽,如褪黑素、5-羟色胺、多巴胺、CCK等与睡眠障碍相关。褪黑素(MT)[33],又称为松果体素,是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由5-羟色胺(5-HT)衍生而来,具有镇静催眠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是人体调控睡眠-觉醒的重要物质之一。有研究[34]表明,人胚胎下丘脑存在MT特意结合位点,下丘脑MT的水平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调节,而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调节通路,在联系中枢与胃肠间起重要作用。5-HT是促进快速眼动睡眠(REM)的物质。SCFA是肠道菌群作用于肠嗜铬细胞的中间物质,在失眠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最近的研究[35]显示,SCFA可通过调控5-HT的合成与释放治疗失眠。5-HT[36]是一种多功能信号分子,参与调节人体各种生活规律,尤其是对睡眠,大约3%的5-HT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绝大多数5-HT(约95%)存在于肠道中。5-HT已被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和ENS的发育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胃肠病出现问题时影响该物质的分泌和调节。胆囊收缩素(CCK)[37]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脑肠肽,广泛分布于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外周血液等组织器官中。近年来研究表明,CCK与睡眠关系密切,是调节睡眠的重要物质之一。齐越等[38]研究发现,CCK含量的增加可以帮助失眠大鼠恢复睡眠。CCK作为胃肠道激素和神经肽,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和调节睡眠的双重作用。

3 脑-肠轴理论与“胃不和”“卧不安”

脑-肠轴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的生理联系。有研究[39]证实,失眠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γ-氨基丁酸(GABA)[40]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布广泛。GABA神经传递对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如胃肠道功能(肠道运动、胃排空、胃酸分泌等)都很重要。有研究[41-42]显示,和胃安神方通过降低失眠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的含量,降低GABA的含量以及上调CCK-8水平,从而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于林等[43]研究发现,加味逍遥散可通过脑-肠轴途径调整脑肠肽的异常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状态下大鼠的胃肠功能失调。杨萍等[44]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治疗胃黏膜损伤及改善睡眠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针刺“中脘”“足三里”“照海”“申脉”能够促进大鼠胃溃疡的愈合,同时延长睡眠时间,这与其降低纹状体中DA含量,增加血清中DA含量有关。说明胃肠疾病与睡眠之间相互影响。

大脑可以通过神经和激素整合信号来协调胃肠道的功能。迷走神经是肠道和大脑之间交叉沟通的关键成分,是感知“环境间”和促进神经和内分泌反应以维持胃肠健康状态的稳态的主要元素,该神经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AP轴)和释放皮质醇,并通过迷走神经回路参与调节胃肠运动[45]。现代医学认为,睡眠障碍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大量分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减少,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黏膜自我修复力降低,胃黏膜变薄,导致溃疡及浅表性胃炎等的发生[4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HAP轴活性增强、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肠道微环境变化,如肠神经元丢失、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免疫系统紊乱等,最终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菌群移位、胃肠功能紊乱[47]。

4 小结

“胃不和”与“卧不安”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用现代医学理论阐述中医理论,让中医理论更具有逻辑性。深入探析脑-肠轴理论,理解脑-肠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胃不和则卧不安”,为失眠和胃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前,从脑-肠轴理论探讨“胃不和”“卧不安”内在机制的研究较少,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来进一步研究证实,从而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深入融合,对临床治疗失眠和胃肠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胃肠病胃肠道胃肠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胃肠病学》杂志投稿、审稿系统网址变更和定价变更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关于对儿童肠胃病患者的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