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所谓高原,是指海拔高度(绝对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1]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显著的特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对这个地区的人的生长发育以及教育活动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因地制宜地构建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环境。
人是生活在大地上的,而大地以海平面为界作为不同的海拔高度。目前已有足够的研究证明,不同的海拔高度对生命生长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而言,对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的生命生长和人类活动产生着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影响,有十分显著的特殊性。教育是借助各种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促进其发展的活动,必然会受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更全面地彰显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功能,要求高原地区教育能够适应其特点,因地制宜,而“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就是以高原地区教育现象、高原地区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地区教育的独特性和规律的学科领域。作为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指向高原地区教育,致力于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由于高原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靠单一的学科做封闭性的研究必然会无功而返,只有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协同攻关,积极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才能够集中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破解难题,共同推动高原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世界高原面积占大陆总面积的47.3%,海拔2500米以上的常住人口约1.4亿。我国有广袤的高原地区,高原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6%,分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常住人口约有1000万,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青藏高原。高原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而且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类的生命生长及其活动,受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对此,已有较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做出揭示。比如,有学者多年前就对长期居住在青海高原的9岁与11岁各民族儿童记忆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就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儿童来说,“青海高原各民族儿童记忆的发展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在撒拉族、回族、汉族与蒙古族、土族、藏族儿童的成绩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蒙古族、土族与藏族儿童的成绩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联系,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不同的教育条件及语言因素是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其中被试受教育条件的不同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2]。研究者虽未在此直接说明为什么受教育条件的不同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但其受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是高原地区教育必须面对的。同时,社会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影响着特定基因能否表达,以及表达的程度,从而塑造了其正在发育中的大脑”[3]。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影响使得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长也有其特殊性,这就验证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和教育方式对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特殊性对高原地区的教育提出了独特的要求,需要揭示其规律,科学解释高原地区教育现象,予高原地区教育实践以指导,这就为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创造了条件。
从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学科的学科特性以及教育活动本有的复杂性等角度来看,“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涵盖与人的发展有关的自然地理、人文文化以及心理发展、教师成长等广阔领域,有以下特征:
影响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其中,地理环境等自然环境是关键性的基础性因素,是开展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前提,但除此之外,在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历史、文化、人文等也是高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高原地区的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决定了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高原地区的教育必须在考虑高原的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独特的多元文化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
基于问题解决的需要,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学科范式不拘泥于某门学科的边界,而是具有开放性。高原地区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是伴随着高原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的独特性而形成的客观性问题,对它们的研究是直接服务于高原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区别于纯理论思辨性的学科研究范式,以现象和问题为切入点,所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具有开放性,研究方法从属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高原地区教育问题涉及自然、地理、生命、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参与相关问题研究的学科具有多样性,与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地理学科、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有关系。这些学科围绕高原地理环境下生活的人及其教育活动展开协同研究,形成了密切的学科交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相关现象和问题,深化了认识。
对于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独特性,诸如地质学、地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已有多年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在高原地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也为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奠定了学科基础。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进、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为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创造了时代条件,有很强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存在的先决条件在于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域,“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亦然。人类的教育活动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既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影响。高原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原地区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对其持续地做出阐释和说明,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这就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1.生命生长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
由于高海拔的原因,生活在高原上的儿童在发育和成长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研究显示,“基因和环境可能会相互作用,比如基因控制个体对环境敏感性,而反过来,环境控制基因表达”。同时,“基因和环境存在相关,比如基因影响环境的暴露”[4]。这就是说,基因的生长发育直接受环境的影响,而这又直接关涉人格特征的形成与人未来的社会性学习,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影响性,这是高原地区教育必须充分顾及的重要学科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可能对孩子身体的发育和发展,乃至对心理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对个体的额区指标会带来负向影响,导致个体情绪调节灵活性变差。[5]但也有研究表明,“脑新陈代谢率的发育模式是非线性的”。“脑功能是根据个体的实际处境与经验类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6]如果我们能够揭示其中的规律,在儿童身体发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借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适度干预,扬长避短,积极预防和弥补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儿童成长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科学施教,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原自然环境对儿童身体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比如,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利用高原地区低压缺氧环境开展适宜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可提高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故其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因此,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高原地区固然存在着对人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因素,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并辩证地看待它们对教育的影响,积极改进教育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消减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乃至把它们转化为促进生命生长和发育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利用高原地区的地理和自然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这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高原地区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特性
在高原地区世居有多个原生民族,他们世居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在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中,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密切地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征。这种共同体文化对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无论在低级的知觉与注意,还是在认知控制与心理理论等高级心理功能上,文化的差异均显著影响着人们的脑认知功能”[7]。人是在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人得以成长的重要资源,越是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文化,就越能对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高原地区文化,必然会对生活于此的人的生长发育产生独特的影响,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重要资源。有研究表明,婴儿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是“在复杂的自然语言学习情境中的必要因素。如果没有社会交互,语言学习几乎不会发生”[8]。高原缺氧环境可能使个体情绪调节灵活性变差,而适宜和恰当的社会交往是弥补高原低氧环境对人可能带来的负影响的重要方式。上已述及,高原地区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高原地区教育如果能藉此展开,高度重视儿童的社会交互活动及其能力的培养,就有可能弥补高原缺氧环境对人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借助现代教育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辅之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改进高原地区教育的方法手段,把高原地区灿烂多姿的文化转化为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精神资源,是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味向自然科学看齐、注重理论建构和范畴推导,缺乏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充分关注的现象,导致其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社会功能等远离教育问题本身和教育实践,屡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指责。为了改变学科发展的窘境,近年来,在建设教育学科的过程中,秉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方向,回归教育原点去思考和研究促进生命生长的规律和法则,深化了对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生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特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对它的解释和说明需要通过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并据此构建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才能实现。作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对象的教育学,就必须从过去一味向强势学科看齐的狭隘范式中走出来,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实践的逻辑构建自己的学科领域。循此趋势,部门教育学、类型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不断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背景下生成,扩大了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也强化了教育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起来的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兴研究领域。
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价值和功能是在与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活动相互交织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的。近年来,各部门教育学、类型教育学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显现,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及基础教育学、教师教育学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研究领域。这些新兴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拓展了教育研究领域,深化了教育研究,推动了教育学科建设。然而,桎梏于学科发展水平和相关学科支撑力度,以往对于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有些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还有些认识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在国家未来的接续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时代对教育价值和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期待。2021年4月29日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正案)赋予了教育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其中第四条第一款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法》将教育置于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度,凸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功能的特征。高原地区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必须要有高素质人口的支持,为此,就要进一步认识高原地区教育规律、揭示高原地区教育现象,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对教育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学科是实践性学科,它的发展必须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在这层意义上,对高原地区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既是推动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展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教育学科的内涵的需要。
高原地区的人民群众有强烈的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质量教育有强烈的渴望。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高原地区教育中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如何进一步满足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向往更高质量的教育的需求,是时代给教育学科提出的新命题,需要“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原地区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就高原地区内部而言,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区域间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中心城市的教育和非中心城市的教育、城镇的教育和农牧区的教育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办学的规模数量方面,也体现在办学的质量和特色上;二是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从层级看,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高原地区教育体系中最值得关注的短板和弱项。此外,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未来将产生新的入园高峰,由此可能带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高原地区农牧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它们的高质量建设和管理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问题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不充分主要体现在高原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充分,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还不够,教育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和每一个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其在高原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和战略引领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在未来发展中,高原地区教育不仅要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还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注学校管理的改进、课程教学改革,以缩小发展间的差距。我国的高原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为分散,客观上仍然会存在较多的小规模学校,如何保证这些学校高质量地建设和发展,是高原地区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教育学科必须回答的命题。此外,高原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有限,学校改进与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新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但现代信息技术不是简单地接入互联网,而是要借助信息技术推动课堂革命。如何依据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未来高原地区新型学校的出现和新型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条件。还有,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高原地区教育需要实现方式创新,突破校园、教室、教师的简单空间组合和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教材的传统教育和学习模式,实现处处可学,灵活自定学习进度和内容的现代学习方式,为孩子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这些都是高原地区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不充分问题。
与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具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高原地区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机会公平到追求教育获得感的公平的过程就是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和品质,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合理,形态更加丰富,课堂组织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过程。高质量的高原地区教育就是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面对高原地区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的实际,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这就催生了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学科群。
高原地区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各文理基础学科、医学等,它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的不仅仅是构建高原地区教育的基本理论、高原地区教育的一般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促进高原地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殊性规律,由于关涉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这方面有太多的重要课题值得研究。例如,美国的一项为期三年的“普通学校早餐计划”的研究就对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研究显示,吃早餐后,“学生数学和阅读的综合成绩都有显著提高,课堂行为普遍改善,就医次数减少,出勤率上升,测验成绩也有所提高”[9]。它表明,教育以及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授—受的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多种因素、具有极大复杂性的课题。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和学习质量,需要从生理、饮食、营养、环境等诸方面综合施策。因此,“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是教育学科与高原地区教育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一门源于教育实践而又反哺教育实践的交叉性、实践性学科领域。构建这样一门交叉性、实践性学科领域的意义在于它面对的高原地区教育实践领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能够丰富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提升教育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依据高原地区教育的特点、高原地区学生学习与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发展的特殊规律,“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主要有以下四个研究主题。
1.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这个研究主题聚焦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基础理论。但凡开展科学研究都会生成新知识,而所有的新知识都必然在历史和学科积淀的基础上或纳入到已有的学科体系中,或由此构建起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构建也不例外。在学科类型上,它涉及各类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与高原地区教育变革密切相关的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在一般的学科建设逻辑上,这些相邻学科均构建于相近的理论基础上,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构筑强大而坚实的学科基础。在充分总结高原地区教育的历史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从不同角度考察高原地区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揭示高原地区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高原地区开展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高原地区学生成长的规律、高原地区教育的特征等,这些问题都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前文已述,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高原地区独特的文化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之所以如此,在于文化具有浸润功能,对脑发育及社会脑的型塑具有独特作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与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10]对高原地区教育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是揭示高原地区教育奥秘的需要,这些领域及由此生发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奠基石或出发点,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必需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2.高原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和发动机,高原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是直接关涉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领域,也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原地区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任何课程设置与实施都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高原地区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要按照高原地区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置学校课程。该研究主题包括高原地区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在高原地区的适应性研究;高原地区各学科课程方案研究;高原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等;二是以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对高原地区中小学各学科及其教学活动开展深入研究。该主题的主要研究特色在于立足高原地区中小学各学科前沿,对高原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探索促进高原地区儿童学习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为高原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支持;研制符合高原地区教育实际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标准,为高原地区教育模式的改进、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和服务;创新高原地区教育教学方式与途径,探索能够服务于高原地区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的新理论、新经验,凝练学科方向。
3.高原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研究
高原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在高原地区创造性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有地域特色的教育体制与结构,包括高原地区教育行政、高原地区教育政策法规、高原地区教育财政等政策环境,以及高原地区学校文化、高原地区教育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等需要校内外结合的共生领域,藉此探究高原地区教育的现实与理想环境。要开展高原地区人才培养体系、高原地区教育机构设置、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的系列研究,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外,随着社会多方面力量进入到高原地区教育发展的视野中,需要构建符合高原地区教育问题规律的社会支持体系和完善的高原地区教育法规体系,规范和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能够被整合到推动高原地区教育实践变革、驱动其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
4.高原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管理研究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熟悉高原地区教育的特点,致力于高原地区教育事业的合格教师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需要,高原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管理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高原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高原地区教师的认知特点、情感心理、精神卫生,技术支持条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其途径等。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构建高原地区教师的资格认定、聘任、评价以及使用等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以问题为导向,为高原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高原地区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引领,在学科归属上属于“实践教育学”,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教育学、心理学、各文理基础学科、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交叉应用涉及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的诸多领域,交叉融合了诸多学科领域,是一个内涵庞大、辐射面广、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学科领域,这样的学科领域具有两方面的学术功能:一方面,以教育的观点和立场探讨高原地区教育的特殊规律,为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另一方面,以教育实践的立场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将这些经验和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丰富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学科群的理论基础。因此,作为交叉学科设置“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既符合教育学科不断丰富内涵和扩大外延的发展逻辑,又与当代学科与知识领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的现实逻辑相一致,顺应了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需求。
“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建立符合教育学科分化发展的衍生逻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任何新知识最初总是附属于某一学科门类,但随着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复杂,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仅靠传统学科化的科学分类的思想方法将无以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知识必然会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最终独立成为新的学科领域。因此,“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构建与各相邻学科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呈现了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和高度分化发展的态势。对这些相邻学科而言,高原地区教育是这些学科共同的相对固定且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其间发生的问题或出现的现象,必须通过多种理论思路、方法及手段协同加以解决或说明,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系统的方法和特定的研究范式。
1.“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与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关系
高原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产生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客观原因,对其的充分认识和了解是开展高原地区教育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构建“高原学科”的过程中,高原地区教育以探究高原地区教育规律、研究高原地区教育问题为目的,关注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中的人的成长,以使教育能够与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构建一个共生的生态环境为学科己任。正是由于人的生长以及教育活动的展开具有社会制约性,与一定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使得“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需要把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教育问题的研究中,进而促进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研究表明,“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一部分,神经科学可据以用来改组未来的课堂教学的结构。这是‘基于实证’的值得支持的改革”[11]。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与高原教育问题研究学科群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是开展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学科支持,需要强化这种联系。对于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而言,前者是开展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支撑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促进高原地区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提供着必不可少的专业支持,能够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提供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解决问题、说明现象必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在建设“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过程中,要加强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建设,充分吸收和借鉴这些基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把它们转化到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去。
2.“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与教育学科的关系
教育学是独立的学科体系,也是独立的学科门类,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其间的各二级学科,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是“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基础支撑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或交叉,在构建“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性的研究领域,“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在学科逻辑上与教育学科二级学科间并不构成上下位关系,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育学科是手段,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是目的,手段为目的服务。因此,在建设“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学科领域的过程中,要突破教育学科固有的学科逻辑,从新的学科形态来审视这个研究领域及其学科规范。
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学科群的建设应该以教育学科为核心,协同心理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门学科开展联合攻关,由此形成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够解决高原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研究是解决各种问题、说明各种现象的条件和手段,其意义就在于精准发现问题和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科学的研判、可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与解决策略,要推动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只有通过持续的研究才能实现。如果说高原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以往的对这方面现象和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未能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在学术研究中与外界交流不够充分有关,导致对高原地区教育的很多特殊性现象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也无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就是交流。……因为知识的提升(主要的认知因素)和声誉的树立(主要的社会因素)都必须依赖交流。”[12]尽管在高原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前人曾经做出过一定的努力,取得过一定的成果,但教育实践变革所带来的变化使得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研究工作与时俱进,及时对它们做出解释和回答,为此,在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学科群的建设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要通过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把对高原地区教育问题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丰富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交流方式,将研究渗透到整个高原地区教育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个性的研究风格,进而激发出高原地区教育的智慧和活力。
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高原地区的教育要能够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关注生命的生长与发展。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和谐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活动,只有落脚到促进生命的生长上,它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彰显。人在高原上生活,必然会受到高原的影响,这是高原地区教育必须尊重同时又要超越的方面,这就给高原地区教育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对高质量教育的界定是:“它意味着每个学习者无论在学校或工作岗位应在个人能力的极限上工作,从而可以考验本人的极限,并把这种极限推向更高”,也是指“一个学校或学院为全体学生规定了高标准和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13]。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他在未来要能够成为国家和高原地区的建设者,需要高质量的教育的保障。高原地区教育可以借鉴平原地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也要在对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做出揭示的前提下,能够因地制宜,探索高原条件下教育活动的规律,创新教育方式,这是高质量的高原地区教育必有的内容。
人的成长和教育活动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内在联系,推进高原地区教育变革,首先要充分认识高原地区的特殊性。以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育评价体制的前置下,高原地区教育坚持的是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办学理念,并由此构建出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价值取向与高原地区人的发展的特殊性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高原地区教育问题学科群的建立,要以适应高原地区自然环境为依据,使高原地区教育以适应高原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方式形成自身特色,通过持续的实践变革,构建出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为此,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顶层设计上做好高原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同时全面夯实基础,在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实践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技术环境、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和推进。此外,要优化协同机制,使各门学科和各种资源都能够有效地服务于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此构建出高原地区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
话语是从属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语言,积极构建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话语方式对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推进社会进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同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或读者进行交流和对话,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建构。实践是产生有价值的话语体系的策源地,能够充分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话语是与特定的情境和行动相联系的。在高原地区所特有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中所开展的具有独特性的高原地区教育实践和探索,为建构高原地区教育问题话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提供了支持,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揭示高原地区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依此构建高原地区教育话语体系。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组织方式“就是给予一切成熟的科学家以完全的独立。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特殊能力,运用到对他而言最为有益的任务上去”[14]。循此,要鼓励高原地区教育实践者大胆实践,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并能够及时对其所做的实践做出解读,由此形成高原地区教育问题话语。
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需要一个有“基本的意识形态,共同的价值取向,对性质的相同评判,共同归属于一个独特的传统意识,对学科内容恰当与否以及怎样进行组织的赞同程度”[15]的团队。“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即“学术部落”[16]。近百多年来,对于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今天开展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历史和学科基础,构建了学术团队,也形成了开展高原问题研究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创造了学术条件。高原地区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已有的学术文化构成了对高原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共同学术兴趣,使得我们能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所取得的前沿性成果,多学科协同攻关。为此,需要在历史的基点上组建由多学科人士参加的、有开阔学术视野的研究团队,在高起点上开展研究,以期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