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文化象征符号’的传统艺术样式,它在民间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宗教信仰、社会交际和消遣娱乐等方面应用广泛。它是乡村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1]它承载着乡村文明的基因,传达出民众的生活智慧。作为民众世代相传的特色文化资源,中华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振乡风文明程度和推进民众生活富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模式均已发生改变,致使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受到巨大冲击,当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和作用,值得学术界探讨和研究。虽然,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与实施以来,学术界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产业”“生态”“组织”和“人才”方面,鲜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成果,成为本文努力的方向。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审美情趣和追求也改弦更辙,导致产生并与各民族民俗生活互融共生的音乐逐渐失去生存空间。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整个精神文化领域弥漫着一种重估历史的冲动,对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对传统全面颠覆和解构越来越呈现出偏激的情绪。”[2]不论从传承人的层面说,还是从传承生态的视角看,民间音乐都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亟待保护。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传承而延续下来的,这就是文化的传承生态。对于民间音乐而言,其传承生态就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时空,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劳作、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礼仪民俗和休闲游艺等。随着民族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思想追求、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也在悄然发生相应变化,“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各族人民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文化传承场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场,市场、学校等渐居重要地位。”[3]而与民间音乐互融共生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逐渐被现代化的模式所代替,导致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传承生态日益流失。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传统社会日常劳作中的各种礼仪习俗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与之相伴的薅草锣鼓、拉木号子等集体劳作时歌乐鼓舞的景象也随之销声匿迹。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在传统的村寨,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一些农林行业,经济发展相对城镇来说较慢,经济水平较低。但是随着交通的发达,信息科技化,城镇化多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去到大城市就业或学习,真正能够一直留在村寨的年轻人很少。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大多为“口口相传”,在这样的一个现状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音乐文化传承人与年轻人的接触时间少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受众群体变少,一方面由于老一辈传承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相继去世,导致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会随之而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受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很难引起相应的审美共鸣,导致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面临着传承人的老龄化、传承断层、后继无人的危机。
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民族气节、生活习性赋予了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文化魅力,[4]这些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人们,于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而然地就发展起了旅游业,建设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与景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音乐审美方式也不断变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也不断在发展与创新,但是这些改变与创新都是以吸引游客为目的,在音乐文化上没有本质的发展与创新,其音乐的形式单一,内容贫乏,表现形式上仅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们的眼球,无法在音乐文化内涵上更深入地创新和发展,难以吸引更多文化研究者们的关注与发掘,也导致了民间民族音乐文化在本质内涵上创新的停滞。
自改革开放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受到了现代多元化因素的冲击。现如今,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外来文化的引入,使得人们能够欣赏到的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也各具特色。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村寨都大变样了,随着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网络科技发达,大家都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欣赏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音乐文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不同的音乐文化等众多元素都直接地影响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由此人们在闲暇之余的娱乐消遣方式也随之而增多,不再像之前大多时候人们都会在茶前饭后通过歌舞的形式来进行即兴表演,相对稳定潜移默化地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这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区域有了选择多样文化的主动性和接受多元文化的可能性,也是导致民族民间音乐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脑海中的某些传统文化价值观模糊甚至被新的价值观替换,某些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消退成为无法避免的事情,这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发展动态和文化趋势。”[5]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虽然对民族民间音乐带来了冲击与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过程,相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的宣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宣传与发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学基地以及展示平台等,发动政府的力量鼓励企业来乡村发展,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看到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优势。
20世纪中叶,中国自上而下开展的民族民间歌曲、舞蹈、戏曲、曲艺和民族器乐集成工作,开启了保护中国民间音乐的先河。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的各种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政策及进行的实践举措为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6]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工作规划、普查工作、名录体系、保护机制建设,以及信息化保护和支持鼓励举办民族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保持着本地区最淳朴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不仅有着形式多样的民俗节气,歌舞文化丰富多彩,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佳,空气质量好,适合人们旅游观光,甚至还有许多外地游客长期居住游玩。近几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相继将当地的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不断提升。而音乐正好能够满足人们在的精神上的需求,人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观赏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也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乡村是民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而民俗则是乡村文明的表现载体。作为民俗活动重要内容的民族民间音乐,能让人们在传习过程中获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能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松心情,促进民众身心健康;又能以此为媒架起不同群体沟通的桥梁,促进社会和谐;还可提取反映乡村形象的元素,用于乡村景观设计,营造人文环境。
制度创新旨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议加快体制改革,协调统一各部门管理职能,实现城市水系统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监测、统一监督;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7],鼓励政府积极探索PPP、ABO、F+EPC、BT/垫资+EPC、PPP+EOD等新模式在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运用。
有了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的加持,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交流、传播、传承的过程中也多样化,从以前的民族传统活动、聚会等方式的传承与传播,到现在的大数据时代,通过数字网络媒体的宣传与传播,使得其传承与传播速度更快、更广。现在有许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通过媒体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第一时间观赏到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这样的一个数字媒体时代,如何更好的运用科技来挖掘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是重中之重,只有跟随社会不断地进步,才不会落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既要发展,又要进步。然而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所带来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新意义,新里程中,不断提升其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在茶余便饭后相继谈论与交流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这样不也是对其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更广、更快的作用。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核心文化录制成音频、视频通过现代的科技技术处理并留存,供后人学习参考,几十年几百年后这些资料都会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通过科技技术的方式实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途径。要将民间音乐变革为既与民族历史文化相承接、又与当代社会相适宜的文化样式,须在保存其固有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不同地区要根据其民俗特点对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保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良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势。第一,各地方民族地区可根据其文化特点建立文化生态园,通过挖掘、搜集、整理、保存等形式,做好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切实保护好当地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当地音乐文化传承的效果、充分体现当地音乐文化的特色,为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创造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重点关注、保护好音乐传承人,做好音乐传承人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音乐传承人对本地青年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形成良好的传承链,落实保护音乐文化的传承,提升音乐文化传承的效果。第三,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做到讲、弃、存、扬、活,不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需要开放式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既要牢固住自身,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不断更新、倔新、创新,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都是要“适者生存”[7],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传承保护机制。第一,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管理方法,成立专门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协会,协会内部各司其职,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整理与搜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资料,挖掘其传统音乐的价值。第二,通过互联网建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交流的官方网站,协会将搜集整理好的资料在网上与各地各界民族音乐爱好者进行宣传交流,同时通过交流完善网站的形式,丰富网站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者们的关注。第三,对重要的音乐资料通过“大数据”的形式进行存档,形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档案,避免流失。
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最有效率的地方,在不断完善的教育体制中,不仅要保证基本的知识学习,也在在综合素质培养的路上不断前行,加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要做好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第一,通过在学校中落实传承工作,切实做好学校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工作。第二,提升音乐教师的技能培训,由于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人才济济,一定要抓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质量,要保证在初期就规范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第三,营造相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习氛围,不仅要在课堂上实施音乐教学,也要营造课后也有能够接受音乐文化学习的地方,比如举办一些音乐才艺展示活动或者开展民族音乐歌唱比赛等,激发调动学生们主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性。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传承有着一定的挑战性。其最重要的是民族音乐传承人这一因素,如何切实地做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思想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要寻找到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音乐文化传承人,对老一辈的音乐传承人加以保护与关注,加强与青年音乐传承人的沟通与交流,从他们的生活中给予一定的关心,着力提升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的传承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传承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增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他们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积极性。[8]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习惯不同、文化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传承培养时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强效性的民族音乐传承人才培养计划,促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走向专业化。
此外,积极借助大数据、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等,与艺术设计单位联合,挖掘凝练民间音乐文化符号,设计相应的成果,用于乡村景观建设,既是民族民间音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又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还可以与动漫、影视、游戏开发商联合,设计出民间音乐卡通、电影电视、教具、教材等,并把这些产品推向社会、服务社会,收获经济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历史。当前,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危机,是时代给予的挑战。“一个民族的音乐品种应该植根于广袤的土地上,根系拓展延伸得越宽广所获取的养分就越多。一个民族的任何音乐种类要获得良好发展生态,都需要更多人参与其间,演奏者和观众要有形成一个庞大的互动体系,才能保证音乐品种正常发展的良性循环。”[9]民间音乐传承亦是如此,需要优化传承生态、完善传承体制机制、培养传承人等方式,赋予其新形式和新内容,进而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注释:
[1]吴远华.民俗音乐赋能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9-09.
[2]何 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戏剧文化及当代转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24.
[3]赵世林.民族文化的传承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01):63.
[4]张洁夫,范巧珍.侗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艺术评鉴,2022(01):1—4,9.
[5]周智慧.蒙古族传统游戏搜集整理与传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168.
[6]周智慧.蒙古族传统游戏搜集整理与传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201.
[7]王卫华,霍志刚.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传播——基于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63—168.
[8]江 博.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03):63—67.
[9]郝亚男.贵州从江侗族唢呐音乐探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