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选段《永远的花样年华》演唱技巧探析

2022-12-29 06:19:48
轻音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环主人翁野火

王 丽

一、作曲家、原唱简介

(一)张卓娅、王祖皆简介

张卓娅、王祖皆两人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于同一大学,毕业后一起回到南京军区歌剧团,并确定婚姻关系,夫妻两人音乐成就都很高,共同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佳作,他们的代表作有《繁漪》《芳草心》《大地的回声》《我们是朋友》《党的女儿》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他们创作的歌剧作品真实美妙,均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了无数人的文化共鸣。

(二)孙丽英

孙丽英是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代表作主要有《悲怆的黎明》《芦花白,木棉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孙丽英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从小受父母影响,戏剧功底扎实,学习刻苦,她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中国歌剧界中塑造人物形象最多的人。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作品背景

《永远的花样年华》是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一个选段,这个歌剧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创作的,在中国的歌剧历史上,真正讲述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非常少,而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创新的手法演绎了抗日战争的残酷,让当代的年轻人去思考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该歌剧不是普通的歌剧作品,而是一部伟大的民族歌剧[1]。

(二)时代背景

中国歌剧经过数个时期的发展,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歌剧艺术也逐步走向多元,既需要融合世界其他歌剧艺术,也需要保证我们自己音乐文化的民族特色。《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三)剧情概况

《永远的花样年华》是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第三部分,也是该歌剧的高潮部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金环顽强不屈、英勇就义的抗日故事。《永远的花样年华》是一曲动人心弦的咏叹调,中共地下党金环在准备为革命牺牲的前夕心情悲伤而又平静地唱出了这首歌曲,整个唱段旋律宽广、曲调浓郁、唱词委婉、情感真挚,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共产党人波澜壮阔、英勇就义的伟大情怀,表达了坚强不屈、勇于拼搏的共产主义精神。

三、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此曲为带变奏性的多段式结构。由A、A1、A2、A3四部分组成,其中A部分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完整乐段,乐段具有独立性。A1 与A前八小节不相同,后六小节为相同的变奏形式,体现出曲式发展中的变奏原则,A2与A1采用“合头换尾”的形式变奏,最后扩充了两个乐句。这种变奏手法极好地扩充了音乐的主题,A3在A1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小节补充,属于再现部分音乐主题较为鲜明,全曲为降G大调四四拍[2]。其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前奏 + A + A1 + A2 + A3

a+a1+a2 a3+a4 a3+a5+a6+a7 a+a1+a2+a8+a9

14 15 14 26 19

1—14 15—28 30—32 43—69 70—88

(二)艺术特征

该片段出自《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新时代经典的红色歌剧代表,该唱段的主要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

1.抒情性旋律的运用

该唱段的整体旋律曲折,音域波动大且跳动频繁,这在抒情类歌剧中是很独到的。

2.腔、词、情结合紧密

该唱段的前八小结旋律平稳、宁静,展现了女性淳朴的一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中间部分的音乐旋律激荡,将全曲推上了高潮,运用连贯的音乐旋律,强化了该唱段的主题思想。

3.民间调式的运用

整个唱段采用了河北民歌最有代表性的调式,分别是宫调式和徽调式,曲调绵长,却又具有宽广豪迈的河北民歌特点,将中国共产党坚强不屈的精神演绎得恰到好处。

4.形式多样的乐器配合

该唱段在演唱时不仅有西洋管弦乐器,还加入了中国特色的名族乐器,比如二胡、琵琶等,大大丰富了唱段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故事情感[3]。

(三)创作情感

《永远的花样年华》唱段描述了主人翁金环英勇就义前的内心情感变化,这个时候的她心情是平静的,她从没有梳妆打扮过也从未穿上婚纱,她向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在英勇就义前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到了革命事业的成功,整个片段虽然很简短,但高度形象地展现了中华儿女面对侵略强敌,不畏牺牲,英勇就义的名族气节[4]。

(四)情感基调

《永远的花样年华》唱段是一曲具有抒情感觉的咏叹调,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顽强不屈、英勇就义的革命情感,该歌剧以歌剧艺术为主基调,以现代思维为切入点,利用现代创作手法,创造性地将历史再现,通过情景再现,演绎了中共地下党危险而伟大的斗争,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战争中的战友情、母子情等感人情怀,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敢于奋斗的民族精神[5]。

四、演唱处理方式

(一)原唱孙丽英演唱方式

原唱孙丽英是戏曲演员出身,所以她在演唱该片段时运用了大量的戏曲演唱方式,在唱段需要强调的地方加入戏曲的演唱方法,将发音时值延长,口腔共鸣和行腔委婉悠长相结合,为观众形象的展示了故事的高潮迭起。该唱段是“金环”的一段情绪平静的内心独白,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她的呼吸是平稳的,全曲通过呼吸力度的控制,将整首曲子演绎的高低起伏、由弱变强,增强了戏剧的观赏性[6]。

(二)呼吸的演唱处理

《永远的花样年华》是金环的内心独白,面对牺牲英勇无畏,这时候的她的情绪是平静的,她对自己的死亡看的很淡然,所以在演唱时,演员的呼吸应该是全身放松,平稳吸气,以一种诉说的方式将金环的内心表达出来[7]。前一段基本都是诉说的感觉,因此不需要吸太多气息,只需将上颚抬起内口腔打开,横膈膜向两边括开喉头放下后保持住这个状态,然后将气息轻轻送往腔体内并打在上颚以胸腔为支撑点,像说话一样深情地诉说出来即可。后面高潮部分则需要吸入更多气息,但是切记不能吸得过满否则会使气息无法流动,高潮部分应该吸入比前面稍多一点气息即可,这个时候需要全身歌唱,将自己后背后腰吸开,感觉整个身体舒展开来,演唱到更高音时横膈膜更应该感受对抗的感觉,腔体也应该开得更大,要感觉气息直接打到咽壁与头腔,快速激动地演唱出来。力度的大小决定了演唱声音的强弱,而声音强弱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演唱者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度”[8]。

(三)咬字、吐字处理

该唱段是一曲咏叹调,同时也吸取了河北戏曲元素。所以在咬字、吐字的处理上不仅要结合美声和民歌的咬字特点,还要结合戏曲唱法的咬字方式,做到真正的字正腔圆,字字清晰,字字完整,要以字带腔,将音乐语言化,要符合新时代歌剧的演唱特点。咬字清晰是诠释好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这首作品前面基本都是诉说的方式将主人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因此对咬字有更高要求。作品多次出现“永远的花样年华”这一句,这一句需要多加练习,这几个字应该在高位置上咬住,把腔体打开,并且要注重归韵,例如:远(yuan)、样(yang)将声母“y”用嘴唇快速咬住后马上松开归到韵母“an”和“ang”;复韵母(hua,nian)在演唱时应先将两个韵母找出来后,迅速将第一个韵母与声母靠拢。咬字吐字清晰对歌唱气息也是相辅相成的,咬住了字气息更容易拢住更好地在腔体里流动[9]。

(四)情感处理

该唱段一共描绘了主人翁金环三次感情变化,开始部分“让远山描我的黛眉……,永远的花样年华”,仿佛在叙说着自己悲伤的心情;一直到“月亮你再照照我永远的花样年华”部分,利用细腻的音乐情感,表达了主人翁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革命胜利的期待;随后部分“明天我将变成一颗星”一直到“野火春风又吐新芽”,这一部分描绘了主人翁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后对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向往,所以这部分需要演唱者激情澎湃,层层递进,将作者想要表达的革命情感推上高潮;这一部分利用排比手法,用常青藤、珊瑚花、芳草绿、新芽等自喻,表达了主人翁金环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最后部分“让远山倾听我的呼唤,让流水记住我的回答,战火中的女儿(呀),还是这样俊美,永远的花样年华”,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呼应,音乐变化强烈,再次表达了主人翁金环誓死不屈的革命情怀,这一部分是思想表达的高潮,所以在演唱时,要求演唱者身心投入,要有革命者的情怀,要有坚定的语气,要保证音色圆润,情绪饱满。只有深刻领会了主人翁的这种情感变化,才能让听众在欣赏时犹如身临其境[10]。

笔者在演唱《永远的花样年华》这一选段时,是结合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处理的。

“让远山描我的黛眉到永远的花样年华”,演唱时声音要像诉说一样,用说话的感觉清晰的叙述出谱面没有的东西,把主人翁金环想表达的内心情感做到更浓烈、更极致,比如金环内心安静、端庄、俊美、并且保持情绪稳定,表达出淡然的心绪要更加稳当的表现出来。手势要稍微设计一下,比如可以坚定地将手顺势从头发摸下了将眼神往下看,字句柔美内心坚定。

“也没有抹过胭脂红到还是这样年轻,”情绪稍微忧伤地说着唱出来,可以换一只手像在抹胭脂一样轻轻将手放在下巴往上一点,眼睛顺势看向肩膀,然后将手搭在肩膀上感觉仿佛披上了银婚纱,眼睛里面要有戏,“战火中的女儿,永远的花样年华”这一句手慢慢放下来内心坚定看向远方。

“月亮你再照照我到你在看看我”声音轻微带一点哭的感觉将凄美的感觉表达出来,随后坚定的将“战火中的女儿还是这样坚强”唱出来,“永远的花样年华”带点戏曲的感觉唱出来。

“明天我将变成一颗星”一直到“野火春风又吐新芽”,这一段比上一段显得更加浪漫的同时也更加凄美了,作者用了一些比喻将自己比喻成常春藤,(象征着忠诚)珊瑚花(象征高贵),“常春藤,我是珊瑚颂,”应该是美好的感觉,有一种大义凌然、不惧生死的气势。“我是芳草绿”这一句做渐慢,所以演唱时情感更加激烈,声音位置一定要高,气息也要稳;层次感也应该更明显些,虽然说明天我要死了,但是我把我的死看成轻描淡写,其实内心又是无比有力量,因此这个地方不能唱得太拖沓,要流动点。“我是芳草绿”这一句做渐慢,在“芳草”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应开始渐慢将歌曲推向高潮。

“野火春风,野火春风”这一句要无比激动,将气息吸满后快速将激动的内心交代完,“啊”做一个极弱处理,再将“又吐新芽”从容地唱出来。“让远山倾听我的呼唤”最后的高潮应该让气息跑动在快点,情绪在往前涌动点,为后面高潮做铺垫。

最后部分“让远山倾听我的呼唤,让流水记住我的回答,战火中的女儿(呀),还是这样俊美,永远的花样年华”,这是全曲的结束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它和第一部应该要形成一个呼应,在演唱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根据情感走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呼吸强弱,最后一句是突出整首曲子情感的关键句,所以在最后四个字“花样年华”“花样”这个地方应该稍停顿吸足气再往下唱。

在演唱这一段咏叹调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咬字、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节奏准确,情感把握准确。

结 语

中国民族歌剧主要源于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的艺术表演形式。而这部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正是那个时代杰出作品,既让我了解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那种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又让我们感受到近代民族歌剧艺术的魅力。笔者通过分析这部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永远的花样年华》这一唱段的认识,了解到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老一辈歌唱家与自己演唱演唱对比,以及在肢体语言方面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后,明显感觉自己有很大进步,知道以后演唱一首新作品时,应该仔细查阅作品背景、作曲家所想表达意图、作品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内容。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深深的感觉到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演唱分析中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以后能进一步探索民族歌剧音乐的魅力,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及演唱水平。

注释:

[1]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6.

[2]孟 冰.野火春风斗古城(剧本)[M].北京:北京杂志出版社,2008:1.

[3]曹彦莉.《永远的花样年华》演唱艺术探析[J].大众文艺,2010(02):70—71.

[4]刘建坤.试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角色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124—125.

[5]何丽君.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咏叹调的诠释[J].音乐创作,2012(10):188—189.

[6]刘 娟.民族歌剧唱段《永远的花样年华》教学浅谈[J].歌唱艺术,2012(12):35—36.

[7]张赵蒙.浅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永远的花样年华》的艺术特点[J].北方音乐,2014(05):54.

[8]周亚娟.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特征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

[9]曹彦莉.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汉音乐学院,2009.

[10]王 璇.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女性音乐形象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

猜你喜欢
金环主人翁野火
野火:道是无情却有情
科学大众(2024年5期)2024-03-06 09:39:50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你我都是主人翁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2:12
粘鼠板防治金环胡蜂效果好
蜜蜂杂志(2021年5期)2021-12-06 21:50:53
小区治理如何跳出“泥淖”——“主人翁”意识是必备药物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00
腊月里的一场河洛大鼓
牡丹(2019年4期)2019-03-13 14:16:06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早期野火烟雾检测
如果遇到金环胡蜂
迎春花
大江南北(2016年3期)2016-11-22 07:37:20
主人翁的教育
坚持“四个融入” 引领青工当好企业主人翁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