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语境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思考

2022-12-29 06:28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马永
区域治理 2022年29期
关键词:保护地空间规划国土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马永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全域、全要素实施,提高低效国土资源的利用水平和修复已受损的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有必要通过分析在实践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研究并提出新时代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改进措施,且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全域性、过程性及实施性的特征,对于丰富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架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相关概述

2018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传统的土地整治逐渐向所有国土空间的国土综合治理的方向转变,较以往的土地整治相比,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涉及的整治范围更广,整治内容也更加全面。因此,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会应用多种多样的修复手段使得整治修复的目标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拓展[1]。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以土地复垦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一系列手段,通过对各类空间进行全要素全方位整治、修复自然生态本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水平、提升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土整治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土空间各类低效或退化的土地;生态修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已经损毁、丧失生态功能的土地。通过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恢复生态功能的目的。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集合相关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组织及社会公众等多个方面力量的参与,对国土空间进行全面系统地修复与整治,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支撑较为薄弱

现阶段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再加上技术支撑较为薄弱,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分重视施工进度以及投入过大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不仅会影响工作的实际效率,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恢复状态以及修正程度的客观评价,在施工过程中,整治修复人员往往会忽略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实质与目的,这些都会阻碍工作的进展[2]。从技术层面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整治修复人员没有充分运用GIS、RS、GPS、物联网等技术,造成长时间不间断的地面科学监测缺失;第二个原因是没能基于监测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

目前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人们容易出现一个思想误区,过分重视整治修复的工程建设,且工程施工工艺较为落后,仍存在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砖等硬化材料的现象,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隔离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借鉴先进的治理经验与技术手段,完善整治修复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本质就是对人与土地资源、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修正与优化调整,同时也是对我国整体的土地资源以及实际的利用效率进行重新规划和优化利用的过程,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国土的整治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整治修复工程类型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种类与功能较为复杂,再加上土地条块的相关管理机制,导致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进行整治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会涉及整治目标导向、经济利益以及相关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容易出现人为的土地分割的情况,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整体修复工作的实际水平[3]。

(三)基础理论体系相对欠缺

当前阶段,有关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概念内涵、理论体系仍然处在相互磨合的前期阶段,社会专家学者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对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重构、土地整理复垦、国土综合整治、国土整治、土地综合整治等概念内涵,并没有确立统一的标准,各有自己不同观点与阐释。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多是在传统的景观生态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基础予以支撑,导致理论长期滞后于实践需求,尤其是对生态系统恢复理论的研究更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近来,有关自然恢复的理论研究与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自然恢复的理论研究与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或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整治修复理念比较落后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目的主要是对全部国土空间进行重新的研究、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国土利用效率以及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理论作为支撑,在开展整治修复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与功利性,会出现对生态修复情况认识不清以及整治修复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掌控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的整体大方向。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内容涉及农村的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矿山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工作开展起来也十分困难,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际的整治修复效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国土空间的整体情况安排相关的工作[4]。现阶段由于我国土地整治的相关理念较为落后,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只能的项目拼凑的方式进行整治修复工作,无法满足现代发展要求,使得生态系统向着碎片化方向发展,无法协调统一。

三、在空间规划语境下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相关定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社会、技术等很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牺牲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异常严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保护地规划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地规划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编制,对于构建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地是指具有明确的地理空间位置,经过法律法规和其他方式获得认可、承认和管理,具有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体地域。自然保护地包括依法成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水产资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在对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利用的过程中,包括协调保护和开发利用两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地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尽可能避免出现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自然资源的整体承载力,需要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与反复论证,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5]。

从现阶段的相关研究情况来看,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针对性的整合与利用,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出现的部分弊端与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和改进。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开展荒野研究,从自然本身的角度出发,对生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全面分析与考量,发挥出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实际作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与探究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相关策略。除此之外,在进行整治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将需要生态修复的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理性分析,并将其并入到自然保护体系中来,以实现对合适空间的建设与规划。

四、在空间规划语境下开展生态修复与国土整治工作的相关思考

(一)强化系统思维,全域全要素开展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

强化“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全域全要素实施。遵循自然规律,切实做到尊重和顺应自然,转变以往单一陈旧的工程治理思维,采取自然恢复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措施,建立自然资源、发改、水利、财政、生态环境、农业等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从以往过分重视局部治理到系统治理的改变。

此外,还要牢固树立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修复的思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区域间经济、社会、技术、人口、交通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以往的地区行政化和条块式的整治修复理念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行政区域间联防联治、流域上中下游间共治共保等机制,提升区域间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水平。

(二)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体系创新

为了提升国土整治的工作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快相关的技术创新。现阶段,在进行国土资源立体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技术较为落后,存在着低效利用、粗放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在进行山水林湖等一系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修复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治理形势,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加快实施“以技术革新破除国土难题”的战略,在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尽快形成基础创新的标准与体系,明确生态保护修复领域以及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侧重点以及研究方向,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除此之外,在国家层面,还需要在加快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和智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并深化与先进地区与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

(三)遵循生态保护修复的原则,科学开展国土整治修复工作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遵循生态保护修复的原则,打造生态国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保护修复的响应、识别以及评价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系统的相关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对其进行细致划分。如果遇到了像滩涂以及水流等区域范围内的整治工作时,在该范围内如出现了严重退化的情况,为了有效地保证环境资源系统,应该从景观重现、地貌重塑以及生物群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开展治理工作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而针对轻微受损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对其进行修复时应该采取以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为主的措施。地貌重塑治理包括对地面塌陷与沉降这两个方面的治理,在进行土壤沙土化以及污染情况等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行国土整治修复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理效果,可以利用种植林草等生态技术手段,遵循生态规律,打造出适应生物栖息的场所,进一步拓展绿色国土面积。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征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不可行、难以为继。因此,在开展国土治理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工作时,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认知。加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低碳绿色发展方式,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向着更快、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迈进。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关配套的监管制度,积极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的重任,根据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逐步建立起生态修复的补偿机制。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宣传,以春雨润物的方式,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全员共同参与,促进社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绿色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重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投身于生态工业建设中,重视对自身产品的革新,建立循环的新型生产模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空间规划的语境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整治修复工作水平,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新时期生态修复以及国土整治转型的相关研究。遵循生态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科学的创新与优化,在保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之下,进一步实现自然资源的分区管控与统一治理,针对性完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引导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地空间规划国土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