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芳 张建权
【摘 要】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加强问答过程中的点拨诱导,拓展学生思路,启发学生创造,强化育人效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点面拓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有效模糊,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反向引导,发展思维的逆向性;辩论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启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形象性”。这样的思政课能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问答艺术;思维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引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而加强问答中的点拨引导,则是拓展学生思路、启发学生创造、强化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点面拓展、有效模糊、反向引导、辩论质疑、启发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一、点面拓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的理解能力略显不足,因此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发散,大多呈现点、线状。为了避免师生间直线型的问答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尝试从多角度观察、发现和思考问题,再加以巧妙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先由点向面拓展,再由面向点聚焦。
如《一心跟着共产党》这一讲中的“党和人民心连心”这一内容,编者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如果让学生先全部读一读,再说一说感受,会比较耗时,而且学生的体验往往浮于表面,并不能真正受到触动。因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故事中的插图,有些图片是黑白的,有的图片是彩色的,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些学生能很快发现,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所处的时代是不同的,有的是战争年代,有的是和平年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浏览故事,继续寻找人物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能呈现出发散性:雷锋是一名军人;焦裕禄是河南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其美多吉是长途邮车的驾驶员……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聚焦:他们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都在“为人民服务”这件事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其中最能触动内心的故事,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引导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认识到自建党以来,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都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二、有效模糊,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读本》是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但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对《读本》中的部分理论性语言的理解程度不高。因此,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对部分问题可以不要求学生得出明确的答案,允许他们模糊理解,只要给出合理的答案即可,从而让学生在模糊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如教学《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这一讲中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明确地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引出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再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对照文本读一读,跟着音乐唱一唱,形成初步认知。接着,教师让学生听一听布茹玛汗奶奶的故事,看一看黄大发修建的大发渠的视频,读一读白衣天使抗疫的榜样故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最初的问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价值观的理解。有学生这样理解:生活中,懂得关爱他人就是一种良好的价值观,如给老人让座,给父母泡上一杯茶,等等。有学生这样认为:只要勤奋学习,掌握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立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好,就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有学生这样表示:我们现在还小,许多大事还做不了,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在家里帮爸爸捶捶背,帮妈妈做做家务;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做诚实的学生,做友善的同学;在社会中遵守公德,帮助弱小;等等。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并勉励他们把想法转化为行动。整节课上,教师始终没有用明确的语言来解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但学生亲历了“知—悟—谈—行”的学习过程,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培养。
三、反向引导,发展思维的逆向性
小学生思考问题时多囿于由因探果的正向思维,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面对问题时,一旦正向思维难以奏效,学生就会一筹莫展。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引导正向思维的同时,对问题进行变通性设计,引导学生“倒过来思,反过来想”,在逆向思维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在教学《强国必须强军》这一讲中的“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这一内容时,教师联系当前的生活实际,教育学生要配合防疫工作,告诉他们戴口罩、不扎堆、勤洗手等细小的行为也是拥护党的表现。部分学生表示不理解,提出疑问:勤洗手、戴口罩跟党有什么关系呀?这时,教师可以反向引导: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我们不戴口罩、扎堆聚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学生思考后明白:疫情使人们的生命健康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但无数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到一线抗击疫情。如果大家都不配合,不仅自己的健康得不到保证,还可能会使党员和群众的努力付诸东流。这样的思维,正好与开始的思路逆向而行。学生在顺逆思维的结合中深刻理解了这样的道理:作为小学生,配合防疫是拥护党的表现,从小认真学习、强健体魄、树立远大理想等也都是支持和拥护党的表现。
四、辩论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与其他课堂相比,教师在思政课堂上不太重视对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培养。部分教师只是按教材的内容,把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遵循着“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且有些环节草草收场,没有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事实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辩论,表达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创性。
如教学《一心跟着共产党》这一讲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教师拓展了长征途中的故事《丰碑》。学生读完后,教师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军需处长、军长等人物进行评价,鼓励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多数学生都被军需处长的做法所感动,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其高贵品质的赞美。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军需处长管钱管物,而他自己居然被冻死。很显然,他把衣物让给了其他战士,真令我感动。我想,他的舍己为人并不只是表现在这一刻,在平时的行军途中,军需处长一定还做了很多默默奉献的事情。还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军长知道有战士冻死后,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还要责备军需处长呢?难道整个部队衣物短缺是军需处长一个人的错吗?可以说,学生的交流有理有据,是深度思考的表现,具有思维的独创性。当然,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差错,教师须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
五、启发联想,培养思维的形象性
在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展开想象,让学生从小树立理想信念,同时培养其思维的形象性。
如教学《新时代新生活》这一讲时,教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我们成长在新时代,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请你畅想未来,利用课后时间画一画你心目中祖国2035年的样子,在下节课跟同学们交流你的想法。在第二课时的课堂上,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绘画,并分享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力。有的说:“2035年,我国已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智能家具品牌多种多样,可以轻松实现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汽车能精准无误地把人送到目的地。”有的说:“2035年,我国的食物更加安全,更加健康。人人都参与垃圾分类,到处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总之,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用《读本》的力量触动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
[1]吉海荣.小学《读本》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J].教学与管理,2022(5).
[2]吴玉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编写设计及教学建议[J].中小學教材教学,2021(9).
(江苏省泰兴市新市小学 22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