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扫描对诊断与检出盆腔肿瘤患者的价值研究

2022-12-28 07:40刘佳梅陈雅丽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1期
关键词:磁共振盆腔肌瘤

刘佳梅 陈雅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扫描对盆腔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检出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60例盆腔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扫描及弥散加权扫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全部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5例患者为宫颈腺癌,3例患者为直肠癌,3例患者为子宫腺瘤。恶性肿瘤患者的T1WI均表现为略低或者等低信号,而T2WI则表现为等高或者略高信号,DWI则表现为高信号。全部39例良性肿瘤中,27例患者为卵巢囊肿,12例患者为子宫肌瘤,T1WI均表现为略低信号,卵巢囊肿患者的T2WI、DWI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子宫肌瘤的T2WI则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等信号。恶性肿瘤患者的ADC测量值为(1.55±0.41)×10-3mm²/s,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的(1.32±0.08)×10-3mm²/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扫描能对盆腔肿瘤进行准确诊断和检出,并为鉴别良恶性肿瘤提供指导。

盆腔肿块是妇科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均可能发生,而且涉及到较多的疾病种类,主要为来源于输卵管和卵巢的良恶性疾病、部分来源子宫的肿块,而最为常见的则为来源卵巢的肿瘤[1]。盆腔肿块常常发生在比较隐匿的部分,同时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具备典型性,很多病灶均是在患者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的,而影像学检查则是现阶段发现病灶的一个主要手段,在定性诊断盆腔肿块以及确定治疗决策方面,影像学检查的作用非常重要[2]。盆腔肿块具有比较复杂的组织类型,特别是来源卵巢的肿瘤,具有较多的种类,良性肿块、恶性肿块在影像学方面常常存在重叠表现,例如附件区恶性肿瘤与炎性病灶、子宫肌瘤变性,子宫浆膜下肌瘤与卵巢实行肿瘤等,鉴别诊断的难度较大[3]。通过现阶段的检查手段,仅有大约20%的恶性肿瘤能在发病初期与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而超过70%的恶性肿瘤需要在发病晚期才能确诊;但是对于Ⅲ期、Ⅳ其卵巢癌等晚期恶性肿瘤来讲,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为30%,但是Ⅰ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则超过了90%,所以准确诊断此类恶性肿瘤,对于降低临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非常关键[4]。除此之外,对于偶然发现、无症状的盆腔囊实性或者囊性肿块患者来讲,手术依然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然而不论采取哪种手术治疗方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育能力。所以选择一种准确性高的检查手段,以提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是否手术、手术范围、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确定非常重要[5]。本文主要分析了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扫描对盆腔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检出价值,希望能为盆腔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盆腔肿瘤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全部6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病程4~22个月,平均(14.08±3.63)个月;其年龄22~76岁,平均(52.51±6.17)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全部60例患者中,共21例恶性肿瘤,其中15例患者为宫颈腺癌,3例患者为直肠癌,3例患者为子宫腺瘤;共39例良性肿瘤,其中27例患者为卵巢囊肿,12例患者为子宫肌瘤。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扫描及弥散加权扫描。在开展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之前,应告知患者将金属置物去除,检查当天患者应保持空腹状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要求开展检查操作。

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System 3.0T磁共振设备。采取仰卧位,采用腹部线圈,层厚为3~3.5mm。主要扫描序列为: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非压脂T2WI(TR/TE:6920/100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非压脂T1WI(TR/TE:789/11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压脂T2WI(TR/TE:4670/107ms);DWI序列。增强扫描采用VIBE序列,扫描方位及层间距、层厚与平扫相对应,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剂(用量0.2mmol/kg);注射速率为1~2mL/s。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当成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及弥散加权扫描结果;根据T1WI信号、T2WI信号以及DWI来分析检查结果;对肿瘤部分表观弥漫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测量值进行计算,S(TE,G)/S(TE,O)=exp(-bD),其中S(TE,G)、S(TE,O)分别表示有无采用梯度脉冲图像的信号强度,D表示弥散系数,而b则为弥散敏感因子。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查结果观察

全部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5例患者为宫颈腺癌,3例患者为直肠癌,3例患者为子宫腺瘤。恶性肿瘤患者的T1WI均表现为略低或者等低信号,而T2WI则表现为等高或者略高信号,DWI则表现为高信号。全部39例良性肿瘤中,27例患者为卵巢囊肿,12例患者为子宫肌瘤,T1WI均表现为略低信号,卵巢囊肿患者的T2WI、DWI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子宫肌瘤的T2WI则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等信号。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检查结果观察

2.2 ADC测量值观察

恶性肿瘤患者的ADC测量值为(1.55±0.41)×10-3mm²/s,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的(1.32±0.08)×10-3mm²/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ADC测量值观察(±s,×10-3mm²/s)

表2.ADC测量值观察(±s,×10-3mm²/s)

类型 例数(n) ADC值恶性肿瘤(n=21)宫颈腺癌 15 1.05±0.23直肠癌 3 1.56±0.26子宫腺瘤 2 1.35±0.15良性肿瘤(n=39)卵巢囊肿 27 1.37±0.15子宫肌瘤 12 1.23±0.34

3.讨论

盆腔病变具有较多的种类,临床中在对部分疾病进行鉴别时难度较大,需要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等辅助手段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让临床医生能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6]。在医学技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盆腔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以及TNM分期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声、糖类抗原125、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以及PET/CT等检查手段开始得到广泛应用[7]。其中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以及分辨率较差,对病灶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不理想,而且患者肥胖以及检查者操作技术水平等容易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中常常将超声检查当成是盆腔肿瘤的筛查手段[8]。CT检查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虽然比较理想,但是却存在辐射性,同时如果肿块的密度接近则不容易分辨,CT平扫的临床诊断率并不理想,常常需要和增强扫描联合使用,但是碘造影却容易导致过敏反应[9]。PET、PET/CT均属于核医学检查,不仅检查费用贵,而且检查分辨率并不高,不能将其当成常规检查手段。MRI检查不存在辐射,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多序列组合,能开展多层面扫描,能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丰富信息,MRI检查基本上是选择钆剂作为造影剂,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10]。另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对组织细胞形态及代谢水平进行准确反映,在盆腔肿瘤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磁共振具体是指自旋磁共振现象,从广义分析是指含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电子顺磁共振等,自从发现了磁共振后,便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以及量子电子学、微波技术等新技术中得到推广,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磁矩参数测定、基本粒子与原子核的自旋、铁氧体微波器件、顺磁固体量子放大器等,都是根据磁共振研制成功的[11]。然而现阶段人们说的磁共振,一般是指MRI,除此之外,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不存在放射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优势比较明显,不论是在医学研究还是在临床医学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MRI也属于一种断层成像技术,即磁共振成像,具体是指通过核磁共振现象而研制的进行医学检查的一类成像设备,通过磁共振现象从人体得到电磁信号,并对人体信息进行重建,而且能在磁共振图像中获得物质的相关物理特性参数,包括化学位移、磁化系数、扩散系数以及质子密度等,和PET、超声以及CT等成像技术相比较,磁共振具有更加复杂的成像原理以及更加多样的成像方式[12]。通过MRI检查患者盆腔,能对盆腔各器官病变进行清晰显示,如膀胱、卵巢、子宫等,检查时基本上能直接看到肌层、子宫内膜,对其早期准确诊断子宫肿瘤病变等非常重要[13]。另外在定位以及定性诊断膀胱、卵巢等病变时,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临床中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包括MRI平扫、MRI增强扫描等,检查序列则包括GE/GRE梯度回波序列、FSE/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以及SE自旋回波序列等[14]。

采用MRI检查,不存在电离辐射损伤,而且不需要对原生三维断面成像进行重建就能得到多方位图像,除此之外还能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特别是在检查阴道、子宫以及直肠等,MRI检查的效果比CT检查更加理想,MRI检查属于一种多种图像类型,多序列成像,可通过丰富、详细的影像信息来对病变性质进行确定[15]。然而MRI检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空间分辨率方面,MRI检查并不如CT检查,同时因为MRI检查的检查室内以及影像设备的磁场非常大,所以患者在开展相关检查之前需要将金属物品或者金属饰物摘除,防止干扰到检查结果,另外MRI检查的价格费用相对较高,扫描检查需要较长时间,和CT相比较MRI检查的伪影相对更多。

弥散加权成像属于新型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现阶段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已得到了比较成熟的应用,在诊断脑梗死等疾病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腹部,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腹部脏器ADC进行活体测量,对于鉴别诊断疾病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也有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弥散加权成像与ADC值能准确显示腺癌、鳞癌等类型不同的肿瘤之间的差异以及盆腔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差异,是非常有效、有价值的一种检查手段。本研究全部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5例患者为宫颈腺癌,3例患者为直肠癌,3例患者为子宫腺瘤。恶性肿瘤患者的T1WI均表现为略低或者等低信号,而T2WI则表现为等高或者略高信号,DWI则表现为高信号。全部39例良性肿瘤中,27例患者为卵巢囊肿,12例患者为子宫肌瘤,T1WI均表现为略低信号,卵巢囊肿患者的T2WI、DWI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子宫肌瘤的T2WI则表现为低信号,DWI表现为等信号。恶性肿瘤患者的ADC测量值为(1.55±0.41)×10-3mm²/s,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的(1.32±0.08)×10-3mm²/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全部60例盆腔肿瘤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和常规MRI检查技术相比较,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根据水分子运动开展检查的一种手段,反映检查位置的生理形态,特别是能获取准确的脑生理状态信息,而且在对部分表皮样囊肿与网膜囊肿、硬膜下积液与积脓、脓肿与肿瘤坏死以及部分颅内其他病变如脱髓鞘、外伤、感染、肿瘤等进行诊断、评价以及鉴别诊断时,临床效果也比较理想。在临床中应用于体部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包括不屏气的多次激发的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自由呼吸的多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以及屏气的单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而现阶段研究盆腔弥散加权成像主要是不屏气的单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因为盆腔脏器处在骨盆内,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呼吸运动对其影响比较小。单次激发的弥散加权成像具有非常快的采集速度,每次激发均能采集整个图像的所有数据,能让运动敏感性明显消除或减弱。但是在体部应用单次激发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为了让分辨率提高,所用的回波链较长,对气体、肠道蠕动等引起的磁场不敏感较为敏感,同时b值越高则越容易出现化学位移伪影以及磁敏感性伪影。

总之,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扫描能对盆腔肿瘤进行准确诊断和检出,而且还能为鉴别良恶性肿瘤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磁共振盆腔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