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谨文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加速,而大数据的出现,使企业的管理方式从传统的“传统财务”走向“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分散于各个分子公司的业务分离出来,并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使以前需要在各个分子公司之间进行的工作,变成一个共享的云计算平台,大大提高会计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庞大,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在财务共享的背景下发生变化,使得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困难。
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大数据审计是围绕业务活动收集、处理和审计业务,并对其中业务信息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其能够达到评价财务信息体系能否达到资产保护、数据完整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小等特征,因此与常规的数据审计相比,其将能够快速对数据内容展内部审计,并提升其整体精确性。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也使财务共享业务成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方式,受到众多大企业的重视和运用。“财务共享”是指将企业的日常、共有、分散、大量重复的业务过程,由财务共享中心的云AIS进行整合。它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以功能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其将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云计算中心,各成员单位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需要进行相应的决策,以增强其动态、敏感性和可靠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大数据”内部审计,是指对财务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管理状况展开的审计。在审计财务共享和商业程序的数据时,需要建立起审计可疑机制,获得审计的依据,从而得到审计的结论,最后才能完成审计。
鉴于此,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内部审计的价值,提出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实施框架,以期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效果。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为了更大限度上减少管理费用,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效能以及控制功能。以财务共享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项核心内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企业的业务功能,从而使企业在业务上获得更大的价值。
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只限于从报表中可以得到的信息,而在报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常常是不完整的,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内审工作将不再局限于财务、商业等方面,而将资讯科技运用到各种资讯收集中,例如影像、音频、电子邮件,以及企业外部会计政策、同行业发展状况等,从而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同时也能强化对大量的资料的整理和整理。同时,基于财务共享的内部审计也日益注重对企业的制度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既能反映出企业的审计业绩,又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能力,不断提升审计成果的使用,才能使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使企业长远发展。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和内部控制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工作日益走向无纸化,数据的储存与处理方法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
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是在企业管理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而且常常采取实地审计的形式,使得审计工作不能及时进行,从而影响审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审计应在形成、核算、分析和预测的整个流程中进行,既要把审计工作融入到事前、事中、事后,又要把实地和非实地的审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全面、完整的数据,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使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其能够从单一的分析到全局的综合评判,从个体的分析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看,由此将能够更好地提升数据审计的全面性和精准性。通过使用财务共享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经营状况、经营状况和财政状况,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企业减少亏损,提高企业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内部审计中,各个分子公司的管理活动比较分散,因此将需要为各个企业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同时,大部分的审计资料都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这不但加大内部审计的工作量,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耗。同时,由于使用纸质文件进行审计,也很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之间的共有业务可以通过统一的财务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各大分子公司仅需派遣一名人员使用物联网产品,完成对原始文件的收集、扫描、核对将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同时企业财务数据均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管理,真正做到跨时间、跨区域的数据集成。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得到极大的简化,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减少内部审计的费用。
企业对各个分子公司的财务资料、业务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期间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和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使数据的可用性得到极大的改善。通过云上远程审计,及时发现可疑的业务和线索,将能够实时对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和处理,由此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防止经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以书面形式进行实地审计,也将可以极大地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大大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把握和判断力度。运用共享云核算系统实现企业的内部审核,能够实现企业各类数据的及时共享和共享,保证了审核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内审业绩进行评价,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监控系统,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构建“财务共享”的业务模型,为企业实现全面的审计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审计工具、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畅通的信息交流通道。
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包括组织层面、一般层面和应用层面。在三个层次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组织层面的内部审计首要任务就是检验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中的IT体系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以被正确地理解和执行,重点是对管理层进行审计。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大企业集团中的运用,旨在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效率,减少财务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的IT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大相关部门要按照IT战略目标进行分工,并定期进行督导,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一般层面的的内部审计主要针对IT系统的硬件、软件、平台和网络进行审计,以确保IT系统的可用性,为系统的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财务服务模式下,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等,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等。在运用财务服务模式共享数据资源时,需要加强对网络的基础软件、硬件和网络的审计,同时要重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存储安全。
应用层面的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强软件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例如:ERP、OA、HR等办公系统主要的商业信息系统,其主要需要关注资料的正确连接、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注重财务流程重组的设计和执行、数据界面的完善程度、系统的登录存储等方面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基础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审计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审计的业务流程,提出一种以“财务共享”为基础的内部审计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挑选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然后进行内部审计前的调查。审计团队按照审计目标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队伍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精通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的专业背景,更要有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处理的技能,比如,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数据库应用等,并在云计算的支撑下,对财务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形成相应的风险预防。通过对企业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财务、业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等方面的情况,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能。因为企业拥有多个子公司,因此,不同的审核内容面向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在选定了审核目标后,通过财务分享的云计算系统,可以获取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状况、经营状况等多个层面的信息,并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评估,最终形成内部审核的核心内容。审核完毕,将审核计划上报至“财务共享”云账务系统,由上级单位审核,核发审核通知,随后进行后续审核。
在传统的内部审计中,企业的核心是对内部财务信息的控制,往往将内部审计工作限于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很少涉及对企业的风险和决策等问题。而云会计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则是充分利用数据共享云会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然后再对其进行评估,以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对财务共用的业务模型进行了内部审核,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最终形成审核结果,编制审核工作草图。
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信息共享的业务数据与以往的单纯的财务数据有很大的区别。财务资料主要包含企业和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企业的业务数据,除从供应、生产、销售、客户等方面,还包含大量的非结构性数据,如电子邮件、社交网络、音频、图片、文本等。第三方的资料涵盖企业的外在情况,包括一切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行业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的资料。会计基础知识主要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经验、业务处理经验、决策经验等。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财务共享的方式,使企业能够将数据规范化、业务流程化。通过云会计系统对企业的管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储存在企业的财务共享数据中心,将一些特殊的商业信息以统一的形式进行上传和储存。内部审计人员仅需要使用专用的ODBC审计界面即可存储和获取数据。企业的金融与业务资讯不仅能从会计资讯分享的云端平台获取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结构化资讯,亦能从外部的传感器、RFID射频、影像识别、B/S输入、LabVIEW等无结构的资讯中取得原始凭证、票据、定单、合同等。第三方的资料是通过企业的内部审核接口来获得,然后再通过企业的财政管理人员在一个共用的云会计体系中进行处理和处理。企业的产品、营销部门的供应商、客户、人力资源等都要对企业会计政策、行业发展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从外部获取外部的信息,并根据相关的制度和准则进行财务分享。同时,对审计数据进行采集,提取出准确、有用、可靠的审计数据,形成审计数据的信息库。
在数据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数据是批量的,所以在进行数据的整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有用的信息被剔除。基于MapReduce和Dryad系统将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它可以采集、筛选、清洗、融合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即时的数据加工、集成和存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分析数据细节,粒度和大小。然后利用ETL和IBM的数据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了转换,并利用 Hadoop的方式把数据装入到了审核数据库中,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高效优化以及对分散的、非关联的数据的管理与加工,从而突出了审计数据的可视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由于采用基于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将使得审计数据在处理方面具备更加明晰的逻辑性。但由于SAS、SPSS等传统的数据分析系统的性能受到单个机器的限制。在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共享业务模型中的数据更多的是关联关系的研究。利用数据处理、多维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储DSS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利用Apriori技术挖掘数据中的多层关联规则、多维关联规则和量化关联规则。基于挖掘出的有关标准,构建了一个基于规范的稽查分析模式。然后根据商业逻辑,构建出一个基于商业模式的模型,再通过统计、分析、预测、预测等各方面的分析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随后利用多维切片、多维分析、算法处理等手段对企业进行了财务欺诈和经营业绩评估,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子审核证明。最后,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电子证据后,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子审计证据进行审计,并根据可理解性、相关性、简单高效、完整性和正确性等特点,编制审计工作的底稿。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内部审计中所关心的各种风险因子以及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等,由内部审计机构将审计报告提交给企业的财务共享云会计系统,审计报告经上级审计通过后,还要整理审计资料、建立审计档案,并上传至数据中心永久留存。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重点是在审计结果公布之后,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跟踪监督,以保证其完成整改。同时还需要做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的工作,以弥补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
总而言之,面对大数据、云会计和财务共享等新技术的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变革中既有新的发展契机,也有新的发展空间。云会计与财务共享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力支持,二者结合起来,将能够更大限度上推动企业的持续变革和改革。除此之外,建立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架构,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等过程进行详细的论述,将可以看出其在扩大企业审计范围、优化审计方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价值,进而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