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28 13:41:42
华东纸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绞线计算机网络工匠

韩 炜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上海 201600)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指出,要健全中高职衔接的工匠精神一体化建设,培育“上海工匠”,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围绕工匠精神探索实践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现状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中小型局域网组建、网络使用、网络管理等职业能力。其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等,组网实用技术主要包括局域网组建、网络互联、IP地址等。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教师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规范等要求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 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内涵

工匠精神自古有之,丁艳等学者(2021)认为,工匠精神来源于工匠,但其内涵绝不仅限于工匠。[1]付守水学者(2013)亦认为,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2]可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从业者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的体现,将其倡导的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精神融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融入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既是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邱伟光学者(2017)指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教育渗透进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3]魏艳娜等学者亦指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辅相成,协同促进,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4]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改革是对思政课程覆盖范围的拓展和深化,将专业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价值引导等有机地交汇、融合,形成系统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3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立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话语体系和课程标准,挖掘并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确立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分别从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方面探索实践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3.1 提升教师工匠精神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前提

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而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本职岗位上率先垂范工匠精神。

3.1.1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应的网络标准、框架、应用等也日新月异,教师应秉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主动去学习,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如目前全面部署中的IPv6技术,相关的双协议栈、隧道技术等内容在教材中的占比几乎为零,通过1+X校企合作培训、暑期下企业顶岗实践、教科研等渠道,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融入课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紧跟时代步伐。

3.1.2 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力军”,对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甚至三观的养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言传身教,做有追求的“大先生”。发挥党支部和教研组的积极作用,通过政治学习、专题培训、教学研究等活动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能力。如结合新闻时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企业家、行业大咖、身边的榜样,帮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3.2 强化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教师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潜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强化教学设计,力求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内容和要求中,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和责任,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3.2.1 确定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挖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汇总整理,依据行业要求、课程标准、学情等,确定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的课程思政目标,将时事热点运用到课堂,与学生共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塑造三位一体。同时,着手建立工匠精神思政元素库,与后续相关课程共享资源,并不断更新补充。

3.2.2 布局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思政目标、学情、课标和行业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重新梳理知识点,重构知识体系,集基础性、趣味性、前瞻性为一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如把抽象的数据通信单元移至网络组建单元之后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组建的计算机网络中,主动探究数据如何交换、数据怎么通信,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获得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工匠精神思政元素,如中国因特网之父——钱天白、黄令仪院士的“中国芯”、虚电路交换中的“守信、可靠”等,让生涩枯燥的专业知识与工匠人文情怀相融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增强科技强国的使命感。

3.3 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保障

教学评价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从三大模块、五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多元化评价。

三大模块是指期中成绩(15%)、期末成绩(35%)、过程性评价(50%),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作业(课前、课堂、课后)和教学活动评价表(详见表二)。五个维度是指教学活动评价中的遵章守纪意识、规范意识、学习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意识,由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两部分组成。因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需要不断自我提升,故本课程重点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安全操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目前,还在着手将学生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中,通过企业这个大课堂检验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同时彰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落实以“评”促“进”。

3.4 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实训任务,授课对象为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互联网应用经历,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技术能力,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自主实践两部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双绞线制作与测试的各个环节,营造团队互助、规范操作的工匠氛围。

3.4.1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借助于数字化平台,观看双绞线制作与测试的视频、课件,熟悉实训环境、知道T568A、T568B标准和双绞线制作步骤和测试方法,并适时提醒学生在上网学习过程中遵守公序良俗,维护网络安全。此外,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职业体验,使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自觉遵守职业准则、规范操作和团队互助的要求,在双绞线制作过程中自觉践行工匠精神,感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4.2 教学内容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隶属于第九单元网络实验部分,与第二单元传输介质关系紧密,故纵向整合该教学内容,使之前承拓扑结构后接传输介质,通过双绞线把抽象无形的计算机网络具体化、可视化,并为下一章节传输介质的学习打好基础。

3.4.3 教学方式

首先,课前借助于数字化平台观看双绞线制作与测试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并完成课前知识储备清单,作为后续分组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依据。其次,课堂教学模拟职场。通过交流讨论知识储备清单,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掌握制作双绞线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规范,逐步养成岗前学习的习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组队,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功率和自信心;模拟职场,分工合作,以职业人的身份遵守职业守则、规范操作,并进行测试评价,适时提出正确制作、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倡议;制作过程中注重团队意识,强调互帮互助、知识乐享,组与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学习动力。最后,在课堂结束后进行技能小结,完成实验报告,温故知新。

3.4.4 教学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物投影平台汇报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表扬优秀作品并组织经验交流,树立身边工匠榜样;对于问题作业,引导探究,共同出谋划策,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并督促学生纠错、完善;实训结束后,整理操作平台、工具归位、有序摆放,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评价表。

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打破以往女生怕脏嫌累、男生敷衍了事的局面,测试成功率与往届相比明显提高,且优秀作业的数量剧增。个别小组在分析点评纠错后也能测试成功,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4 结语

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中,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发扬工匠精神,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双绞线计算机网络工匠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双绞线的使用规范与制作技巧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56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58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挤压深度对屏弊双绞线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
电气化铁道(2016年2期)2016-05-17 03:42:3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