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苗
(徐州工程学院 高教评估中心,江苏 徐州, 221018)
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堂的创新形式,充分尊重高校课堂学生主体,全面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要求,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因此,要真正发挥思政工作的作用,就必须掌握其精髓,让学生真正听懂思政课,掌握思政课所传递的道理。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是当今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新方向,意指吸取传统大班教学的优点,同时对课堂主体给予新时代界定,翻转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翻转课堂[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思政工作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大班教学,是根据高校思政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高校师生发展现状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灌输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前提形式[3],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真正掌握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青年要辩证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接受系统的灌输式教学。而基于中国高校教育现状,施行教师主导的大班教学仍为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大班教学的展现形式体现为教师主导型课堂,通常为传统座位形式,教师选择居于讲台上或学生中间。在以讲授为主的基础上,教师有选择性地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穿插PPT展示、随堂讨论与分享、问答、视频教学等形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从实际效果来说,大班教学具有稳定性、科学性、有组织、有纪律、方便管理等特点。
小班研讨源于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的“Seminar”(拉丁文Seminarium),原意为“发源地”,后被转译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讨学问的班级[4]。可见,与传统的“灌输式”大班教学模式不同,小班研讨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定选题,学生以自主选择和教师协调方式分成小组,搜集资料,畅所欲言,有序展开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代表性结论并向班级分享。小班研讨的展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学生分为若干群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在座位分布上,多数体现为学生以前后、面对面或者圆桌式的形式分布,教师在学生小组间走动,以便于管理课堂和解答疑难。探讨形式具有多样性,诸如教师课前给定选题,小组讨论直接生成小组成果;课前给定选题,学生自发或有组织性搜集资料,课堂组织小组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讨论生成小组结果等。分享形式也大有不同,常见的有代表分享、上传至共享平台、打破小组瓶颈进行交流分享等。从实际效果来说,小班研讨具有多样性、可评价性、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兼顾二者的优点,互为补充,既能保证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系统性、完备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思政课生动有趣;既能保证教师和课堂的严肃性,又能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既能让学生习得知识,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提高综合能力。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的探索既有其理论意义,亦有其现实意义。高校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达到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科学完备系统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是合理有效利用知识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理论性强的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立足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5],即“人要生产自己的全面性”[6]。为了生产这一全面性,必须让人参与到全部社会活动中,包括劳动生产、社会关系等,这样其所形成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才是基于社会实践自我感悟所得出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所引申出关于为了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必须达到人所接受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统一、理性认识与感性体验的相统一和传授知识与价值塑造的相统一,也可以说是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相统一[7]。在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指导下,教学设计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特点、实际需要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其潜力,因材施教,让学生分别在理解问题、分板块搜集资料、分享展示等不同领域各尽其长,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学方式的新探索往往基于旧模式在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传统的大班授课充分尊重和利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要求和课程规律,紧密结合了当前高校师生占比的特点,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将大班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就必须针对大班教学的弊端寻找突破口。
1.针对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材选用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扎实的学理性,大班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和奠基石。但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性最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学习功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性也很强,但每一章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可以让学生深入情境进行研讨式学习,比如针对改革开放这一章节,很多高校开设了“改革开放变化之我见”,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微小方面搜集资料进行小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调纪实性,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对年代的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贴近学生生活,从理想、道德、价值、法律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研讨演讲、微视频拍摄、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教学模式得以优化。
2.针对课堂特点优化教学模式
基于“灌输”的大班教学风格大同小异,基本体现为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形式虽然易于管理,但是不易于对学生的培养和评价。以某一门课程为例,单纯设置大班教学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潜意识会默认这是一门教师“满堂灌”、自身只需听的课程,即使教师设计了问答、讨论等诸多让学生参与的环节,但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学生良莠不齐等原因依然无法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培养和评价。长此以往,积极主动的永远是个别学生,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不利于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探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对于理论性强、重难点部分以大班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针对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热点话题以小班研讨为主,以学生参与为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倒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切实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3.针对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从根本上说是一门育人的课,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班教学”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理论性人才、知识性人才,此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小班研讨”模式是对“大班教学”模式的补充和优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所长,让他们直面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总而言之,“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是合作性、互补性的模式,是针对学生特点加以优化创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部、高校和教师尤为重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创新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的探索面临诸多挑战。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相较于传统大班授课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真正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理念的突破,能否设计合理可行的研讨主题,能否更好地组织课堂,能否有效地回答学生的疑问,能否设置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都考验着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更需要其认可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讨主题的设计、学生特点的挖掘、研讨课堂的控制、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和分享展示阶段的表现并给出合理性建议、如何解答学生在研讨环节提出的问题等方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需要教师既能掌握整体引导的能力,又能掌握个性化培养的能力;既能提升大班教学模式的授课效率,又能提升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8]。综合而言,小班研讨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创新思维,需要教师深入学习、积极探索、创新方法、提高能力,这对于教师而言,尤其是大班授课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而言,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课堂管理水平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大班教学”课堂气氛一般体现为两种,即认真听讲纹丝不动型和积极互动活跃型,无论何种形式都便于管理。探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将会对此种易于管理的课堂产生挑战,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在课前做了充分有效地准备、是否真正有效参与到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小组研讨时言论自由与主旋律如何和谐统一、分享环节如何合理有序进行、是否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参与研讨式课堂、研讨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发挥到最大化等方面。除此之外,课堂管理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将研讨过程和研讨结果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要分清楚“研讨只是为了研讨,还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理论”。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如何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小组的研讨结果做出精确地总结,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脱离研讨过程和研讨结论,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探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需要颠覆传统思政课堂的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时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选择、考核方式设置等。传统思政课大体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设置36/48个课时,搭配2~4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加以完成;教学方式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搭配每节课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环节;考核方式以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为主,搭配一定比重的课堂表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全面性。在传统的授课学期中,教师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设计。探索“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则需要打乱原有计划:分配一部分课时在小班研讨上,理论讲述范围、深度、广度都会被切割;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不同,课堂效果的把握难度太大,不同课堂的实效性也有很大不同;学生特点不一,不同班级间的考核标准难以统一。“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设计能否真正满足学生需求,能否真正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得以体现。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入手,从学期前的授课计划与教学设计安排、集体备课,到学期中的组织好每一次课堂、分析好每一次讨论,到学期末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推进教学计划。
目前,高校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依然以大班教学为主,要想顺利推行“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接受小班研讨的优越性,并将其与大班教学相结合实现互补[9]。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备课授课的过程从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常储常新。第二,教师要加强教学合作。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教师也是如此。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丰富知识储备,并将彼此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经验进行分享,取长补短。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授课计划和教学环节。教师要在对课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学期授课计划,精心设计课程小班研讨环节,在学期课程进行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具有普适性和专门性的研讨主题和研讨环节。第四,教师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更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小班研讨课堂组织、管理与成果总结提升的能力。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涉及的课堂管理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包括课上和课下的方方面面。教师间的协同合作、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与学生间的密切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等因素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互补性、合作性的教学模式,要达到预期课堂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第一,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教师在学期初基于课程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大多数学生特点的大班教学内容和小班研讨主题,提升课前准备环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第二,需要教师和学生间的密切配合。大班教学时,教师要有效地传递理论知识,而不是单纯讲授自己认为是重点的知识,要让学生欣然接受理论知识;恰当地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被动接受。小班研讨时,教师应将学生自主讨论与教师适时参与相结合,让学生切实参与研讨,并观察学生研讨状态,适当更改研讨重点、延长或缩短研讨时间,及时答疑解惑;认真倾听每一位分享者的发言,及时记录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将学生观点与课程要求合理结合起来,在点评时真正做到研讨形式与讲述内容的有效统一。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班授课,还是新形势下的“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学习主体都是学生,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学习效果。探索实施“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模式,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高校角度来说,尤为关键的是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小班研讨氛围;从教师角度来说,尤为关键的就是根据课程要求、学生兴趣、学生困惑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角度来说,尤为关键的是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师生双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最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一课,作为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一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实效性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大班教学想得到长远发展,亟需将小班研讨纳入课堂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高校思政课的师生双主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高校思政课长久常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