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文,原晓玲,杨发明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术后头痛是指在进行全麻手术之前有或无头痛史的患者,在经历手术之后头痛加重或新发头痛,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头痛和慢性头痛[1]。相关资料显示,术后头痛的平均发生率为19%~25%,通常出现在腰麻手术后的1~3 d[2]。术后头痛一般可于7~14 d内消失,但少数患者头痛症状可持续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3]。典型的术后头痛表现为坐位或立位时头痛明显,平卧后头痛明显减轻,临床多采用体位干预的手段,患者术后须去枕平卧6~8 h[4],常造成颈腰部酸痛、僵硬等不适症状,而镇痛药物对术后头痛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引发不良反应。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毫针针刺治疗术后头痛取得显著疗效,现分享应用针刺治疗术后头痛验案1则,以飨同道。
患者,女,45岁,平素因工作原因伏案久坐,4个月前出现便血症状,量少,色暗红,间歇性出血,肛内肿物脱出,坠胀疼痛,劳累后症状加重,经肛肠科门诊专科检查后以“混合痔、肛乳头肥大”收住入院。2020年12月4日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行“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术+肛乳头肥大切除术”,术后予以肛肠科常规护理,禁饮食,以及预防感染、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术后当日即出现头痛,两侧额角(头维穴附近)刺痛,枕骨粗隆上缘胀痛。予以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治疗以缓解疼痛,每日0.1 g,早晚分服,服用3 d后症状未见缓解。刻下症:患者两侧额角(头维穴附近)刺痛,枕骨粗隆上缘胀痛,平卧时疼痛可缓解,直立或坐位时头痛加重,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自觉脐中有凉感,腹部胀满,纳差,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术后头痛。中医诊断:头痛,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通窍止痛。予以针刺治疗。取穴:列缺(双侧)、合谷(双侧)、后溪(双侧)、上星、头维、百会、四神聪、中脘、足三里(双侧)。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取0.3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列缺沿手太阴肺经循行方向向下斜刺15~20 mm,合谷直刺15~25 mm,后溪直刺15~25 mm,上星沿皮刺入15~20 mm,针尖透向百会方向,头维向后平刺13~26 mm,百会直刺8 mm,四神聪向百会平刺15~20 mm,中脘直刺25~40 mm,足三里直刺25~40 mm,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留针10 min后行针1次。每日1次,2次为1个疗程。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勿食寒凉之物,饮食宜均衡清淡。针刺第2日,患者诉头痛大减,遂守上方继续针刺1次,3 d后随访,患者诉头痛消失,两周后随访,患者诉头痛未再发作。
按语:术后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认为与脑脊液渗漏有关,麻醉过程中脑脊液通过硬脊膜的穿孔进入硬膜外腔,导致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及脑膜受到牵拉,进而造成神经性头痛[5]。相关研究表明,术后头痛的发生率与穿刺针的大小有关,可能因为较粗型号的穿刺针形成的创口更大,导致脑脊液流失得更多[6]。此外,不论选用何种手术方式及麻醉药物,女性及合并焦虑、偏头痛或吸烟史的患者术后头痛发生率均较高[7]。西医常规的体位干预、药物镇痛等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整体疗效欠佳。
术后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位居人体最高的部位,为髓海所在。《素问·五脏生成》指出“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全身经脉之气血均汇聚于头面部,进而注入各个孔窍,若脉道不利,气血运行受阻,或离经之血瘀积于脑窍,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本案患者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出现两侧额角及枕部疼痛,是由于麻醉过程中脑脊液从穿刺孔外漏,导致瘀血阻窍,脉络滞涩,气血运行不畅则化生瘀血,不通则痛;气血运化失司,脑窍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瘀血阻滞于足阳明胃经,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则表现为两侧额角当头维穴附近出现刺痛;枕骨粗隆上缘为督脉循行所过之处,脑脊液外漏则督脉气机阻滞,运行不畅而发为胀痛。患者平卧疼痛缓解,起床后疼痛加剧,是因平卧位经脉气血运行较为畅通,故平卧得舒。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自觉脐中有凉感,腹部胀满,纳差,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之象,寒凝则滞,故气血运行不畅。结合舌脉象,可知本案患者头痛为气滞血瘀、脉络滞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治宜理气活血、通窍止痛,采用针刺治疗。在针刺选穴方面,合谷、头维为同名经配穴,一上一下,同气相求,疏导阳明经气血,患者两侧额角当头维穴附近出现刺痛,取头维可疏通头部气机。《灵枢·经筋》言:“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颌。”额角为手阳明经筋循行所过之处,故针刺合谷可调畅阳明经气血,达到止痛功效。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相配,又有“从阴引阳”之意,故取之可通经活络而止痛。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督脉为阳脉之海,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有多次相交,故能统领、调控一身之阳气,阳气充足则血脉畅通,气血运行正常则诸症可除[8],针刺后溪可通调督脉,濡养脑之元神,发挥通督养神的作用,故能止痛[9]。列缺通于任脉,后溪通于督脉,二穴合用,可通调任督二脉,宣通太阳经气,增强活络止痛之力。上星、百会、四神聪为局部取穴,可调节头部气血,通络止痛,其中上星为治疗术后头痛之效穴,百会可升提清气,四神聪前后二穴均在督脉的循行线上,左右两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邻,头为诸阳之会,且百会、四神聪居于颠顶之上,故针刺百会、四神聪可振奋阳气,鼓舞正气,疏通周身经脉。中脘为任脉与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位居脐上,可升清阳、降浊阴,又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可健运中焦,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具有通调胃气、升清降浊的功效,取之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进而改善患者食欲不佳的症状,中脘与足三里相配可温脾散寒,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虚寒、中阳不振之症状。足三里与合谷同为阳明经穴,根据同气相求原则,两穴相配可起到通调阳明经气血之功效。《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经脉》又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与脏腑、四肢百骸具有密切联系,经脉不通则痛,亦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发展为诸种疾病,而通过针刺疏通经脉能治疗各类虚、实、寒、热的疾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痛觉调制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降低外周阻力、升高肾脏血流量、扩张动脉血管等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从而发挥止痛作用[10]。于明等[11]研究表明,针刺能降低慢性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水平,有效减轻慢性偏头痛症状。相关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头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供,提升颅内压,改善患者头痛症状[12]。综上所述,针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可有效改善因脑脊液从穿刺孔外漏所致的术后头痛。
针刺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易于操作的特点。从本案可以发现,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头痛症状,治疗后两周随访,患者头痛未发作,表明针刺治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后头痛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