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山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264209]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防控成为全国上下的重要任务。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条不紊地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021 年7 月,全国多地疫情出现局部反弹,变种病毒株扩散风险依然存在。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秋季延期开学。高校虽无法如期开学,但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教学。2020 年的在线教学是一次全国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和方式变革。在线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回望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教育实践,系统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审视其对策、总结其经验对于今后高效率、高质量推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在线教学方案组织与实施的不确定性。与线下传统教学相同,在线教学的开展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作为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校首先要制定符合在线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规律的保障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短时间内,高校无法充分研判教学运行状态,预案的适恰性和可操作性及实施效果等无法准确评估。部分高校在制定在线教学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差异,要求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室、班级一一对应,开课时间与课表时间一致。虽然,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授课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在教学大纲、授课形式、上课时间、师生互动、效果检测等多方面存在不同。总的来看,在线教学,师生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信息交互,所以教学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发挥长处,规避不足。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绝不是传统的学校教学内容和管理流程在网上的直接搬迁,我们有必要探究在线学习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如何组织在线学习”[1]。简而言之,作为工具的互联网在参与在线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是对教学政策科学性和完备度的一大考验。
2.在线教学条件不成熟。延期开学期间,教师和学生居家开展教学,但家庭环境不同于校园。一方面,电脑、收音设备、视频采集系统等硬件是否符合教学要求,这些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网络宽带是在线教学的核心要素,部分学生家中没有安装网络,这无疑会增加在线教学的困难。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噪音也是在线教学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毕竟学习要在安静的场所进行。
3.教学效果无法准确检测。在线教学不同于线下传统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多,无论是采用MOOC 教学,还是网络直播,都没有传统教室物理空间的约束力,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师生互动是否顺畅等无法通过屏幕判断,教学效果的“可见性”与“达成度”无法准确检测。
4.正式复学后,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切换和过渡对教师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压力。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高校学生将分批次、错峰开学,学生返校是动态过程,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确定复学方案。返校后,在对疫情防控丝毫不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线下教学,其难度不亚于学生未返校时的在线教学,困难之一即是如何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平稳过渡。如果二者无法平稳切换和过渡,那么教学计划将被进一步打乱,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1.理念层面:从传统线下教学到在线教学,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存在困难。疫情防控时期,师生从传统物理空间转移到互联网空间开展教学,从实体教室转向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室”,教师在备课、授课方式、师生互动渠道和教学效果摸排等方面需要做出彻底调整。对于在线教学,教师需要变革教学思维,即从以前以互联网为辅助手段开展教学到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授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皆在互联网上实现。时空界限被打破,行为习惯被改变,组织方式需重构,但教学理念转变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完成。
2.操作层面:开课规模大,准备时间短,技术掌握难。除了教学理念层面难以适应外,在教学技法等操作层面,亦存在诸多困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教师可在摄像机面前反复拍摄,多次调整,直至视频效果达到要求。但在线教学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做好开课准备,需要备齐硬件设备、学习新的在线教学方法、做好预防网络卡顿的不同预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课程的重新编排,同时要适应信息技术加持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具有较大挑战度。
1.组织与覆盖全体学生难度大,直播互动无法全面兼顾。疫情防控时期,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英语”等课程班级规模大、选课人数多,网络班级的组建和调配难以一致与统一。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尽相同,家庭所在地的网络状态无法有效评估,接收端硬件配置也存在差异,多方面因素导致对选课学生全覆盖存在难度。
2.教材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短缺。全国上下对疫情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对开学的影响评估不足。学生放假期间,课本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均留在学校,在线教学开始时,学生手头没有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这个问题在授课之初对广大教师和学生造成一定困扰。
3.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受到限制。毕业班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高校需要重点研判的问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高校不能开学,暂停所有实习实训,因此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数据筛选统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就相对困难。毕业生无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亦要延期,毕业和就业等受到影响。
1.网络延迟或卡顿。开课之初,大量课程同时授课,网络拥堵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大多数高校在线教学的开始时间相对集中,在线授课的部分课程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网络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登录教学平台。
2.平台服务器过载。疫情突然袭来,在线教育平台并没有为大规模、高密度的在线教学做足准备。服务器承载量是衡量平台是否能够同时运行多门课程的重要指标。雨课堂教学平台被诸多高校选为首推在线教学工具,在开课首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服务器过载现象,导致教学延迟或中断。
1.信息:构建多维沟通体系
高校应成立学校和教学单位层面的在线教学指导小组指导教学。学校成立校级在线教学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和保障在线教学运行。教学单位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教学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等组成的教学指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选课规模、教师授课偏好等,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
2.应急: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线教学方式主要分为MOOC、SPOC、省级与校级课程平台、学校智慧教室系统和网络直播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用适恰的教学方式。课程如果与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在线教育平台的一流在线开放课程类似或一致,可以选用MOOC 或者SPOC 的形式开设。教师可利用腾讯课堂、Zoom、微信、QQ 等即时交互工具互动、答疑,避免网络直播带来的拥堵等问题。多个省份建有省级在线教育平台,多数高校建有校内课程平台,这些可以作为授课方式的补充。智慧教室系统是一种综合性教学系统,具备同步直播、教学互动、教学视频回看等功能,高校独立安装本地服务器,开展在线教学时一般不会出现卡顿等问题。智慧教室系统适合开课规模较大的通识选修课,教师在教室讲课,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收看直播。另外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网络直播。但是直播要有意减少视频直播,增加音频直播,以防网络拥堵、卡顿。
以上几种常见的在线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反复测试,选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同时要准备备选教学方案,尤其是对于开设直播课程的教师来说,一旦因技术、硬件和网络等问题导致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时,能够及时切换备用方案。
3.任务:多管齐下,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启用多种教学平台或软件,功能拆解、任务分工、协同配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山东大学(威海)的做法是,教师使用雨课堂发布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发送弹幕反馈授课信息,配合腾讯课堂等软件以直播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再通过QQ、微信等交互软件,解答课后问题,收集学情信息。不同的平台和软件互相映衬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角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从参与者到引导者
疫情防控时期的在线教学可督促高校重新梳理角色定位,革新工作理念。在线教学活动需要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制定方案和配套预案。制定政策时,管理服务部门要强化服务教学的角色,淡化管理者的身份。教学督导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督导人员进入在线课堂听课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一定干扰。教学督导人员宜减少线上监督,而是有侧重地引导教学。教师把教学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心理层面存在紧张和焦虑,此时,教学督导人员不宜频繁地进出线上“虚拟教室”,而是要收集在线授课遇到困难的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其掌握教学技法。在线教学也不是无法督导,在线授课可以开通学生即时评教功能,教师和教学督导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合理建议,同时畅通其他反馈渠道,多方面拓展在线教学的改进空间。
1.网络信息管理部门
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和教学管理部门协调联动,有序衔接,为在线教学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在线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首先要保障网络畅通。高校可通过对接“云服务”,拓展校园“智慧平台”存储空间,扩容校园网公网出口宽带等措施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图书馆
开放电子资源。由于学生居家没有携带教材等学习资料,因此学校的电子资源可辅助在线教学。图书馆要制定相关方案,畅通校外访问学校电子资源的渠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
收集社会电子教学资源信息。图书馆要和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对接,信息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电子教材等学习资料的获取方式。疫情防控期间,出版机构推出了免费电子教材和配套参考资料,其中商务印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在在线教学开始前,已经推出免费电子教材和配套课件,开放相关数据库,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便利,同时减少了纸质版教材在网络传播中带来的图书版权问题。
3.正式复学前教室的升级改造
正式复学后,在一定时期内,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要同步进行。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和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共同做好开学前教室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难点在于,如何把上课信号传送给暂时不能在教室上课的学生,实现教学同步。山东大学(威海)准备了三种线上和线下同步教学方案。第一种是智慧教室直播系统。学校建有50 余间智慧教室,教学活动可同步录制并上传云端,无法参加教室授课的学生,可访问相关课程地址,参与课程直播和师生互动。这种方案适合选课人数较多的班级,尤其是需要大量板书的课程。第二种方案是升级普通多媒体教室,为教师机安装有线麦克风,同时安装长江雨课堂、EV 录屏、QQ、微信、腾讯课堂、Zoom 等即时交互软件。教师授课时开启EV 录屏和直播软件,用有线麦克风收音,通过网络同步传送教师机屏幕视频和授课音频,实现课程线上直播。第三种是备选方案。为教师配备蓝牙麦克风,在教室多媒体讲台配备电脑或手机支架。教师用电脑或手机连接蓝牙麦克风,开启长江雨课堂或腾讯课堂等直播软件;上课时,安排专人拍摄教师板书内容,通过QQ 或微信发送给在线学习的学生。
1.全方位培训
正式开课前,对教师进行精准培训是促进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第一,学校领导或者教学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讲解学校在线教学的理念、思路和方案,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第二,联合主流在线教育平台,邀请课程设计和技术人员讲解平台课程设计和具体操作。山东大学(威海)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大学MOOC,邀请教师参加由平台主办的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认知,熟悉使用方法。第三,邀请学校内部熟练使用相关平台或软件的教师“现身说法”,结合课程讲授,以传帮带的方式讲解“因课制宜”的授课技巧。
2.掌握多种授课方案和准备应急预案
鉴于网络稳定程度和平台服务器承载程度的不确定性,教师应熟练使用两种以上教学平台或软件,并准备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等聊天工具,与学生及时沟通,最大限度避免教学延误。此外,教师在进行课程直播时,启用屏幕录制功能,以防出现网络故障。一旦出现无法直播的情况,可以把屏幕录制的视频,通过其他方式传送给学生,供学生回看学习。
3.集体备课,及时共享便捷可操作的教学方案
教学单位成立以教研室或课程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小组,研究在线授课方式,共同开发试题、研究技术运用,提高授课效率,保障上课质量,以集体智慧惠及学生。教师之间互相支持是美国高校在线教育运用较为成熟的协作模式[2],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高校的在线教学同样需要教师之间通过共同备课、互相点评、随堂听课、共上一堂课等方式分享经验,提高课程接受度。
4.配备助教
疫情防控时期,教师准备在线课程的时间较短,要适应在线教学模式,学习与在线教学相关的技术操作,一系列新问题需要解决,多个新技能需要熟练掌握,使教师产生较大心理和实际操作压力,因此配备助教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能够得到一系列辅助。例如,在整理备课素材时,助教可以为教师搜集和传送学习资料,发布学习计划;在授课时,可以协助教师完成部分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因为学科专业的差异,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尤其是对部分年龄偏大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来说,配备同时熟悉本专业教学安排和计算机操作的助教尤为必要。
5.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性
高校在制定在线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授课自主性。在线教学不同于线下教室教学,设备、网络、课程性质、学生召集等多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比线下教学更多的自由度。在线教学分为授课和学习两个层面,对教师来说,授课是主要责任,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任务,因此,不要过多干预或者强调教学形式,只要方法得当,教师可灵活掌握在线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线教学实行一校一策、一课一策,因时因地、因人因课制宜,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必拘泥于过于机械的教学形式。
1.成立学习小组
班级内成立多个学习小组可增加互动频次,营造学习氛围。大学生具备学习的自主性,以学习小组检测学习效果是一种适恰的方式。学习小组以5~7 人为宜,指定小组长,以便组织和监督小组成员学习,组织成员定期研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任务分解,如“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制作展示作品、进行全班分享、进行在线点评、教师总结引导等”[3]。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构建能够点燃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4]。其优势在于,人数少,研讨能够充分开展,话题能够深入交流。在线讨论时,如果话题不够集中,则难以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因此,小组成员应有足够的时间发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分享至班级交流平台,可提高交流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对在线教学的认可度。
2.深度参与教学活动
在线教学需要学生全方位、深度参与才能保障教学效果。线下教学,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固定的物理空间集中注意力听讲,高效互动,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在线教学则不同,教师和学生是基于网络完成教学活动,在物理空间层面,师生各自分散,没有线下教室的现场感,教学的集中程度在形式上没有线下教学表现得明显,空间约束力也受到影响。为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学大纲、准备教学课件时,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在上课前,学生可以获取教材、课件、大纲、讲义和参考资料,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习和自主学习。在上课时,经过教师讲解之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交流互动,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汇总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增减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充分融入在线课堂。在课下,学生要复习教学内容,尽快适应基于网络的学习节奏,以更加灵活的形式完成课程学习。
3.针对性服务
对学生来说,参与并完成在线教学需要两种物理媒介:一是满足学习需要的网络;二是性能优越的接收终端,如电脑和手机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住在偏远山区未能连接网络和经济困难无法支付网络费用的学生,在线学习存在障碍。学生要主动和学校汇报学习条件,请求协助解决在线学习的网络问题。山东大学(威海)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不具备网络安装条件的学生赠送数据流量,解除在线学习的后顾之忧。对于其他不能参与网络授课的学生,教学管理服务部门摸排清楚不能按时上课的原因,通过寄送教材和学习资料等方式为他们补齐课程,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多个出版机构电子图书在线浏览暂停开放。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山东大学(威海)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建设学生教材选择数据库和学生个人信息数据两个数据平台,匹配教材名称与学生家庭地址,快递寄送纸质教材,实现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无缝衔接,保障学生不因教材短缺而中断学习。
4.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线教学,除了课堂互动即时、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等优点,亦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是课程直播流畅度和便捷度受到限制。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应利用居家不宜外出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业规划。可与家长约定,在课前预习阶段,做一定数量的笔记;可与教师约定,课堂按时完成随堂检测;可与同学约定,课后互相评估学习效果。通过近似契约的方式,保障居家环境中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强度,提高自制力,实现自主学习。
5.毕业年级实习与毕业安排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高校教学计划中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毕业年级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与指导教师加强沟通,在不偏离选题的前提下,创新形式,革新内容,灵活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向,在居家环境中,做好论文综述、问题论证和研究方法筛选等,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可以返校做实验或者外出调研时,把前期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对接,完成论文的写作。关于专业实习,教育部要求可以适当减免实习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平台选择关于实习指导、就业创业培训等在线课程,以学分置换的方式完成毕业实习。
1.在线教育平台
在线教育平台是在线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在线教学开课规模大,涉及师生人数多,教学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需要在线教育平台协调解决。一方面,相关功能需要深度开发与优化,以有力支撑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硬件方面,要对开课门数和学生选课数量准确判断,避免授课时出现网络卡顿和延迟等现象,同时需要增加服务器,以满足更多学生在线学习需要;软件方面,部分高校在线教学选用的是雨课堂教学平台,由于使用人数过多导致服务器过载,出现卡顿和无法登录等情况,为了解决平台不稳定的问题,高校教学数据从雨课堂切换至长江雨课堂,缓解服务器压力。在线教育平台要对服务器等硬件和系统开发流畅度等软件进行压力测试,以保障教学顺畅进行。
2.互联网企业
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发的即时交互工具为课程直播提供了便利。当下已形成的共识是,互联网“已经从一种公共性社会资源演变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数据库”[5]。互联网企业应拓展网络交互工具的使用边界,进一步提高软件使用的便捷性。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华为WeLink 等是教师进行在线教学选用的主要工具。疫情防控时期,互联网平台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基于在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升级软件,优化操作,增加教学模块,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在高校开课之初,只提供PPT 分享和语音直播功能,后来对系统进行升级,可实现视频直播。
3.出版机构
疫情防控时期,学生居家学习如果没有教材及与之配套的学习材料,在线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出版机构应推出更多电子教材和其他辅助学习资源,供师生免费使用。这样可减少正版教材的版权侵犯问题。如果没有电子教材,纸质版教材图片会在网络迅速传播,教材的著作权和版权会受到损害。出版机构如果把教材生成电子版,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在线浏览,可有效避免盗版教材传播,保护著作者和出版机构的权益。
部分高校制定在线教学方案时主推一个教学平台,其他平台作为辅助,教师则只关注一个平台,没有掌握其他平台的使用方法。开课之初,出现网络卡顿、延迟和平台过载等现象,教师无法及时启用备选方案,导致教学延误乃至中断。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一部分是网络等外在因素导致,而制定相关政策时没有考虑周全,未能及时规避相关风险则是造成教学延误的内在因素。因此,高校应有效解决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使教学如期开展。
课程开起来是在线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和精心组织在线教学平台,教学从开课时的不稳定,逐步向稳定过渡。在线教学,无论对高校来说,还是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保证课程能够开起来的前提下,逐步磨合,总结经验,使教学活动秩序趋向稳定,达到良性的教学运行状态,教学任务能够按照教学计划顺利推进。
复学以后线上和线下课程同步直播的三种教学方案,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种是智慧教室直播系统。山东大学(威海)在建智慧教室在学校所有开课教室中的占比不足40%,因此,无法满足所有课程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只能满足部分语言类和需要大量板书的课程。第二种是为教室中的教师机安装独立麦克风,教师开启录屏软件,实现同步直播。该方案的弊端在于,麦克风固定在讲桌上,教师上课时在讲台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果离麦克风较远,收音效果受到影响。第三种方案是教师把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放置在讲桌前,授课时开启直播软件,同步传输教师授课音频和视频。该方案的弊端在于,教师板书内容无法实现同步传输。解决方案是,线下教室的学生用手机拍摄教师板书内容,把图片传送给在线上课的学生。通过现实模拟,发现教学节奏会受到限制,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教师经历授课前的焦虑、授课时的紧张,到得心应手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到全面适应在线教学活动等几个阶段,教学效果也伴随教学进度得到提升。在线教学在疫情防控期间,从一种策略性教学行为,转变为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选择。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及时规避在线教学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形成常态化在线教学格局。
从开课之初的课程开起来,到形成在线授课“新常态”,在线教学不仅是疫情防控时期采取的特殊教学方式,也是课程本身不断升级提高的过程。在线教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社会关注度高,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把在线教学放置在课程改革的层面,正契合教育部遴选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提高授课要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省级或国家级“金课”为目标,把在线课程打造成既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又能体现教学水平的亮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加之授课前积攒的培训经验,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把课程开设得更具“含金量”,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真正打造成有风格、有特色的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和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从为教师授课提供服务与支持的角度思考,如何将在线课程开设得更好,在政策、制度、方案、资金等方面为一流本科课程提供更全面的支撑。高校应在鼓励教师和教学服务人员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对在线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教学方案,为其他高校提供理念、思路和技术等方面的借鉴。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研究成果指导在线教学,学生可以更加多元化地选择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和不同教师的课程,打破高校区域界限,共享一流课程,通过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 年暑期,多地疫情反弹,高校秋季学期正常开学和常规教学活动面临空前压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要提高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办学效能。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社会多方面的改革,作为主要实现渠道的在线教学为高校教学能力和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线教学正深度构建教育“新样态”,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新趋向,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思维转换、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等皆要把互联网技术纳入规划范围之内。因此,高校应以本次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与研究,真正把在线教学打造成人才培养的创新高地。通过对比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多维度研究在线教学,发挥其优势,规避其不足,制定符合教情学情的教学方案,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使其具备可复制、能推广的应用价值。高校应全面提高在线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融通是本科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方式。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室改造和器材配备等多个层面调整优化,真正使在线教学及与之关联的改革研究成为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