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杭州市淳安县临岐镇为例

2022-12-28 11:01祝巧秀沈可逸刘思琪刘美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药材中医药文化

祝巧秀,沈可逸,刘思琪,刘美兰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1 中医药文化概述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涵盖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具有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绽放着独一无二的光芒,是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珍贵宝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多方面、多维度的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在引进西方先进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同时,中医药也进入了更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1]。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更标志着我国中医药取得了巨大进步。实际上,中医药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表现出色,更在疾病的预防、养生、康复和保健方面有着西方医学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发展势头强劲,但归根究底,其承载的文化才是根基与灵魂。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探索开发是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医学不断传承进步的阶梯。

2 临岐镇中医药文化开发优势

2.1 优良的农业基础

中药材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基础。临岐镇临近千岛湖,拥有山林30 余万亩,木竹材畜积量约48 万立方米,盛产山核桃、山茱萸、茶叶等生态农特产品,是浙江省的生态名镇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使其中草药的生长优于其他地区,种植面积庞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上乘品质。目前,临岐镇已成功申报浙江省有机循环农业试点项目[2]。整体上,临岐镇以中药材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有力,2021年山茱萸红果、青果干货销售年总产值达5 000 余万元。

2.2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

几千年前,临岐镇一带就以中药材闻名。新安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为临岐镇成为中医药特色强镇积累深厚底蕴。中草药资源和中医药文化润养出临岐人独特的顺从其美的生活起居方式。2021年8月,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小镇纪录片《味在其中——百草临岐的中国故事》上线,宣传浙西区域特色,临岐通过政策与市场的驱动力,推进当地润养小镇建设,同时注重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临岐人对药材有着基本的认识,“小病寻中医”是当地的传统。时至今日,临岐镇依旧保留着中医馆。临岐镇中药材文化稳固发展的群众和思想基础可见一斑。

2.3 交易传统悠久,利于三产融合

汉代,临岐镇就兴起了中药材的种植与交易。2007年,临岐作为传统的中药材集聚地,建成了规范化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并把中药材产业列为淳安县主导产业。如今,临岐镇成为浙西的中药材主要交易集散地,目前共有60 多家中药材经营户,是淳安县及周边临安、桐庐、开化等地的中药材交易“领头羊”。同时,临岐镇也是前胡、覆盆子、黄精等大众药材的最主要销售市场。“淳六味”更是成了全国中药材市场中的知名品牌。

2.4 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迅速

临岐镇以中草药种植为主产业,致力于打造“百草临岐,润养小镇”品牌,即润养旅游的理念,并多方面落实这一主题。据此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已卓有成效,“养你的覆盆子”采摘园、“淳六味”百草园、崇德国医馆、千岛湖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市场等多项特色的旅游景区成为当地著名地标。如今,临岐镇形成了活动类、参观类和商业类等多种模式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

2.5 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

国家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有着百草名镇美誉的临岐镇进行农业和文化输出的方式和手段得到更大支持,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地位。受独特的历史和农业发展影响,临岐镇以中医药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目前取得较大成功。龙兴超,中药材天地网创始人、国务院《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核心拟稿专家之一,将首家极境本草品鉴馆选定在临岐,馆内汇集了20 多味品质上乘的常用传统滋补品。“龙兴超人中医药文化街”也已建成。临岐镇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药材宝地[3]。

3 中药材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从临岐获得的启示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成功开发,首先源于其对本身历史的精准挖掘和深刻把握。临岐镇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源于两千年前。但长久的历史没能让淳安临岐成长为“老字号”,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文化定位的不科学造成。2003年,中药材被列入淳安县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而后,又建了规范化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产业也正式列入淳安县主导产业。至此,村民经济收入才实现逐年增加,文化发展态势良好。

其次,是多元的文化开发方式。临岐镇在挖掘当地中药材历史,开发当地中医药文化时,牢牢抓住产业融合这一关键点,在三产上齐发力,同时注重多元化产业发展,实现中药材“两山转化”,开创出高水平、高层次的临岐发展路径。

3.1 多产业深度融合

3.1.1 文化、经济齐头并进

临岐镇在开发文化的过程中,重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强调以文化带动经济,满足“民众”的获得感[4]。目前,临岐镇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已超3.5亿元,通过中药材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6 000 余元,接待游客近30 万人次,镇域年税超过3 000 万元。村民的收益在中药材文化发展过程中有明显提高。已经举行七届的覆盆子节更是让临岐镇村民的收入稳居淳安县23 个乡镇中较高的位置。文化的开发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经济所带来的收益增强了当地人民、政府对文化开发的信心。

3.1.2 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开发

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不能直接发挥作用,需要通过适宜的载体即文化地本身呈现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来展现。

(1)自然风貌

中药材文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农田和生态的质量关乎中药材品质的优劣,是中医药文化推广的第一个关卡。临岐镇重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与中药材农业相关的景点,例如“养你的覆盆子”采摘园、芍药花海等都实行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游客泛滥对生态造成破坏。村与村的道路间也设有山核桃、玉米等经济作物作生态景观,凸显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良好的生态氛围很好地展现了当地中医药文化这一名片。

(2)人文景观

发展中医药文化,乡村公共空间所展现的人文景观是关键的一环。人文景观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展现,更是当地“山水”风貌的镜子。临岐镇16 个行政村全面贯彻“百草临岐,润养小镇”的口号,积极利用所有能凸显中医药文化的景观要素,营造中药材、中医药的文化氛围。从视觉角度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景观的识别。人、景的和谐统一充分激起游客、产业的中医药“情”。

3.1.3 旅游、文化“齐进步”

以生态环境为“卖点”的乡村,旅游产业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以中医药为文化主题从品牌理念、景区活动、民宿、旅游路线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旅游业,能充分体现并发挥农业和文化产业的旅游价值。以临岐镇为例,虽然当地的旅游人数与千岛湖其他地区相比,数量并不可观,但在中药材、中医药、养生圈里看,已经算是数量庞大了。

文化发展除“主旋律”外,还伴随多样的“副歌”。挖掘多层次、多方面的乡村文化,才能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例如,临岐镇仰韩村就发展当地“忠孝”文化,村内还有猕猴桃三叶青套种基地。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中药材文化的长久繁荣。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当地的中药材知识的同时陶冶身心。

3.2 多元化产业发展

3.2.1 品牌运作,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注重当地资源整合,在整体的产业品牌管理与运作中多方位地展现当地营销特色,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份额是临岐镇发展的重要特色。一方面,统一的乡镇涂鸦、特色的建筑风格,系统化输出“百草临岐,润养小镇”品牌概念,扩大了当地知名度,增强了品牌辨识度。另一方面,统一的品牌能在发售新产品时很大程度地节省宣传成本。消费者对这一品牌的好感会延伸到新品,已形成的市场形象会在无形中发挥宣传作用。

3.2.2 以政策为依托的文化发展

2019年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文化和旅游产业被多次提及,强调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临岐镇发展的中药材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依托近年的乡村振兴政策。政策助力下,临岐镇先后建成了中国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市场、369 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博物馆等地标,并开展举办了多个中药材交易会和论坛。临岐正是因为抓住时代改革的方向,充分吸收政府政策红利,才能快速成长为高水平的中草药名镇。

3.2.3 文化的“持续”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产业融合的发展是持续、系统的过程。千岛湖中医药博物馆常年接纳师生开展新安医药文化研究、野生药材资源普查、中医药文创产品研发等特色实践教学。以展览、教育、互动的形式,结合高科技宣传中医药文化,稳固并充实了临岐镇的文化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的技术发展。中药材产学研人才工作站就是临岐镇发展专项教育以革新农业技术的研究性工作站,通过人才培育和资金支持,推动中草药种植业的发展[5]。

4 乡村文化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4.1 防止过度追求商业与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融入

乡村文化的开发强调多产业融合发展,绝不能因过分重视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追求娱乐和热度而忽视文化开发与融入的科学性。近几年,淳安县临岐镇取得了辉煌成绩,是因为其牢牢把握住历时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根基。忽视当地的历史和环境条件,盲目选择文化导向,过分重视某一产业,特别是忽视最基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中最易出现的重大错误[6]。

4.2 避免建设浮于表面,资源闲置

近年来,国家为焕发乡村活力提供了大量资金、人才资源。充足的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启动储备,但能否切实利用好资源才是真正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只建设相关的文化建筑或接受相应的资金,却闲置资源不做实事,是文化开发中常出现的问题。在乡村基础设施达标后必须有相应的后续进展,资源浪费不可取。在这一点上,临岐镇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临岐镇建有“养你的覆盆子”采摘园、崇德国医馆等多个特色旅游景区,并积极开展“覆盆子节”等项目。目前,临岐镇中药材交易额已突破2 亿元,盘活和带动浙西北县市的中药材资源,推动了全域化发展。

4.3 丰富文化宣传形式

临岐镇的中医药文化已经融入了乡村生态、产业、生活方面,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开发方式。但这仅是内部优化,外在驱动是继续优化的动力。如何获取外在驱动力,涉及文化的宣传手段。临岐镇中医药文化多采用报纸、采访等传统形式宣传当地药材交易会、药材节日。但传统方式宣传范围、受众受限,多为养生圈、中药材企业。在当代,特别是后疫情时期,这对于旅游业的推动作用较小。因而需要正确认识当前的网络发展,紧跟社会,多利用当前热门的宣传方式,利用流量、KOL 效应,以新兴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选拔临岐镇中医药文化“宣传大使”,借助名人效应促进当地产业文化深层次转化。

4.4 提高人才教育意识

在发展文化时,不能忽视文化继承。教育是继承的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想要真正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临岐镇中医药文化发展得到长足进步,与当地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和人才培养上的积极举措密切相关。为了充分落实当地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临岐镇特设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实践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药材产学研人才(博士)工作站等教育培训基地。注重人才培养从小抓起,这也是当地文化近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7]。

而实际上,许多文化乡镇缺少教育意识,只关注当前现状,对文化可持续发展缺乏考虑,在当地民众的文化教育上欠缺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当地文化氛围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错失了可以加快当地发展的良机。

5 结语

科学的文化选择和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能否因地制宜、切实融入文化、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新特色文化开发路径,对促进乡镇“转型”、振兴当地文化具有关键性作用。合理化、科学化的开发措施能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对乡村脱贫、振兴产生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淳安临岐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凭借农业基础优良、中医药历史悠久的条件,加上文化、经济、旅游3 方面相互配合,通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辅以科学的品牌运作模式和持续教育,同时借助其迅速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政策等优势,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开发推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乡镇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正确的乡村文化开发道路为临岐的文农旅带来了巨大成效,值得其他文化乡镇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中药材中医药文化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