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蓓
(武夷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诸多理念,契合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宝贵资源。而其中的“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它以伦理意识为中心,是理解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了解农业文化才能真正把握我国传统文化”[1],才能真正将其融入学校思政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本文的“农业文化”指的是“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文字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为建设新时代下祖国的和谐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二是指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在继承传统农业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向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进;三是指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利用农业文化资源。
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他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高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理应将乡村文化振兴纳入人才培养,并与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等统筹起来,大力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在与家庭、社会、国家协同育人方面承担好应有的责任,“在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加强对大学生“农业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有助于“后扶贫攻坚时代”的乡村全面振兴。有学者指出:“中国的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等都可以被纳入到乡村产业体系中来,培育观光农业、特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文化产业和衍生品,进而以文化振兴为契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4]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笔者提倡将农业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以来,2004年至2020年我国已经连续17年发布了以“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显然,“三农”问题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但在推进“三农”工作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了为乡村“铸魂”,因为文化是乡村的“里子”,是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定锚,是凝结“共同体”和情感认同的最重要心理结构。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5]传统农业文化具有深厚的审美性,农家庭院视觉、味道和声音,自然延伸的篱笆、条块分割的庄稼等凸现了乡村特征。稍加暗示与引导,传统农业景观是很容易识辨并得到认可[6]。习总书记在2015年也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由此可见,乡愁也是农业文化的一部分,它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召唤感与厚重感,但是在当下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人们终日游荡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乡愁无处依托,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面临着凋零乃至消亡的危险。比如,闻名于世的武夷岩茶,其传统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文化,但随着大工业机械化生产,这项珍贵的手工制作技艺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替代。由此观之,全国广袤的农村,无数农业制作技艺纷纷湮灭,乡村社会徒具其表。因此,全面加强对优秀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
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才资源给予支撑。在地方高校,储备着丰富的人才资源,集聚了众多具有渊博农业文化知识的科技人员,因此将农业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可以借助高校这一个平台,将农业文化结合时代背景,推陈出新,开设相关理论和社会实践课,增强大学生对学习农业文化的兴趣,这为农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现实基础;学校可以深入挖掘特色农业专业和特色学科在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助课堂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真正认识农业文化,热爱农业文化,进而传承和发扬好农业文化。
高校办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科技帮扶。比如,武夷学院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武夷山市隶属南平市。南平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截止2019年底,南平全市户籍人数318.26万,其中农业人口204.34万人,占比64.1%。2017年以来,南平市大力推广七大绿色产业,其中的现代绿色农业更是致力于将农业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创建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示范市。作为南平唯一的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武夷学院围绕地方所需开设了茶学、生物技术、旅游等与农业(文化)强关联的专业,学校就应当在人才培养和科研中适当倾斜,着重培养热爱农业(文化)、服务当地绿色产业,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目前,学校建设有“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农业产业科研平台,承接了大量的闽北农业科研项目。学校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荣获福建省高校优秀社科研究基地,校地携手建成了“福建省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闽北科技研究院竹产业研究分院”等创新平台,为闽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绿色农业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科研成果和应用人才。近年来,学校还成立闽北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选派180余名科技特派员为政和白茶、武夷岩茶产业、乡村建筑、茶叶病虫害防治及闽北乡村振兴服务,每年还选派干部到省市重点扶贫村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流通助理,为乡村脱贫、农产品流通服务。但尽管如此,学校服务地方,开展农业文化传播及研究,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农业文化植根于民族和历史,经历漫长时间沉淀而形成,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7]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推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外文化相互渗透,城镇化进程加快,90后、00后大学生大多出生成长于城市,基本“脱域”于农业及其文化的传承,其文化人格型塑于现代文化、工业文化、互联网文化乃至西方文化,铸就了残缺不健全的“边际文化人格”。此外,当下的大学教育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文化传授轻劳动技能培养的倾向,大学生还比较欠缺美育、劳育,而美育、劳育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农业文化教育隐含着五育特别是劳动教育的强烈基因,而引导大学生了解农业文化中的乡村审美因子,比如乡风民俗、手工艺品及其制作、农耕器具、山水景观等,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忘祖先农业初心”的审美教育,劳育美育二者并存于农业文化教育之中。因此,切实加强高校美育、劳育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在五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美育劳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可以通过与农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设立诸如“闽北农业文化概论”“武夷岩茶制作”等美育劳育课程或者研究项目,完善基于农业文化教与学的美育劳育教学评价机制,丰富其实践活动等手段,不断提高农业文化教育的实效。
总之,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低年级开设的大学生思政课程应融入农业文化专题,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农村之美,帮助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对农业文化的价值认同,让农业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指出:“与工业的狂热相对照,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梦幻。”[8]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惟有充分发挥学校及周边的农业文化资源,扎实推进农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把现代文化、农业文化熔于一炉,健全大学生文化人格,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武夷学院科研领域看,对农业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实践路径,没有从农业文化本身的视角代入,农业文化的价值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缺乏系统的信息资源用于教学或者研究。比如,武夷学院的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多体现的是本专业,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更加投入,对农业文化知识的了解则微乎及微,对农业文化产生不了太大兴趣。武夷学院地处世界红茶与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享有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美誉,丰富的农业文化本应是推动学校传播农业文化的绝佳资源,但是除了茶学、园艺学与农业文化有若干联系之外,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上基本忽略了农业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人格型塑方面的作用。此外,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与时俱进,普遍将目光聚焦于国际政治外交、军事、科技、国防等的“高大上”项目的突飞猛进、凯歌高奏,农业文化讯息在思政课程内容中阙如,导致课堂上所传授的信息无法与乡村社会、农业文化较好地衔接。
大学生,特别是一些理工类的学生,他们认为农业文化应该是农学类学科的学生才需要学习的,跟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们的兴趣点在城市与科学构建出来的消费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对于农业文化所代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都被视作了“保守”“落伍”“老土”而遭唾弃,简而言之,学生对于农业文化的理解、学习过于局限与狭隘,以工具理性、应用价值取代了人文价值、终极关怀。众所周知,随着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崇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道路上,学生更加重视高效率便捷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产出、应用,从而忽略了农业文化的现实关怀、育人价值和生态意义,阻碍了农业文化在高校课堂上的弘扬与发展。
一是农业文化融入高校课堂过于枯燥单一,不够新颖,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缺乏创新,因而效果一般。比如茶与食品学院的《茶文化概论》在将农业文化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内容偏向于历史事件,抽象且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是以老师说教为主,灌输式的“填鸭”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使用的课件文字偏多,学生容易走神,学生对老师到底传授了些什么,没有深刻的印象,认知层面单薄,而且课堂代入的思想教育内容因为“两张皮”而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对农业文化产生认同感。二是农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深度不够。平心而论,大学生对农业文化传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实践教学环节(劳育)。因为,只有通过切身实践来理解课堂理论,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有利于大学生们对农业文化的情感升华。目前,武夷学院的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农业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偏少,教师指导不够到位,大多数学生对于农业文化衍生出来的农业产业链、生产制作等现实环节知之甚少。校团委组织以农业文化为主体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虽然部分师生开展以茶传递温暖,宣讲茶文化知识,但有的学生只为获得“素质拓展”学分,对活动所承载的内容没有入脑入心,有的走马光花,有的浮光掠影,有的敷衍应付,心理隔膜和代际鸿沟加大了农业文化在校园和社会推广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日益与世界接轨,现代化、后现代思潮涌入,韩日文化、欧美文化等具有“侵蚀性”的娱乐文化及其携带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大量输入,获得部分大学生的青睐。比如,部分大学生热衷追星,崇尚流行文化,课余时间不是在追偶像剧就是打游戏、网购,他们热衷于“哈韩”“哈日”,不知疲倦地追逐这些异质文化,而将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化当做“陈旧”“落后”的历史垃圾而弃如敝屣,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推广受到较大阻碍,这就导致农业文化很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扎根。
一是创新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把“农业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启“新文科”的尝试。“新文科”指的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把人文教育、交叉学科与文科相融合。学校要学会把握课程提质、专业优化、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通过将农业文化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交叉融合,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把农业文化传播全过程、全方位贯穿到大学四年专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比如,就武夷学院的茶与食品学院来说,茶学专业在大一就开设茶文化学、茶树栽培育种学、茶艺学等基础课程,大二设置制茶实习,大三开设茶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大四注重茶品牌管理与茶文化营销教育等,每年应开展茶艺大赛,茶席设计大赛、茶会活动,各类型的文艺晚会等,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农业及其文化,把茶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和茶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走上社会,有的从事茶叶种植与加工,有的开展茶叶审评与检验,有的投身茶文化培训等等,比较完美地呈现了学以致用、服务地方,将所学的农业知识及其文化能够很好的输出、传播、应用。二是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课堂的魅力,这为农业文化得以以图文并茂等更加轻松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提供了新鲜活泼的途径。比如,通过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优质在线农业文化教学资源的引进与利用,引导师生充分认识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及效益,吸引师生积极使用在线教育网络课程等资源,提高在线教育网络课程等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新媒体和“翻转课堂”“慕课”乃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线上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深化学习效果。如此,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和活色生香的虚拟仿真以及老师上传的辅导课件进行学习,学习时间相对自由,形式更加放松,学习质量更加提升。
武夷学院作为闽北第一高等学府,理应担起大任,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融入农业文化。如:可在学院的图书馆或者是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学习室,内容可涵盖大武夷的农业文化及资讯,方便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乡村文化;凸显农业文化主题,将收集来的有关书籍或者是报刊专门设立一个展馆,可以按照时间轴进行归档,方便学院的学子可以自由借阅,丰富他们在农业文化知识进而进行美育教育;在学校建成的“茶种子资源圃”的基础上,建立“农业文化”为主题的特藏馆,开展农业文化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邀请农业科研高端人才进校开设学术讲座、文化普及论坛等以此丰富校园文化;定期在各年级开展关于农业文化的主题团日活动,提升班级同学的参与度和劳动教育实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农业文化的氛围,加深大学生对于农业文化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农业文化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三农”工作,振兴乡村。
一是创新教学方式。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性一直是困扰着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可以引进优质精品课程、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茶与食品学院于2020年12月在公众号推出了关于武夷岩茶初制及关键工序虚拟仿真实验,独特的音画、惟妙惟肖的仿真效果让学生在家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序,提升了学生对农业文化的进一步认知,感受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他专业可结合各学院的专业特色,把农业文化与各学院的课程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贴近自然,走出校园,使得学生切身感受农业文化的魅力所在。二是创新考核机制。打破传统的考核机制,根据农业文化课程的难易度将课堂的内容分为重点内容和基础内容,针对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要对其概念、意义做到熟记于心,针对基础内容要求学生对其内容知晓了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实践分数是实施农业文化劳动教育的重要构成,其占比要略高,以此考察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的能力,锻炼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动农业文化更好的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一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辨识能力。文化具有两面性,要学会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要将外来文化好的一方面和值得借鉴学习的方面融入到高校的讲堂中去,自觉抵御外来糟粕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优秀农业文化,促进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二是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主战场、主阵地,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三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学校可以通过易班、青年大学习、团课、农业文化节等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以农业文化的推广传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高校对农业文化教育的氛围营造,进而提高学生文化判断力,强化中国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力。
“农业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校应该重视思政课程对农业文化的传播,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文化依旧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短板,不仅学校课程传授少,家庭社会教育也少,实践上更是微乎其微,正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农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政治领悟力、执行力,切实将农业文化深度融汇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培养服务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接地气的合格大学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