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郝校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以7%的农耕田养育世界22%人口的奇迹,利用短短的几十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传统的工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建设的弊端,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优质农耕田日渐缩减,沙尘暴、飓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覆盖率,从而改善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逐步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的重点项目。
森林培育是指以林木栽培学、森林管理学、植物保护学、林木病理与昆虫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合理运用生物农药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第五代通信技术(简称5G)、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等现代化技术以及水肥一体机、大型弥雾机、大型旋耕犁、智能监测设备等现代化仪器,对林木的移栽、水肥管理、间伐、修剪、除草等作业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充分发挥林木抵御风沙、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1]。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以环境生态学为基本原理,通过借助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从而重塑我国的绿水青山、恢复以前的碧水蓝天。生态环境建设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推动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旨是通过推进植树造林种草工程,建造平衡稳定的生态林系统,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家园,构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和谐共存的“地球村”。然而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性增长以及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导致动植物基本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锐减(相关数据显示,每天都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动植物种类灭绝),《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的举行也充分说明,保护地球动植物种类,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迫在眉睫。造成动植物数量和种类持续性减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将生态林开垦为农耕田、建筑用地、商业用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动植物栖息的家园被破坏,引起动物的迁徙以及植物的灭绝。(2)部分地区居民的防火意识较差,农业生产活动中肆意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及燃放鞭炮行为较为普遍,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对生态林内动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3]。
水土流失是指土地的表层土壤随水流的冲刷而造成水分、表层土以及营养物质流失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部分地区过度放牧、偷伐森林、土地开发过度现象较为普遍,地表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其储存水分以及含蓄土壤的功能基本丧失,表层土壤随着地表水以及雨水的冲刷流失;(2)伴随着农业种植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部分地区的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连茬现象较为严重,对于农耕层的开发与应用超过了土壤本身的承受能力,导致土质疏松,加速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大量的N、P、K等营养物质被冲走,导致土地贫瘠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2)大量的淤泥沉积到河流、水渠中,不仅使得水利工程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影响周边区域农作物灌溉用水的需求,而且容易导致河口决堤现象,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地表植被大量被破坏,加之长期干旱,风沙与流水的侵蚀,导致土壤耕作层的肥力急剧下降甚至生产力丧失的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优质农田或者草原正经历土地荒漠化,其总面积接近260万平方千米,严重的地区已经导致大面积土地的沙漠化。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城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引起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部分地区过度放牧,破坏草原的生态系统,导致草地储蓄水分、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丧失,逐渐向荒漠化的方向转变;(2)大量的原始森林被开发,导致其抵御飓风、改善气候环境的生态功能逐渐丧失,飓风、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加剧了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的日益严重,导致我国的优质农耕田以及草地的面积急剧减少,使得本就紧缺的农业资源进一步匮乏[4]。
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工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稳定生活,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业生产活动以及私家车每天都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再加上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近年来冰雹、倒春寒、飓风、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农作物的茁壮生长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2)由于技术及资金的限制,部分化工企业的废气排放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其硫化氢、二氧化硫、溴气等超标排放现象较为严重,容易引起酸雨,对周围农作物生长造成毁灭性打击。
加强森林培育,构建相对稳定的生态林系统,是构建动植物安居成长家园的、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推进封山育林工程,俗话说,森林“三分种七分养”,利用林木、杂草以及动植物自然繁衍的方式,是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因此应通过采取设置卡点、周围铺设铁丝围栏以及种植带针刺的植物的方式,严禁人们随意进入生态林区域进行放牧以及林木砍伐等行为,为动植物的生存、繁育提供良好的环境。(2)推进荒山造林工程,主要是指通过在地势险峭、土壤贫瘠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种草工程,构建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并通过搭建鸟巢、设置简易木屋等方式,为多种动物创造优良的生存环境。不难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因具有高大、隐蔽、相对稳定的特性,其内部的“食物链”数量相对较多,“食物网”相对复杂,是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拯救濒危动物的关键措施,因此当地林业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生态林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规划,选择合理的位置,加速封山育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的推进,从而最大限度对该地区定居的动植物进行有效保护[5]。
加强森林培育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态林建设工程,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治理与改善:(1)依据地区农作物种植现状以及农业发展未来规划,结合地形地势,沿河道、水库、堤坝周围进行植树造林,利用森林根系储蓄水分、固定土壤的基本特性,缓解地表径流以及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有效防止水分以及土壤的流失,避免引起河道、水库淤塞现象,充分发挥其农田水利工程储水、灌溉的基本功能,避免洪涝以及旱灾的发生;(2)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贫瘠化严重的区域,应依据实际情况,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由于生态林根系附近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对土壤中大量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分解,从而充分改善土壤土质,预防水土流失现象。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方案,进行生态林的科学布局与栽培,从而对土地荒漠化进行有效治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据农作物种植的种类、种植位置以及面积,合理规划林木的种类、面积,从而形成农田防护林以及草原保护林,有效避免优质农田土地荒漠化现象。(2)以《森林保护法》为基础,制定本地区生态林保护细则,严禁随意放牧、过度开垦以及偷盗林木行为,使得林木树干、枝叶抵御风沙的基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有效改善土地荒漠化现象[6]。
加强森林培育以及对生态林系统的保护,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林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吸收“温室效应”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改善生态平衡;(2)林木的蒸腾作用,可以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抵御干旱;(3)大面积的生态林,可以有效抵御飓风,降低城市沙尘暴的概率;(4)林木的叶片以及草丛可以对微小粉尘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吸附,从而显著改善PM2.5,降低酸雨发生的概率。
科学的森林培育方案是构建稳定生态林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应依据该地区的森林资源现状,结合造林需求,制订科学的森林培育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森林培育之前,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该地区森林的主要种植面积、森林的覆盖率以及林木的种类以及功能进行充分调查,并依据所建造生态林的属性(保护农田、抵御风沙、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自然灾害等),进行生态林建造位置、建造规模的合理设计与规划,从而保证建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建成后的实用性;(2)依据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日照时长、有效积温、昼夜温差等)、土壤基本特性,合理规划林木品种、栽培时间以及栽培模式,有效提高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缩短成林时间,为构建稳定的生态林系统奠定基础;(3)要对地区的造林技术进行实时更新,从而全面提高建林效率[7]。
加强生态林的水肥管理,适时引入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技术,从而满足林木在生长阶段对于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的需求,是保证林木茁壮生长、打造平衡稳定的生态林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的关键:(1)依据生态林建造位置的年降雨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储水库的建立,雨季进行水资源的储存,旱季灌溉,从而满足正常的灌溉用水需求;(2)可以依据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林木的种植布局,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合理铺设滴灌、微喷、微润灌溉等现代化灌溉管道,实现对林木根系、树干、枝叶的精准灌溉,满足林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促进林木茁壮生长;(3)针对山东省等北方地区所建造的生态林,则应采取两个时间点的施肥措施,①在秋末冬初,及时进行N、P、K等大量元素缓释肥、控释肥的施用,从而保证其安全越冬;②在初春季节,应及时进行松土作业以及腐熟畜禽粪便、腐熟豆粕、大量元素肥料、枯草芽孢杆菌的补充,从而促进林木根系的深扎以及嫩芽的萌发;(4)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应通过叶面喷施的措施,及时补充Ca、Mg、Cu、Fe等微量元素,从而保证林木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合理性,避免林木出现“缺素症”[8]。
借助GIS技术以及大型设备,在合理的时间对林木进行科学修剪,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态林内部的空气流通,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森林火灾,培育杉木大径材等高端林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术:(1)对林木的边枝、侧枝、树高1/2以下的嫩芽、下部枝条、长势较弱枝条以及被病虫害侵染的枝条进行及时修剪,从而保证营养物质主要供给主要枝干和嫩芽,促进其生长发育;(2)在枝条修剪后要及时涂抹细胞分裂素以及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避免有害生物的侵入,加速伤口愈合[9]。
加入WTO之后国外优质林木流入我国的同时,也导致其病虫害的入侵(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害虫种类从20世纪的不足四十种已经增加至近百种),部分检疫性害虫(美国白蛾、松毛虫等)一旦爆发,往往对生态林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生态林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工作:(1)利用AI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及3S技术等现代化通信技术,以及检疫性害虫实时监测设备、林木病害实时监测设备、气候环境(光照、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实时监测设备,构建生态林病虫害智能识别与预测体系,对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发展趋势的预测,为其科学防治技术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2)构建以物理技术(比如悬挂天阳能诱虫灯、糖醋液、昆虫性信息诱捕器对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青杨脊虎天牛等靶标害虫进行诱捕)、生物技术(喷施氨基寡糖素、速运金杆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对多种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农业技术(对被病原微生物以及靶标害虫侵染的林木枝条、叶片进行及时修剪)、化学技术(主要是指在病虫害发生以后,通过飞机施药的措施喷施对靶标病虫害效果较好、在环境中易于降解的化学农药)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张以及对林木的危害。
杂草主要是通过与林木争夺空间、光照、土壤等资源,抑制林木的生长,因此应依据实际情况,做好除草工作:(1)在生态系统尚不稳定的幼林,要及时清除菟丝子、列当等寄生性杂草以及体型较大的杂草,避免抑制林木幼苗的生长;(2)对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则要对杂草进行适当保留,一来进行水分以及土壤的保持,二来秋天杂草干枯后对林木根系进行保温[10]。
森林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在以“内循环为基础、内外循环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体系下,对于推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维系生态平衡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成立以林业部门为首的生态林建设专项小组,为森林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基础。